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寫程式也能設計AI應用!擷發科公開AIVO平台 布局AI與ASIC雙引擎

擷發科公開AI設計平台AIVO,宣布與Axelera AI策略合作。圖為擷發科業務副總王俊凱(左起)、董事長楊健盟、技術長吳展良。(魏鑫陽攝)

2025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下周即將登場,各廠摩拳擦掌,準備在AI熱潮下大展身手。成立僅4年的ASIC(客製化晶片)設計服務公司擷發科,13日推出自家首個AI視覺設計平台AIVO,同時還宣布與歐洲高算力AI SoC新創公司Axelera AI展開策略合作,切入高效能邊緣推論市場,顯示其布局AI Edge與定制晶片服務市場的信心。

「你不需要寫一行程式,也能設計一個完整的AI運算流程。」擷發科技術長吳展良這句話,道出了AIVO平台的核心價值。AIVO是一個模組化、圖形化的AI開發平台,它重新定義了AI開發的入門門檻。

AIVO:當AI設計變得像玩積木一樣直覺

AIVO能夠從資料標註、模型訓練、量化(quantization)、最佳化、到推論(inference)部署,全流程視覺化完成。平台支援多腳本並行運作,能同時處理20支以上攝影鏡頭畫面,進行人臉辨識、姿態追蹤、工安監測、物品分類等任務,不僅適用於工業現場,也對智慧零售、物流自動化等場域具高度彈性。

吳展良強調,「很多人都在講AI落地,但我們提供的是能讓第一線工程人員『實際部署』的工具。」擷發科在設計這套平台時,明確鎖定非AI專家用戶,讓沒有深度學習背景的工程師,也能拖拉模組設計AI應用流程,這不只是工具革新,更是使用者介面設計的顛覆。

擷發科業務暨行銷中心副總王俊凱表示,擷發科是一家深耕ASIC設計服務的公司,不只是做IC設計,更專注在如何幫助客戶把想法從晶片層落實到應用層,實現真正的智慧化轉型。

「我們可以提供從Data Labeling,也就是資料級的Data Set標記,到Model Training,然後做Quantization,也就是說你要把它做量化,從Floating Point 變成Integer(像INT8、INT4等等),讓它更快速、更簡單,再來進行最佳化。」王俊凱透露,若使用某些硬體,甚至可直接做推論(Inference);也可基於ARM架構,使用Bluespec的架構。

王俊凱指出,擷發科已部署超過6個AI模型,包括人體偵測、臉部辨識、手勢、骨架等,這些平台已都做過量化與最佳化,都夠協助集成與設計。

20250513-擷發科公開AI設計平台AIVO,宣布與Axelera AI策略合作。(魏鑫陽攝)
擷發科公開AI設計平台AIVO,宣布與Axelera AI策略合作。(魏鑫陽攝)

與Axelera結盟 補齊高算力邊緣AI拼圖

除了軟體平台,擷發科也在硬體整合上展現全球視野。他們與來自荷蘭的新創公司Axelera AI展開策略合作,將其高效能AI SoC與AIVO平台整合,導入邊緣AI應用場景。

Axelera所開發的晶片最高算力達856 TOPS,可支援高解析、多目標辨識與生成式AI模型,在無人機、邊境安控、城市監控等應用上具高度競爭力。然而高算力晶片往往伴隨軟體開發套件(SDK)操作難度,王俊凱表示,Axelera提供硬體,他們則提供讓使用者能真正運用這些晶片的整合能力,讓複雜的SDK成為可拖拉的流程模組,才是整合的價值所在。 (相關報導: 三星超薄新旗艦Galaxy S25 Edge登場!消費者願為外型犧牲相機與續航力嗎? 更多文章

目前雙方已完成首波系統驗證,預計在COMPUTEX展場中聯合展示搭載小語言模型(SLM)的生成式AI邊緣解決方案。王俊凱表示,「未來會有越來越多企業希望生成式AI不上雲,而是在本地執行,我們的合作正是為此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