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香港公民社會 文章列表
#
香港公民社會
約 6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藝文
歷史
觀點投書:從中國五四運動到香港雨傘運動,香港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座城
「五四運動」以後,中國對民主的強烈訴求在70年後於北京再次燃起。1989年的「八九民運」,中國人民再次強烈要求民主。這種民主的聲音到25年後,由香港的「雨傘運動」接棒。2014年,香港的雨傘運動持續了79天,雨傘運動中舉行以電子投票選取普選方案,主辦方稱有79.8萬人參與,整座城都被捲入其中。陳健民教授指出香港民主的追求,與中國民主化脫離不了關係。
羅燕媚
2024-12-28 05:4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羅冠聰專文:香港備忘錄之2─兩道閘門,一世前塵
二○二○年六月中,我一直在不同的安全屋轉移。
羅冠聰
2024-08-11 05:5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你去香港會不會擔心被抓走?「反台獨22條」與香港「23條」:台灣旅遊警戒調升後,民眾對出遊香港的擔憂
「刪文的時候,心情很無奈,但刪完比較安心,擔心程度從七分變三分。」年近40歲的台灣上班族陳小姐是劉德華的忠實粉絲,她幾乎每年都飛去香港見偶像。去年再度踏上已實行國安法的香港前,她做了以往不曾做的事——刪除社群貼文。
BBC News 中文
2024-07-25 11:21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歷史
華人世界公開悼念六四的最後陣地,會是台灣嗎?
香港十幾萬人在維園公開悼念「六四」的盛大場面如今不再,近兩年更被「家鄉市集嘉年華」取而代之。在距離中國8000多公里的英國土地上,海外港人各自用自己的方式紀念「六四」,希望藉由公民社會倡議與藝文表演的力量,傳承「六四」的真相與精神。
德國之聲
2024-06-03 18: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香港基本法「23條」的前世今生:民意與港府角力的五個關鍵時間點
2024年3月23日,香港刊憲實施俗稱「23條」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
BBC News 中文
2024-04-01 14:58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蔡尚謙觀點:幸彤在監獄,猶記天地有正氣
「法官閣下,我們知道事實上支聯會並非外國代理人,而這一年來的折騰亦沒有證據證明我們是。在此情況下判刑,等同於懲罰捍衛真相的人。真相是,『國家安全』被用作虛假的藉口向公民社會發動全面戰爭;真相是,我們的人權民主運動植根香港,而非由邪惡的外國勢力移植而來;真相是,這裡的人民有自己的聲音,並不會被噤聲……
蔡尚謙
2024-03-24 07:10
評論
國際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鄺健銘專文:香港歷史研究補遺—美國與香港關係的前世今生
有關香港歷史的論述,多以中英兩國為中心。這是自然之事,畢竟香港曾為英國殖民地,歷時百多年,至一九九七年,香港主權從英國移交至中國。至於(特別是在二戰後)美國對香港發展有何影響,美國與香港有何關係,其所得的關注則相對較少。
鄺健銘
2024-02-11 0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特首李家超上任週年 中聯辦宣稱:熟悉可愛的香港回來了
2022年7月1日,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內,在中共中央總書記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面前,李家超宣誓就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正式成為第一位出身於警察系統的特首。在他任滿一年之際,對李家超的專訪、李家超的署名文章,近日陸續發表。
BBC News 中文
2023-07-03 15:0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專欄
凱大熊專文:香港警察如何成為「外族」?
隨著中央政府和香港公民社會的對峙逐步升級,香港人的主張也越來越強烈,最後香港民族主義者越過了最後的紅線,拒絕認同「香港自古屬於中國」的想法,從干預日漸加深的中央政府手中奪回主動權。然而,就像本章討論的一樣,雖然北京認為香港民族主義是嚴重的挑釁,但這不代表這只是單純的挑釁。
凱大熊(Kevin Carrico)
2023-07-01 0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公民社會恐已無運作空間!」疑受港警施壓脅迫,香港五一遊行自行取消
香港前職工盟成員原訂於5月1日舉辦遊行,但其中1位申請人卻在26日據傳因受巨大壓力,被迫取消遊行申請。專家告訴DW,這個案件顯示,香港如今已無集會自由,而港府正以各種非正式的作法進一步限縮公民的基本權利。
德國之聲
2023-04-28 01:30
國際
兩岸
專訪》串聯國際繼續說好「香港故事」!民運人士鄺頌晴:只盼有天能回家喝珍奶、逛街
「我沒什麼宏大的願景,只希望有天能回香港喝珍珠奶茶和逛街,但前提是香港能恢復民主。」
陳艾伶
2022-11-11 16:0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名家專欄
林宗弘專欄: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從《邊際危城》看香港的歷史與未來
2022年6月30日下午,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與夫人彭麗媛乘坐專用列車抵達香港西九龍站,在抵港後發表簡短講話,表示香港「經受一次次嚴峻考驗,戰勝一個個風險挑戰」,已經「浴火重生」,然而,當晚習近平夫婦卻回到深圳過夜。隔天上午,習近平到灣仔會展中心出席慶回歸大會暨政府就職典禮,向新任特首李家超表示祝賀,並提出4個必須:必須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持中央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港」、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隨後視察駐港部隊中環營區,後來在一群小學生歌頌《我和我的祖國》聲中離港。
林宗弘
2022-08-02 15:10
國際
兩岸
歷史
香港主權移交25年:中共地下黨員40萬人,如何一步步滲透香港,達到「愛國者治港」?
