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電纜 文章列表
#
電纜
約 13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國際
即時
電纜被大車扯斷,他騎過去「被甩中脖子」!整顆頭掉下來滾到人行道…
世界到底瘋了,還是我們太天真?
林瑩真
2025-05-10 17:32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花蓮男性侵高中妹不夠!「電纜勒頸、拿磚砸頭」想滅口,她全身血求饒才活命
花蓮新城一名17歲少女獨自騎乘自行車返家,途中竟遭年僅18歲的男子陽慶皇尾隨,假借問路之名將其勒暈,強行性侵後更企圖滅口。最終在少女苦苦哀求下,才撿回一命。該案震驚社會,陽男一審被判15年徒刑,日前二審駁回其上訴,刑期定讞。
林瑩真
2025-05-04 13:4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科技
中國發表「海底電纜殺手」!南華早報:「深海纜線電動切割裝置」恐重塑全球秩序
香港《南華早報》22日報導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CSSRC)與深海載人潛水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最新研究成果—深海纜線電動切割裝置。《南華早報》指出,這項裝置有能力在4000公尺的海底切斷最堅固的水下通信和電力線路,這意味著北京已有能力擾亂全球通訊,甚至重塑全球秩序、重新定義全球海洋力量消長。
國際中心
2025-03-24 12:41
VIP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一次看懂》經濟部去菲律賓「種綠電」困難重重 最怕一紙「收歸國有」血本無歸
為了解決台灣綠電不足問題,經濟部長郭智輝過去表態要在菲律賓設置綠能電廠,透過海底電纜運回台灣,可行性報告近日出爐了,每度電不僅高達5元,且報告中卻未提及可能在菲律賓面臨的困境與時程,遭批整份報告就只是滿足政策幻想。
馮建棨
2025-03-19 08:50
新聞
政治
菲國種綠電輸台每度5.5元 郭智輝不放棄喊「可行」:未來成本會下降
菲律賓種綠電的可行性評估報告近日完成,報告內容顯示,透過海底電纜將電力輸送回台的成本高達每度新台幣5.5元,讓外界認為價格過高。經濟部長郭智輝今(18)日表示,價格是依現有科技計算,但隨技術發展,預計3年後成本將大幅下降。
馮建棨
2025-03-18 18:00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政經解密
幕後》中國切台灣海纜驚動國安會!海巡、海軍拚命扛 部會修法沒下文
總統賴清德近日做出不少強烈的國安動作,例如宣布恢復軍事審判,顯見他對台灣國安受滲透、襲擾的憂心。但有一件事,明明很嚴重,也驚動國安會,以後可能還要派檢方出手,但一些相關部會卻彷彿事不關己,讓在海上拚命的海巡、軍方徒呼負負。
張曜麟
2025-03-15 08:20
新聞
政治
國內
台灣海纜有中國公司占股?事實查核中心提2資料駁:這家電信100%獨資
海底電纜破壞議題備受關注,今年初先是台馬3號海纜全斷;接著台馬2號也因為芯線老化故障、之後全斷;日前台澎3號也斷纜,而網上有傳言指出「台灣海纜不是純台資,中國的公司也有股份。」對此,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發文提出2項資料表示,這是混淆國內、國際海纜營運狀況的誤導資訊。
張庭維
2025-03-14 08: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中華電信的海纜戰略─臺灣數位經濟與國家安全的重大佈局
隨著全球數位化與雲端應用的蓬勃發展,海底電纜已成為國際通訊與資訊傳輸的重要基礎設施。對於高度依賴科技產業與國際貿易的臺灣而言,穩定且安全的國際網路連接最為重要。作為臺灣最大的電信業者,中華電信在海纜建設與投資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其戰略佈局不僅影響臺灣數位經濟的發展,更牽涉國家安全、國際競爭力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的管理。
何毓仁
2025-03-11 05:4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烏克蘭的軍工巨頭變成廢鐵堆,台灣還要繼續「自廢武功」嗎?
