「詭異金融之舞」落幕?英媒警告:「福爾摩沙債券」退潮,美國債市房市都會受衝擊

中央銀行、 央行。(柯承惠攝)

英國《金融時報》6日指出,台幣匯率近期雖已回穩,但市場對於台灣壽險業者近期大舉進行美元避險的腳步是否過晚,依然存有疑慮。摩根大通分析師警告,台灣壽險業者恐將成為這波台幣升值的主要受害者。

《金融時報》指出,台灣壽險公司與美國房貸市場之間,其實存在著一場「奇特的金融之舞」,而這一切都與所謂的「福爾摩沙債券」有關。所謂福爾摩沙債券(Formosa bonds),是指外國企業在台灣發行、以美元計價的債券。實務上,這些債券的發行,等同於台灣壽險業者向市場「出售美國利率波動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於壓低美國房貸利率。

自從2022年美國聯準會開始升息後,福爾摩沙債券的發行量已大幅下滑,但考量現有存量龐大,近期市場動盪是否會波及美國金融市場?巴克萊分析師認為,這種可能性不高。

巴克萊指出,市場最擔心的傳導機制,是台灣壽險業者大規模解除可贖回債券部位,導致市場搶購波動性,但分析師認為,這種情況極不可能發生。面對匯率風險,壽險公司首先會選擇避險,而非急於拋售長天期可贖回債券。此外,台灣央行也有工具可穩定匯率,這些操作對美元利率的波動性影響有限。

更重要的是,雖然長天期可贖回債券確實是美國波動性市場的重要供給來源,但其帶來的匯率風險,相較於台灣壽險公司持有的其他外幣資產,其實相對有限。

從美國利率衍生性商品的價格走勢來看,目前也未見台灣壽險業者大規模撤出台灣市場的跡象。不過,巴克萊分析師認為,福爾摩沙債券發行前景黯淡,長遠來看,仍可能對美國債市產生影響。隨著市場預期福爾摩沙債券難以重現榮景,美國利率波動性將被重新定價,未來美國房貸成本恐將略為上升

換句話說,市場擔心的是,一旦可贖回債券大量回歸市場,將導致長天期波動性下滑。不過分析師指出,這類風險目前相對較低,因為若真有大幅降息,反而會推升波動性。現階段,台灣壽險公司未來在投資美元資產時,對流動性較差的長天期可贖回債券可能會更加謹慎,尤其在美國對外國投資者徵收關稅、導致美元資產需求減弱的環境下,長天期波動性因供給衝擊而驟降的風險將進一步降低。 (相關報導: 美軍螺絲鬆了?超級大黃蜂再傳墜海,「杜魯門號」一週內損失兩架F/A-18 更多文章

此外,市場預期利率大幅下滑時,波動性供給將回流,這也是為何長天期選擇權的波動性偏態明顯。但隨著這種可能性降低,長天期波動性的偏態也有望趨於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