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IC設計公司 文章列表
#
IC設計公司
約 22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財經
不寫程式也能設計AI應用!擷發科公開AIVO平台 布局AI與ASIC雙引擎
2025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下周即將登場,各廠摩拳擦掌,準備在AI熱潮下大展身手。成立僅4年的ASIC(客製化晶片)設計服務公司擷發科,13日推出自家首個AI視覺設計平台AIVO,同時還宣布與歐洲高算力AISoC新創公司AxeleraAI展開策略合作,切入高效能邊緣推論市場,顯示其布局AIEdge與定制晶片服務市場的信心。
魏鑫陽
2025-05-13 18:18
地方新聞
台南
AMD臺南辦公室於沙崙揭幕 黃偉哲:Al智慧產業重要里程碑
AMD於今(24)日舉辦臺南辦公室揭幕儀式,由AMD台灣分公司陳民皓總經理親自主持,群創洪進揚董事長、成大資訊學院吳士駿院長以及臺南市長黃偉哲皆受邀出席。臺南市長黃偉哲祝賀AMD臺灣分公司進駐臺南沙崙資安暨智慧科技研發大樓,不僅成功拓展營運版圖,也是臺灣AI人工智慧產業發展重要里程碑。黃偉哲指出,臺南已成為半導體S廊帶的核心,今(24)日AMD在沙崙成立研發據點,則揭示了臺南在AI發展的重要進展。
徐炳文
2025-03-24 17:06
風生活
科技
理財
不是聯發科、高通!最賺錢的IC設計公司是它,狂賺1243億美金
市調機構集邦科技統計,2024年全球前10大IC設計廠營收合計2498億美元,年增49%,輝達(NVIDIA)營收達1243億美元,穩居全球IC設計龍頭。聯發科2024年營收165億美元,為第5大IC設計廠。集邦科技表示,人工智慧(AI)高階晶片需要龐大資本和先進技術投入,廠商進入市場的門檻高,造成明顯的領先者寡占情況。
中央社
2025-03-17 17:18
新聞
政治
財經
科技
台積電真揪團救英特爾?財經專家揭詭異之處:剛讓股價暴跌現在又有興趣了?
台積電宣布加碼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餘波盪漾之際,有外媒揭露,台積電正與輝達(Nvidia)、博通(Broadcom)、超微(AMD)等美國晶片大廠洽談,盼共同合資「解救」並參與經營英特爾(Intel)的晶圓代工業務。對此,財經專家黃世聰點出一詭異之處,表示若消息為真,「短期整頓當然要花功夫。」
李瑋萱
2025-03-12 15:27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台積電小利多,台灣大利空!」陳鳳馨再揭美國拉輝達下水「救阿斗」
台積電宣布加碼投資美國至少1000億美元,美國總統川普更對此自豪「我們沒給一毛錢補助」,引起台灣各界關注。而媒體人陳鳳馨對此在節目《東南西北龍鳳配》上直言,台積電雖然避免了最壞的選項,甚至可以算是「小利多」,然而對台灣來說卻是「大利空」,再也沒有台積電這個矽盾了。
張大任
2025-03-05 15:20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證券投資
世界首富威能再奏效?馬斯克傳收購英特爾,半導體產業將掀風波
1月19日,全球投資圈與半導體業界被一則消息震撼:世界首富ElonMusk擬收購美國知名半導體公司Intel。受此消息影響,Intel股價一度大漲10%。業界開始熱議,若此交易成真,將如何改變半導體產業格局?投資人又該如何應對這場全球大變局?
基金事webzz
2025-03-03 16:1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科技
商業
觀點投書:日產高層內鬥不休,投資新事業對鴻海會是好主意嗎?
日本汽車大廠日產與本田的經營統合談判破裂!由於彼此無法同意控股公司之下的雙方估值,加上本田提議讓日產成為其子公司以加速重組,造成日產單方面喊停。消息一出,不僅震驚全球,也讓長期觀望的潛在買家鴻海重燃希望。
Albert Lee
2025-02-20 06: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服務業失落30年─你還要投票給詐騙集團嗎?
我們來回顧一下台灣的經濟發展過程,GDP成長從何而來,低薪困境又是怎麼形成的。
工程師看政治
2025-02-03 06:0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科技
商業
AI
觀點投書:不作「茅山道士」的鴻海─劉揚偉如何打造 AI 時代的企業競爭力?
2024是鴻海大豐收的一年。Q4單季營收達2.13兆,全年累計營收則是6.85兆,雙雙創下歷年最佳紀錄。因為搭上AI熱潮,正確的決策搭配強勢的整合製造實力,自然帶動營收成長,連帶股價上演「大象飛天」的驚人漲幅,從100元左右攀升至221元高點,選舉帶來的「郭董陰霾」也一掃而空。
Joanna
2025-01-19 06:10
新聞
國內
財經
先進製程赴美 台積電變美積電?經濟部長這樣看
外界關切台積電先進製程赴美設廠進度,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先進製程的投資金額動輒280億至300億美元,台積電會非常審慎;至於投資時程,郭智輝表示,須視台積電進度,廠商會衡量能力和市場需求。
中央社
2025-01-10 21:08
風影音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經濟
證券投資
理財
【下班經濟學】台股過熱2025恐翻空?公開4檔口袋名單:殖利率上看7%!
