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鏽鋼餐具以其耐撞擊、好清潔、抗腐蝕的特性,成為家庭與餐飲業者選購餐具的熱門選擇。不過,該怎麼挑選適合的不鏽鋼餐具?使用時又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用多久要換新的?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邀請國立台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助理教授吳俊逸,帶大家一次了解。
不鏽鋼餐具怎麼挑
▪️認明「3字開頭」材質:
不鏽鋼又稱「白鐵」,是鐵中加入鉻、鎳、錳、鉬等元素的合金,其中鉻是延緩生鏽的關鍵成分,需達11%以上才能有效防鏽。選購時建議優先挑選300系列,特別是304或316材質,其中316材質的耐用性更高。
▪️挑選有厚度、手感沉穩的餐具:
厚重的不鏽鋼餐具結構穩定,不易因撞擊變形或損壞,使用壽命也更長。
不鏽鋼餐具會釋出重金屬嗎?
▪️挑選合法規的產品:
根據食藥署說明,符合《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的不鏽鋼餐具,不必擔心重金屬溶出問題。
▪️錳中毒疑慮澄清:
吳俊逸表示,過去曾有坊間傳言指不鏽鋼餐具可能導致錳中毒,實際上,食藥署在2012年已完成相關檢測,發現合法產品的錳溶出量遠低於人體可接受標準,且人體本身就需要微量錳,因此不會造成健康負擔。
不鏽鋼沒壞也要換新的!醫生曝使用期限
▪️建議每3~4年更換一次:
雖然不鏽鋼具有耐酸鹼、耐熱的特性,即使盛裝如檸檬汁等酸性飲品也無礙,但在正常使用下,建議每3至4年汰換一次,以確保安全與耐用性。
▪️餐具有損傷應及早換新:
若發現餐具有撞擊後變形、磨損或鏽蝕情形,代表內部結構可能已受損,應立即更換,避免加速生鏽或斷裂。
▪️營業用餐具應縮短更換周期:
對於餐飲業者經常性使用的餐具或刀具,因耗損較快,應增加更換頻率以維持使用安全。
第一次用不鏽鋼鍋餐具注意事項
新的不鏽鋼餐具表面可能殘留工業用拋光油,首次使用時,建議用食用油(如沙拉油)塗抹表面,待油脂溶解工業油後,以紙巾擦拭乾淨,再搭配中性洗潔劑徹底清洗。日常清潔時,只需使用中性洗劑清洗並保持乾燥即可。
資料來源:《食藥署》 (相關報導: 鍋子油油洗不乾淨?內行人曝「千萬別直接刷」!多做1步驟輕鬆去油膩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