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預售屋價格近年不斷攀升,與中古屋的價差持續擴大,各行政區在近一年預售屋與中古屋的平均單價出現顯著落差,其中大安區兩者價差高達近60萬元,為全市最大;相較之下,中正區價差僅約30萬元,為價差最小行政區。
北市預售屋上百萬大關 預售屋單價平均高44.6萬元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預售屋價格反映對未來房市的期待,加上開發飽和與土地稀缺因素,讓北市預售案多仰賴都更與危老重建釋出供給。
在高總價門檻的考量下,中小坪數產品成為市場主流,推升單價走高。根據統計,近一年北市預售屋平均單價達123.3萬元,相較中古屋平均78.7萬元,高出達44.6萬元,價差明顯。
大安區預售屋與中古屋價差近60萬稱冠
觀察行政區分布,大安區價差最為明顯。該區中古屋平均單價為105.8萬元,預售屋則高達164.2萬元,兩者相差58.4萬元。
陳金萍分析,大安區位處北市最核心地段,素地極為稀缺,使得新案多為豪宅規格或低總價高單價產品,推升區域整體單價至全市之最。
松山、信義緊追!預售案創高價拉開價差
緊隨其後的松山區與信義區,同樣屬北市高價區域。松山區中古屋平均單價約88.3萬元,預售屋則達145.1萬元,價差達56.8萬元;信義區則從中古屋90萬元跳升至預售屋145萬元,價差為55萬元。
兩區預售案頻創高價,是主要推力。陳金萍舉例,松山區如「勤美璞真城仰」均價突破200萬元;信義區的「璞松高」、「華誼信義-閱翠」則達170萬元以上,顯示精華地段的新案成交價持續墊高當地房價水位。
中正區價差最小 高基期中古屋壓低差距
相較之下,中正區的價差明顯收斂。該區中古屋單價本就處於高檔,平均達95萬元,甚至超越松山與信義區,而預售屋則受主力案「全坤衡峰」所帶動,平均單價為128.8萬元,使兩者價差僅29.7萬元。
陳金萍指出,「全坤衡峰」鄰近捷運西門站,地段精華但價格仍屬合理,拉低整體預售均價,使中正區成為北市唯一價差未破30萬元的行政區。
萬華成價格凹陷區 預售屋單價全市最低
在台北市各行政區中,萬華區是唯一預售屋單價未突破百萬門檻者,僅為97.8萬元。中古屋平均單價也僅62.8萬元,兩者價差為35萬元,是價差第二低的區域。
萬華區因開發時間早、屋齡偏高,加上缺乏大型開發利多,一直被視為房價凹陷帶,市場行情明顯低於其他市中心區域,價差也相對收斂。 (相關報導: 新制房屋稅大出包!民眾收稅單「2萬→5萬多」趕快做1事免當冤大頭 | 更多文章 )
陳金萍指出,中古屋具備價格相對親民、實際坪效高、可現場檢視屋況等優勢;而預售屋則因建築新穎、設計現代化,加上反映區域未來發展潛力,單價自然居高。兩種產品各具特色,民眾購屋前應審慎評估自住或投資目的再做出購屋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