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024年總統大選競爭格局浮現。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結束訪美行程返台,宣布爭取國民黨2024總統提名,希望與民進黨準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來場君子之爭。國民黨喜憂參半,喜的是郭台銘不會獨立參選,也不會和柯文哲合流,代表民眾黨參選,因為他明白表示,如果侯友宜民調贏他而被徵召,他將支持侯;憂的是,國民黨立即出現擁侯與擁郭兩大陣營,各都態度激昂,國民黨陷入二元分化。民進黨則已完成整合,六大派系共同擁護賴清德。柯文哲仍然鐵齒說要參選。如果態勢伸延不變,則這次總統大選將是三腳督局面。郭台銘表白爭取徵召,打亂國民黨從容徵召侯友宜的節奏與和弦,徵召對象的確定必須有足夠科學性與公信力的民調為依據,不能民調做做樣子,僅以協調方式確定徵召人選。黨中央為此感到壓力很大,如果處理不當,讓郭感到委屈,一旦再負氣跟國民黨對抗,則將無法完成藍營整合,更不要奢言非綠陣營大團結,郭一旦與柯文哲聯手,對國民黨選情十分不利。國民黨更大的紛擾來自黨內支持郭台銘者不少,原已支持侯友宜者更多,黨員各擁其主,雖不致於因此造成分裂,但過程中的互爭互鬥有得瞧。第一個爭論是要如何決定徵召人選?其次,如果不徵召侯,是否坐實朱侯有心結,故意以郭壓侯?在這過程中,國民黨內將吵成一團,挺郭、挺侯互不相讓。對侯友宜而言,郭爭取徵召對他利弊參半。原本徵召在望,篤定出線,現在殺出郭,他必須加速強勢表白,積極闡述政見,以期黨內民調顯著勝出而被徵召。郭台銘對侯友宜產生鯰魚效應,對侯有催促與激發作用,也可增加他帶職參選的正當性。郭台銘公開宣布爭取徵召,而且強調依民調方式進行,是擔心黨中央不把他納入民調,或者用協調徵召方式將他排除。郭的話說的漂亮,指他若獲國民黨徵召提名,會團結非綠陣營達成政黨輪替,意思指可以整合柯文哲,又說若新北市長侯友宜民調高過自己,最後國民黨徵召侯,他也會全力支持侯,「不能讓民進黨繼續執政,不能讓我們的兒女在槍林彈雨中生活」。這話讓朱立倫主席和侯友宜都不能有異議,但也不能不將民調升格成為足以讓競爭者信服的公平遊戲規則,據民調結果決定徵召人選,否則必然造成藍營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