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專屬文章 許劍虹專欄:雅爾達會議80周年─改寫戰後歐亞命運的一周

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覽3篇VIP文章 已是會員? 立即登入
雅爾達會議的結果使在對日作戰方面出力最少的蘇聯成為了東亞的最大贏家。(美國國家檔案館)

農曆年剛過,很快我們就迎接來了雅爾達會議80周年的日子。雅爾達會議是自1943年11月德黑蘭會議以來,美國總統羅斯福、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史達林以及英國首相邱吉爾的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舉辦的同盟國三巨頭會議。與德黑蘭會議不同的是,此刻納粹德國已呈強弩之末,所以除了歐洲的善後問題之外,三巨頭再度齊聚一堂的目的還是討論蘇聯何時參加對日作戰。

讀者們沒有看錯,雖然蘇聯與美英從1941年6月22日起就成為了共同對抗納粹德國的盟友,但是蘇聯與日本在1941年4月13日簽署的《日蘇中立條約》卻沒有隨之作廢。相反的,史達林完全不甩蔣中正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要求蘇聯對日宣戰的訴求,與日本之間相互嚴格遵守彼此互不侵犯的態度,維持所謂的中立地位。

-本文未完,本篇為風傳媒VIP文章-
加入風傳媒會員每月可免費閱讀3篇VIP文章
免費體驗一個月! VIP訂閱內容無限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