香港著名地標獅子山和1970年代熱門電視劇主題曲《獅子山下》,象徵著香港不屈精神。那一代人為脫離動盪貧困而離開中國,辛勤工作、團結眾志,在香港創造新生活的自豪感,也建立起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歷經中英談判、主權移交與民主抗議,香港人至今對歌詞仍有共鳴「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隨/無畏更無懼/同處海角天邊/攜手踏平崎嶇」
蔡娪嫣
2022-07-02 03:40
國際
兩岸
《港區國安法》將滿兩週年 香港人的生活有何變化?
北京主導制定並推動付諸實施的《國安法》生效兩年來,香港政治選舉、公民社會、教育文化與傳媒生態等不同層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BBC News 中文
2022-05-24 21:00
新聞
政治
兩岸
港府拘捕何韻詩、陳日君 民進黨批:李家超甫當選就急於製造紅色恐怖
針對香港政府11日拘捕歌手何韻詩、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等「612人道支援基金」信託人,民進黨發出聲明嚴正譴責此一行徑。民進黨指出,新任特首李家超甫當選,即迫不及待整肅民主派人士,製造「紅色恐怖」,讓香港淪為「警察治城」,令人極度遺憾。
楊舒媚
2022-05-12 23:51
評論
國際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香港,不再是香港!
據《BBC》報導,12月29日清晨6點,香港警察國安處動員超過200名人員,持《香港國安法第43條實施細則》發出的法庭命令,搜查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的獨立新聞媒體《立場新聞》辦公室,查抄大量文件資料。
霧谷晶策的國際事務 FBC2E International Affairs
2021-12-31 06: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繼《蘋果日報》後,又一家香港民主派媒體殞落!立場新聞宣布:即日停止運作、所有員工解散
香港警方29日逮捕包括何韻詩、鍾沛權在內的《立場新聞》6名現任與前任高層後,這間民主派媒體隨即遭到兩百多名警力搜索、帶走大量「證物」。《立場新聞》當天下午4時左右在臉書公告「即時停止運作、所有員工解散」。這也是《蘋果日報》在今年6月24日出版最後一份報紙後,又一個香港民主派媒體在港府打壓下殞落。包括《立場》網站與臉書專頁目前均已消失,但有網友將其緊急備份,使後來者仍可一探那撰寫於眾聲喧嘩年代的香港報導與評論。
李忠謙
2021-12-30 10:42
新聞
國際
兩岸
回顧2021》香港,被國安法陰影籠罩的絕望城市
由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香港國安法》實施接近一年半,有國際組織近日發表年度報告表示,香港在實施國安法後首度有新聞工作者被囚禁,包括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等8人。據統計,今年以來超過50個香港公民社會組織,在國安法的壓力之下被逼解散或停止運作,最為人熟悉的是舉辦六四燭光集會超過30年的支聯會、主辦7-1大遊行接近20年的民間人權陣線,以及長期發表反政府意見的《蘋果日報》等。有學者分析,反送中運動之後北京借國安法進行一次徹底,而且有系統的政治清洗,企圖令香港變成一言堂的社會。
美國之音
2021-12-24 11: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已有近9萬港人移居英國,中國警告勿「干預香港事務」
英國今年1月底開放讓符合領取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資格的香港人申請簽證赴英。12月初,英國下議院討論一項修正案,決定沒有BNO身份的人是否可申請BNO簽證,該修正案最終不獲接受。
德國之聲
2021-12-15 22: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歷史
德媒:台灣屬於聯合國,德國政府不應再對此視而不見
中國對台灣發出的武力威脅,也使台灣問題得到了更多國際關注。國際特赦關閉香港辦事處,反對派處境更加險惡。
德國之聲
2021-10-27 11:0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