走在2025年的基輔市郊,曾經生產全球最大運輸機An-225的安托諾夫工廠,如今只剩扭曲鋼架和雜草叢生的跑道。這個冷戰時期擁有3萬名工程師的航空帝國,在政治動盪與俄烏衝突的雙重夾擊下,連最後一台數控機床都在去年被拆解變賣。而在三百公里外的卡爾可夫,昔日蘇聯50%坦克發動機的產地,現在連機械系畢業生都改行開Uber——這是烏克蘭用三十年書寫給台灣的警示錄:當國家傾斜資源於意識形態對抗而非深耕科技,崩壞的不是生產線,而是整代人的未來。可怕的是,現在,我們正有這樣的傾向。
許哲詮
2025-03-03 06: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民生衝擊與治理反思─從民眾視角看跨海通訊命脈的脆弱性
2025年2月,台灣本島與馬祖之間的海底電纜接連發生斷裂事件,導致馬祖地區陷入「對外斷訊」困境。與此同時,台當局將責任歸咎於中資貨輪「宏泰號」,並扣押8名大陸船員,引發兩岸輿論爭議。此一連串事件不僅暴露了台灣地區跨海通訊基礎設施的脆弱性,更對民生、經濟及社會穩定造成深遠影響。
raki
2025-03-03 06:00
新聞
政治
馬祖海纜還沒修完,澎湖又被斷一條!數發部坦言:尚無法預估修復時程
澎湖地區海底電纜今(25)日發生斷裂事故,數發部指出,「台澎3號」電纜發生全斷障礙,中華電信已通報海巡署協助調查斷纜原因。數發部聲稱當地通訊不受影響,但是現在無法預估修復時程。
張薰云
2025-02-25 14:48
新聞
政治
台澎第三海纜斷裂!疑遭中資權宜輪拖斷 海巡署:不排除灰色襲擾
我海底電纜又被破壞,海巡署表示,今(25)日3時許,海巡署接獲中華電信報案指稱,台澎第三海纜於將軍漁港西北方6浬處發生斷裂,已啟用備援不影響通訊,請本署協助查處,目前已將宏泰貨輪押返安平港,依國安層級處理,不排除為中國灰色襲擾。
張曜麟
2025-02-25 13:37
風生活
即時
台澎三號海纜被弄斷!「中資貨輪」徘徊2天2夜做了什麼?海巡署證實:不排除對岸侵擾
海巡署今(25日)凌晨接獲中華電信通報,台澎第三海底電纜在台南將軍漁港西北方6浬處發生斷裂,疑似遭人為破壞,請求海巡署協助調查,海巡署隨即出動巡防艇,發現一艘具有中國資本背景的多哥籍貨輪「宏泰168」滯留該海域,船上8名船員均為中國籍,經多次廣播無回應後,海巡署最終將該船押返安平港,案件已移交台南地檢署偵辦。
周育信
2025-02-25 13:26
新聞
國際
軍事
科技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AI
華爾街日報》看不見的「戰場」:AI與水下無人機如何保護海底基礎設施?
輸送燃料、電力和通訊訊號的管道和電纜像全球經濟的中樞神經系統一樣分佈在深海海底。
William Boston
2025-02-20 14:41
新聞
政治
海底電纜頻傳遭破壞 賴清德:確保台灣數位生命線
近期台灣海底電纜多有疑似被破壞的狀態,民進黨今(19)日召開中常會,邀請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法政學院教授江雅綺進行專案報告,主題為「海底冷戰:保衛水面下的數位生命線」。會後,民進黨發言人韓瑩轉述賴清德主席的談話,強調海底電纜為台灣重要通訊命脈,近年已成為灰色地帶侵擾手段,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黃信維
2025-02-19 17:52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經濟
大國博弈
台灣不可只關注是否被川普關稅戰打到 專家:密切注意海底電纜安全,中方若全面切斷,才是最大惡夢
川普上任美國總統三周以各項新政分散全球注意力,台灣則關注自己是否成為關稅戰目標國之一。專家則示警,北京當局正積極強化「不戰而勝」,加速破壞海底電纜將是戰略之一,一旦中方對此展開全面攻擊,台灣網路通訊將被切斷、經濟更加脆弱,市場將會劇烈動盪。
王秋燕
2025-02-10 14:30
新聞
政治
軍事
台馬海纜全斷不單純?張競疾呼必須驗屍:中國水下潛航儎台已「超乎想像」
春節連假將至,但台馬海纜卻傳出全斷,先是日前具中國背景的喀麥隆籍貨船疑破壞我北部海域的國際海底電纜,中華電信22日緊急公告,台馬第2及第3海纜先後發生「障礙」。但對此,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提及近幾次的「斷纜」事件,強調命案要「驗屍」,若未經檢視,如何證明海纜是因劣化導致通聯中斷?此外,他也提醒,對岸發展水下無人潛航儎台,早就獲得相當成果
李瑋萱
2025-01-23 11:43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饒瑞正觀點:海域執法與灰色地帶侵擾的應處─從順興39號破壞海纜案談起
喀麥隆籍貨輪順興39號在台灣基隆野柳東北方向的海域上,對連接台灣的國際海底電纜造成損壞。海巡署2025年1月4日發佈新聞稿證實,1月3日早上7:45野柳東北外海一條連接「橫太平洋快速海纜系統」(TransPacificExpressCableSystem)的海底電纜發生4芯損壞,海巡署淡水海巡隊接到了中華電信報案,初步研判疑為航經該海域之喀麥隆籍(順興39號)貨輪造成。據媒體報導,海巡當時因海象不佳而沒有登檢、扣船。
饒瑞正
2025-01-23 05:50
新聞
政治
又被中國貨輪截斷?馬祖2條海底電纜全斷 數發部緊急說明:是自然劣化
繼月初埋設於本島東北方的聯外通訊海纜遭貨輪截斷,疑為中國「灰色地帶」行動升溫,引發民眾關注;今(22)日清晨5時許,馬祖地區聯外海纜2條斷裂,數發部1小時內通報負責管理的中華電信,開啟微波備援。
張薰云
2025-01-22 12:27
風生活
即時
快訊》又被中國船扯斷?今爆「2條海底電纜遭切斷」馬祖通訊全中斷
去年2月,中國大陸船隻行經馬祖附近海域時,扯斷台灣鋪設到馬祖的兩條海底電纜,導致馬祖全島近一周全面斷訊,怎料今(22)日2條海底電纜又遭切斷,目前馬祖通訊全數中斷,至於原因仍在調查中。
林瑩真
2025-01-22 11:19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