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成外資股東角逐4席董事 王亞倫:意在監督而非爭奪經營權

可成的外資股東、TIH投資管理首席執行官暨董事王亞倫18日表示,讓可成變好,需要本地股東一起發揮股東行動主義。(資料照,TIH提供)

上市公司可成科技今年5月27日將舉行股東常會改選董事,欲選出4席一般董事與3席獨立董事,可成的外資股東、新加坡商TIH投資管理公司推出1席一般董事與3席獨立董事候選人角逐,TIH首席執行官暨董事王亞倫今(18)日受訪時表示,「我們的目的是希望輔佐及監督,讓可成的營運及未來發展更好,並不是為了爭奪經營權。」

可成的外資股東以1%股東身分,提名4席董事參與改選,已經通過可成公司審查並於4月16日公告。外資提名的候選人,一般董事部分,由王亞倫擔任法人董事代表候選人;獨立董事部分,3位候選人包括:眾博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許兆慶、香港商Fortune Ark Restructuring創始合夥人暨董事黃科傑、新加坡商Capital Asia Investments投資長林祺卫。

王亞倫等人被部分輿論質疑具有中資色彩,台灣出生長大,後來舉家移民加拿大,目前還擁有中華民國國籍的王亞倫指出,早在2023年他們以外資身分向金管會檢舉可成違反公司法對股東提案權的保障後,金管會就調查過好幾次,事實證明他不是中資,反倒是可成董事長洪水樹因為外資檢舉有理,被金管會象徵性裁處罰鍰24萬元。

外資股東發揮鯰魚效應,可成配息創高

王亞倫說:「自從我們出現後,可成從原本一整年配發現金股利10〜12元,到前天董事會公告,2024年合計現金股利達15.5元,創下股利新高。另外,可成的庫藏股執行率也從原本6成提升到超過9成,身為股東的我們,感到十分欣慰,可以說,發揮了鯰魚效應。」

王亞倫等人2023年按公司法第172之1條規定,向可成提出股東常會議案,欲修改可成的公司章程第18條,讓現金股利分派的權利,從向來由可成董事會決議,變成由股東會決議。不過,這項提案卻被可成董事會否決,沒能成為股東常會議案。王亞倫等人向金管會檢舉,金管會裁處可成董座洪水樹24萬元,金額雖小,但主管機關等於認同外資的訴求有理。

疑涉內線交易有感,決定派員參選董事

王亞倫指出,可成去年7月爆發內線交易事件,洪水樹與擔任可成總經理的胞弟洪天賜等家族成員,涉嫌不法獲利四、五千萬元;調查局北機站、台北市調查處去年7月18日聯合搜索可成公司等處所,約談洪水樹家族成員共9人到案。「那時看到這訊息,深深覺得身為股東,我們應該輔佐及監督公司。」於是決定繼續行使股東行動主義,於今年可成例行改選推派4席董事參選。

王亞倫說,這是台灣史上第一個由外資股東發起的股東行動主義,希望獲得台灣本地小股東的認同,透過股東常會選舉董事,大家一起努力,讓可成有機會變得更好。「監督促進成長,你我都希望可成進步,改變可成需要你的一票。」 (相關報導: 獨家》台灣人壽跨足分紅保單 一出手就轟動武林 更多文章

王亞倫說,本次提名的4席董事人選,完全依照可成近年營運規劃來考量,包含轉型領域、 醫療生醫、半導體科技、東南亞人脈、多角化布局...等等,現階段也是併購的好時機,有國際財務投資專家進入董事會,將能加速可成積極轉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