降息的步伐會不會因為川普上任而受到影響?台股是不是又能夠持續地挑戰高點?2025有機會挑戰26,000嗎?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投資達人股海老牛,還有富邦投顧陳奕光董事長,一起分析最新市場動向,找出2025年的投資亮點!
下班經濟學
2024-12-30 18:00
新聞
國內
財經
台股積弱不振「美股是2025必要選擇」!阮慕驊看好「這族群」要開始漲了
台股今(17)日盤中一度漲破200多點,但到尾盤時翻黑回吐,最後下跌21.89點,收在23018點。而財經專家阮慕驊16日在節目《聽,阮大哥的!》中分析,台股最近積弱不振,明年行情不會繼續是「射飛鏢都能賺」,但這一類科技股表現很好,他認為會是未來2到3年成長性最高的族群;也指出美股恐怕是明年投資的必要選擇。
張大任
2024-12-18 08:3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呂紹煒專欄:取代台積電成地緣政治爭端前沿的輝達
是幸也是不幸,全球AI晶片霸主輝達似乎已取代台積電,站在中美地緣政治爭端的前沿、第一線了,但其景況則可能較台積電還艱難!
呂紹煒
2024-12-18 06:20
新聞
兩岸
財經
原因豈只台積電不幫 中國IC設計陷困局、成長率預估19%實際11.9%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逐漸復甦的背景下,中國IC設計產業預計2024年將有兩位數成長。根據中國半導體產業協會IC設計分會的最新報告,今年的總銷售額將達人民幣6460億元,同比成長率為11.9%。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4-12-12 13:19
VIP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口袋深不可測 桃園幫建商先買北市金控大樓、再買哈電族科技公司
台灣地產財團在股市的影響力愈來愈大,IC設計公司凌陽4日發布訊息,該公司將透過公開市場,將子公司「遠見科技」13%股權,出售予「森羅投資」,交易金額4.03億元。接手遠見的「森羅投資」與科技業沒有淵源,「森羅」背後其實是以宜雄建設、吉璘地產為首的「桃園幫」。除了遠見科技股權,「森羅」日前還以18億元買下了台北市大同區的元大金控承德大樓;去年更以125億元價格,向「基泰建設」買下台北市中正區的「基泰忠孝」大樓。由於遠見科技同時也是凌陽第3大股東,凌陽此舉等於間接引進地產資本。
林上祚
2024-12-05 09:10
新聞
政治
財經
撐不住了!台積電斷供7奈米以下晶片 中國科技大廠傳大砍半數員工
華為昇騰910B處理器內日前爆出竟使用台積電7奈米晶片,消息傳出引發美國高度關注,台積電更立即停止供應中國7奈米以下製程晶片,重擊中國IC設計產業。而在此情況下,傳出中國科技大廠國產Arm伺服器CPU設計公司「廣東鴻鈞微電子」因扛不住這波打擊,將裁員50%員工,公司一半的人全失業了。
張庭維
2024-12-01 17:06
新聞
國內
財經
科技
產業觀點
張忠謀當年為何要做晶圓代工?他親自揭密護國神山商業模式,台積電是這樣來的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新創專業晶圓代工商業模式,創立的台積電成為全球矚目焦點。張忠謀在自傳下冊指出,晶圓代工商業模式價值連城,是在1985年8月21日至9月4日兩週誕生,那是他一生中創新價值最高的兩週。
中央社
2024-11-28 13:05
風生活
兩岸
科技
即時
繼台積電後…三星也傳「停供晶片」!中國最後替代選項沒了 2產業被重挫
台積電日前宣布不再供應中國7奈米以下製程晶片,近日又傳出韓國三星晶圓代工也停止相關供貨,導致中國業者求助無門。中國新創機器人公司高層坦言,台積電的措施已讓電動車產業陷入困境,加上三星的決定,外界預測中國AI晶片設計公司將受到重創。
蘇琬淇
2024-11-15 17:41
新聞
兩岸
國內
財經
AI
台積電雙11給中國的驚喜:我們不再製造AI晶片給你了!集邦科技評估:影響營收不到1成
川普即將再次入主白宮,外界預料中美貿易戰將持續延燒。台灣晶片製造龍頭台積電率先決定,暫停出貨給中國,集邦科技認為,此舉雖然可能流失部分中國客戶,但預期可透過其他客戶彌補,對其先進製程產能利用率的影響有限。
張薰云
2024-11-11 20:17
新聞
政治
財經
華為如何拿到台積電晶片?郭正亮揭美國急跳腳原因:都怪這公司不爭氣
華為最新AI處理器「昇騰910B」被發現含有台積電7奈米晶片,引發爭議。前立委郭正亮在Youtube節目《亮子力學》中認為,對於晶片轉手一事,其實很難苛責台積電,但為什麼美國科技戰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總歸就要怪美國這家企業不爭氣。
何宇軒
2024-11-10 09: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