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電子代工廠 文章列表
#
電子代工廠
約 7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被關稅匯率兩面夾擊!陳學聖曝台商真實困境:政府還在當家鬧事搞罷免
美國對等關稅使全球經濟都受到衝擊,台灣也難以倖免,不過行政院已證實,針對對等關稅等議題,政府團隊已於美東時間5月1日,在華府結束與美方的首輪實體磋商。不過前國民黨立委陳學聖3日在臉書發文怒批「台商無局可走,政府還在當家鬧事」,指台灣大小企業的正面臨危機,政府卻在粉飾太平,用力搞大罷免、撕裂國家,政府和民間好像平行宇宙。
周幸容
2025-05-04 20:45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VIP
大國博弈
川普關稅狂潮淹沒東南亞!金融時報:重擊「亞洲工廠」,中小企業要往哪裡逃?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風暴席捲全球,「亞洲工廠」成重災區!川普於「解放日」宣布徵收對等關稅,美國將對中國商品徵收34%新關稅,加上今年初生效的20%關稅,中國輸美商品的總稅率將達到至少54%。英國《金融時報》3日報導,東南亞的柬埔寨、越南和緬甸的稅率分別達49%,47%和44%,這波關稅重擊了整個「亞洲工廠」,使近年來為規避中美貿易緊張而重新配置的供應鏈再度陷入混亂。
兩岸中心
2025-04-04 07:33
風生活
即時
世界
川普「大刀重稅」震撼全球!台灣這些代工廠都慘了,「供應鏈大遷移」去這2地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灣課徵32%對等關稅,衝擊台灣供應鏈,專家與業者分析,電子代工大廠將被迫加速美國製造,以AI伺服器後段組裝廠腳步最快,iPhone和筆電因供應鏈龐雜,毛利不高,終端組裝赴美可能性低,可能要由供應鏈、品牌及消費者共同承擔關稅成本。
中央社
2025-04-03 17:00
財經
科技
經濟
證券投資
理財
AI
外資賣超不手軟!台股單週重挫2.7%、遭提款38億美元淪亞洲最慘,法人這樣解讀
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猶存,投資人對於美國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產生疑慮,恐慌情緒高漲,外資賣壓持續籠罩市場。觀察資金流向,上週亞股僅有菲律賓維持淨流入,其他市場再度慘遭外資提款,台韓股市賣壓尤其沉重,台股單週遭外資賣超近38億美元,南韓遭減持超過15億美元,東協市場則以馬來西亞遭賣超逾3億美元最高,泰國、雙印也遭提款逾2億美元。
林彥呈
2025-03-17 16:50
VIP
國際
軍事
科技
大國博弈
歷史風傳媒》當台積電積極在海外設廠,「矽盾」還能保護台灣嗎?
我們為何現在回顧這則報導:美國總統川普3日在白宮羅斯福廳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一起召開記者會,宣布台積電未來4年將投資美國上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3兆)的喜訊:這筆鉅資包括新建3座尖端晶片的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設施、1座大型研發中心。川普宣稱,台灣若遭全面封鎖,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將讓美國「享有一定優勢」。無論是「護國神山」或者「矽盾」,台積電大舉投資美國對台灣是福是禍,確實值得細細思索。
李忠謙
2025-03-04 16:15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科技
商業
AI
觀點投書:不作「茅山道士」的鴻海─劉揚偉如何打造 AI 時代的企業競爭力?
2024是鴻海大豐收的一年。Q4單季營收達2.13兆,全年累計營收則是6.85兆,雙雙創下歷年最佳紀錄。因為搭上AI熱潮,正確的決策搭配強勢的整合製造實力,自然帶動營收成長,連帶股價上演「大象飛天」的驚人漲幅,從100元左右攀升至221元高點,選舉帶來的「郭董陰霾」也一掃而空。
Joanna
2025-01-19 06:10
財經
下班經濟學
熱議華爾街
證券投資
季凡觀點:臺灣高科技領跑亞洲,南韓經濟面臨挑戰
《華爾街日報》於2024年12月31日和2025年1月1日分別刊載兩篇文章,剖析臺灣與南韓的經濟成長趨勢。筆者精選並摘譯其中的重點內容,結合自身觀點進行比較分析,為讀者提供參考,幫助更全面地理解相關報導。
季凡
2025-01-16 18:49
新聞
政治
財經
英業達醒了?謝金河曝曾被罵「練肖話」:大象打架選錯邊後果更沉重
英業達今年適逢創立50周年,旺年會首度移師台北小巨蛋。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14)日在臉書回憶,2018年底時他曾建議台商應儘早將生產基地移出中國,但當時英業達董事長卓桐華認為他的看法是「練肖話」,如今時間證明了外移趨勢無法避免,電子代工業紛紛外移,英業達本身也進行轉移。
