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自動駕駛技術「開綠燈」,特斯拉股價應聲大漲15%

2024年4月28日,特斯拉創辦人兼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北京會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美聯社)

4月28日,特斯拉CEO馬斯克「意外」訪華,前後不到24小時,與中國總理李強會面,得到了汽車數據安全方面的「綠燈」。

這意味著,特斯拉的智能駕駛系統「完全自動駕駛能力」(FSD,Full-Self Driving)將可以在中國落地,而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中國是特斯拉僅次於美國的最大市場,到2020年約佔該公司全球銷量的四分之一。
中國是特斯拉僅次於美國的最大市場。

三年前,中國方面質疑特斯拉的數據安全,懷疑其存在間諜嫌疑,隨後中國官方禁止特斯拉汽車進入政府機構、軍事設施周邊等。直至此次禁令解除。

周一(29日)特斯拉股價大漲15%,扭轉之前財報不及預期的頹勢。

李強會見馬斯克時表示,特斯拉在中國的發展堪稱中美兩國經貿合作的成功範例。後者稍晚發文稱,很榮幸與李強總理會面,「我們早期在上海時就認識,到現在已經很多年了」。

特斯拉公司一直與北京保持著相當不錯的關係,2018年,特斯拉獲得了在上海建廠的批准,成為上海最大的外資製造業項目。中國政府還曾為其提供其他外國企業望塵莫及的好處,包括稅收優惠、低息貸款,以及允許其獨資建廠。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一直禁止外國車企在華設立全資子公司,這讓外國公司不得不與中國實體成立對半持股的合資企業,以與中方分享利潤、技術和專業知識。

但當時,中美貿易戰開打,中國面臨嚴峻的外部挑戰以及對其經濟命運的擔憂,馬斯克的公司在這種情況下成為幸運兒,罕見獲得綠燈,成為首家在中國獨資建廠的西方車企。當時的上海「一把手」,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就是李強。

上海諮詢公司汽車前瞻(Automotive Foresight)董事總經理張豫表示,特斯拉在中國推廣FSD將「給其他電動汽車初創企業帶來壓力,迫使它們加快研發」。

中國政府在2018年批准特斯拉在上海建廠時,也看到了電動汽車發展的同樣動力。當時,官員們希望產生所謂的「鯰魚效應」——把特斯拉這條大鯰魚放進魚缸裏,會讓其他魚(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遊得更快。

中國的電動車行業做出了回應。比亞迪是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領頭羊,此後推出了一系列各種價位的車型——起價低於1萬美元——其中國電動汽車銷量從2018年的10.5萬多輛激增到去年的150多萬輛。

張曉東說,特斯拉在中國發展自動駕駛技術可能會產生同樣的影響: 「這將是下半場的『鯰魚效應』」。

質疑:禁入重點區域

2021年3月,特斯拉受到汽車數據安全質疑,被限制進入部分重點敏感區域。

當時,中國當局對特斯拉汽車進行了安全評估,中國官員表示,發現汽車的傳感器可能記錄周邊位置的視覺圖像。

特斯拉店
 

特斯拉汽車引以為豪的自動駕駛系統依賴攝像頭、傳感器和毫米波雷達捕捉的周邊環境信息,並通過視覺演算法進行分析處理,以自動進行減速,迴避障礙物。

因此,特斯拉在其汽車周圍安裝了八個環繞攝影機,並輔以12個超聲傳感器和一個前置毫米波雷達,一名用戶在測試了特斯拉全自動駕駛後發現,汽車的軟件在一天內收集了約4GB的數據,並上傳至伺服器。 (相關報導: 何時淘汰「未捕獲碳排放」的燃煤發電?G7達成共識:2035年 更多文章

中國解放軍某部下發通知,稱特斯拉汽車裝有全方位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等一系列能夠暴露目標位置的技術裝置。為了確保軍事秘密安全,因此要求車主將特斯拉汽車停放在軍方家屬宿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