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龍應台專文 文章列表
#
龍應台專文
約 2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藝文
永續前必先注視!龍應台「都蘭野書」不只山川田園:過去認識世界的渠道太偏食
台灣首任文化部長,曾出版《野火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的作家龍應台,睽違4年,今(7)日再度在光點華山電影館,發表新書《注視-都蘭野書》。龍應台將她對生命以及自然環境的關懷鎔鑄在都蘭野書中,盼在時局動盪的現在,面對未知的恐懼與脆弱,都因為學會「注視」,找到身心安頓的一畝心田。
蔣帆威
2024-11-07 18:08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專欄
龍應台專文:跟馬拉道說…那座神山會保護你
從台北來探視的朋友,多半情深義重。他得搭一個小時飛機或者四個小時火車。到了機場或車站,只能乘特別預訂的計程車,因為,山居太偏僻。不在導航地圖上。有一次一個訪客在機場叫車,司機不識路,被導航帶到深山中一個芒草覆蓋的廢棄大坑去了。
龍應台
2024-10-25 05:50
評論
國際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龍應台專文:肥皂泡泡─我在動盪世界的歷史現場
柏林圍牆垮下來、共產制度崩潰的時候,我在柏林。
龍應台
2024-02-01 05:5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龍應台專文:鄉村幸福了,國家才幸福
二○一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在新加坡新躍大學以「從村落到都會——我的私房文化相簿」為題演講。負責轉播的新加坡《聯合早報》,首度採取華文世界同步直播的方式,連結中國大陸、香港、馬來西亞、台灣等地,上萬名華文世界各地讀者與現場滿座一千六百名聽眾同時聽講,是建立華文世界溝通平台的一種模式。
龍應台
2023-05-11 13:5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龍應台專文:在迷宮中仰望星斗—政治人的人文素養
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五日,應台灣大學法學院之邀,以「政治人的人文素養」為題發表演講。講稿廣為流傳,被視為近百年來大學演講的經典。
龍應台
2023-05-10 13:5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龍應台專文:難局─策略寫作的開始
人們說,有「野火」專欄的那一天,《中國時報》的零售要多好幾萬份。我,有踩著鋼絲跳舞的感覺。我不面對媒體,大部分的讀者,仍舊以為「龍應台」是位老先生。
龍應台
2023-02-15 13:50
評論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龍應台專文:盛豬肉的碗
十一月,在東北,在華北,都是下雪的天氣了。徐州城外一片白氣茫茫,城與城之間鋪過的路面,被坦克輜重壓得爆裂,凹凸不平;砲彈落下之處就是一個大坑洞,一輛吉普車可以整個沒入。鄉與鄉之間的土路,千百萬輛馬車、牛車、獨輪車軋過,路面被木輪犁出一道又一道的深溝;突起的泥塊,迅速結凍以後變成尖峭的剃刀片,行軍的人,穿著的鞋子被割破,腳肉被切開。
龍應台
2022-06-26 15:1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專欄
龍應台專文:螢火蟲在夜裡發光
如果有一本書,在出版之後的很多年裡,我不太願意談、不太願意討論的,那就是《目送》。不僅只不願意談,二○○八年出版時,連新書發表會都沒有開,也沒有一場正式的讀者會。很長的時間裡,我無法在別人面前讀《目送》的文字。
龍應台
2022-05-26 13:50
評論
風書房
藝文
專欄
龍應台專文:人生裡有些事,就是不能蹉跎⋯⋯
軟枝黃蟬有個英文名稱叫黃金喇叭;種在欄杆旁,熱帶的陽光和雨水日日交融,會讓面山的這片陽台很快就布滿黃金喇叭,每天太陽一探出山頭,一百支黃澄澄的喇叭就像聽到召集令的衛兵號手一樣「噔」一聲挺立,向大武山行注目禮。
龍應台
2022-04-24 15:2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專欄
龍應台專文:走路─獨處的實踐
把「自己」從網絡的黏著裡找回來,困難嗎?
龍應台
2022-01-25 13:5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專欄
龍應台專文:筆力千鈞的─鎮邪獸
服務的女生,看起來是個工讀生,梳著馬尾,坐在櫃檯後面低著頭看手機,老闆進來她頭也不抬。員外親手調製了兩杯哥倫比亞咖啡,端到我面前。咖啡座旁邊是個小書架,架子上擺著《天下雜誌》、《商業周刊》、《科學人》,還有一本打開的哈佛大學桑德爾的《正義》。
龍應台
2020-07-26 06:20
評論
風書房
藝文
專欄
龍應台專文:「寂寞咖啡館」的員外
走路去菜市場時,在電梯口碰見房東。他抱著他褐色假牛皮皮包正要進來;皮包鼓鼓的,一定是收租回來了。
龍應台
2020-07-25 05: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龍應台專文:兩千三百萬人在獨木舟上—為什麼歐洲應該關切台灣的未來
《柏林脈動》(TheBerlinPulse)是德國一年一度的外交及國際關係專刊。作者群包括學者、智庫專家、政府官員。今年最新出刊的《脈動》特別做了中國專題,作者有五位,分別是:中國的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傅瑩、日本眾議會議員MinoraKiuchi、巴黎的中國問題專家FrancoisGodement、曾任澳洲駐華大使,現任外交及貿易秘書長的FrancesAdamson,以及台灣的龍應台。本文為龍應台專文譯稿。
龍應台
2020-01-01 05:50
評論
風書房
專欄
文化
龍應台專文:昨天抵達蘇黎世─尊嚴地歸返
鱒魚和你一樣,
龍應台
2018-05-06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龍應台專文:載入史冊的今天
教育部拖延任命台大透過遴選機制選出來的校長當選人三個半月。拖延的理由一再變動。
龍應台
2018-04-28 05:50
評論
風書房
專欄
文化
龍應台專文:大遠行─因為害怕,我們讓親人踏上孤獨之路
最貼近內心、最柔軟的事情,
龍應台
2018-04-21 05:50
評論
風書房
專欄
文化
龍應台專文:有時─潤物無聲
那麼,何必遲疑呢?
龍應台
2018-04-14 05:50
評論
風書房
文化
龍應台專文:此生唯一能給的─只有陪伴
我們是在山河破碎的時代裡出生的一代,
龍應台
2018-04-07 05:50
評論
風書房
專欄
文化
龍應台專文:生死課─沒有墳,我們和台灣的聯繫就斷了……
我的孩子夥伴們
龍應台
2018-03-31 05:50
評論
國內
文化
龍應台專文:青春迷惘後發現的十三件事
今天來到錢穆先生所創立的新亞書院,不得不想起與錢先生有交集的一個微小但是獨特的「當事人」關聯。一九九九年秋天,我踏進台北市政府大樓,第一次擔任公職。大概三個月後就去視察兩個老房子--外雙溪錢穆先生的素書樓和陽明山林語堂先生的故居。
龍應台
2017-09-23 06:5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