黃亭詠
2025-01-14 16:43
VIP
國內
財經
新新聞
外資退出台灣、鴻海等台企進場接手 弊案連環爆 地方審查光電開發增壓效應
民進黨執政8年,台灣太陽光電案場開發,呈現大躍進成長,然而,去年台南光電弊案陸續爆發,檢調偵辦綠電蟑螂的同時,中央與地方政府對新申設案件之審查,也轉趨嚴格。據了解,過去幾年大張旗鼓投資台灣光電市場的外資企業,最近都有抽手的跡象,2022年投資嘉義布袋的英國石油(BP),最近就在市場上詢價,準備將「匯盟能源」股權以7、80億元的價格脫手,在此之前,另一家美系外資GSSGSolar,也將嘉義義竹案場賣給雲豹能源,顯示台灣綠能開發已進入「深水區」。
林上祚
2024-12-10 08:50
新聞
國內
財經
科技
早預測川普會當選?廣達、緯創、英業達、和碩超前部署北美、東南亞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Trump)主張美國製造與關稅保護主義,恐引發2018年首次美中貿易戰後的供應鏈第二次移轉再平衡,包括廣達、緯創、英業達、和碩等台灣電子代工廠在選前早已超前部署,根據客戶需求在北美及東南亞設廠或擴大投資,以因應地緣政治風險。
中央社
2024-11-11 11:29
財經
科技
AI
裁員數十人?惠普重組供應鏈 外媒揭露:正大幅削減台灣團隊決策權
台海情勢緊張,《日經亞洲》(NikkeiAsia)報導,消息人士揭露,美國電腦巨頭惠普(HPInc.)正大幅削減台灣團隊的採購決策權,同時在新加坡增設相關職位,意在將兩岸地緣政治對供應鏈的潛在干擾降到最低。但對於報導,惠普並未作出回應。此外,惠普也在本月傳出裁撤台灣數十名員工。
李瑋萱
2024-10-16 17:40
新聞
兩岸
財經
你的iPhone 16將來自印度還是中國?一張圖看懂鴻海戰略布局轉折
印度與中國,鴻海究竟怎麼選擇?近期鴻海大舉投資河南省,用意何在?iPhone16發表在即,此前鴻海宣布在河南興建新事業總部,電子供應鏈究竟是持續移出中國,或是在當地重組的猜想再次浮上檯面。而且今年適逢美國總統大選,地緣政治衝突與產業鏈消息不斷,鴻海身為全球最大、市占率超過40%的EMS(電子代工服務)廠商,這次的動作尤其引人注目。
張薰云
2024-09-04 13:55
風生活
除了台積電台灣還剩下什麼?網點名15家隱藏冠軍:根本財富之島
日前在網路論壇「Dcard」上,有網友發文指出,他在網路論壇「Thread」上看到有人詢問,台灣除了台積電還剩下什麼公司,因此將台灣各個厲害的公司整理成一篇文章;而這則文章也引來網友們紛紛回覆。
張雅筑
2024-08-30 15:31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印度製造」能否取代「中國製造」?《經濟學人》剖析印度電子產業的潛力與障礙
印度於1991年開始經濟自由化,利用在科學、工程、數學教育的優勢,培育成功的資訊科技產業,特別是軟體開發及外包,如今印度的電子產業蓬勃發展,印度的電子製造中心作用日益增強。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指出,國內外企業正投資印度製造業,人們希望印度有一天能取代中國,成為世界電子工廠。
廖綉玉
2024-06-25 19:00
新聞
國內
財經
AI
廣達AI伺服器撐起半邊天 技術長張嘉淵曝未來趨勢:台灣AI生態系有護國群山
AI巨浪席捲全球,而電子代工大廠廣達為AI伺服器的領頭羊。廣達集團技術長張嘉淵在網路節目《茜問》中表示,廣達做的不僅是一台電腦,而是以人為本的運算工具,並透露結合AI轉型的廣達SmartX(智慧應用),將在智慧醫療、智慧製造以及智慧移動3個方面發展。談及台灣的AI發展,張嘉淵認為,台灣在AI的生態系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其實台灣像玉山山脈,有護國群山。」
蔡翌暄
2024-05-08 08:50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以前搶著進、現在沒人考?台鐵這項招考「僅1人報名」還沒錄取 網嘆原因很現實
過往是公家單位的台鐵可是號稱「鐵飯碗」,招募人力消息一出總是吸引多人爭取,沒想到今年公司化後首度招考,結果卻慘兮兮,尤其「台東段電機人員」招募7人卻只有1人報名,甚至還0人錄取,在PTT上引起討論。
林瑩真
2024-04-16 09:49
新聞
國內
財經
AI
鴻海股價還會漲嗎?財經專家曝利多:有機會朝150元高點前進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2023年發起連署參選2024總統大選,連帶影響鴻海股價,一度跌至94塊,不過在外資上周大幅回補情況下,鴻海股價也一路狂奔,目前股價已衝破13年前創下的底部,來到137.5的高點。對此,財經專家黃世聰分析,鴻海股價目前相較廣達、和碩等電子代工廠的確是委屈,短期若有拉回,可以留意是否有機會挑戰150元大關。
駱肇樑
2024-03-21 08:2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科技
觀點投書:臺灣電子代工業的興起
歷史上發生過多次的金融的危機,每一次的危機讓許多產業損失慘重。金融海嘯真的只有產生危機嗎?多次的金融海嘯發生後,反而讓某些產業產生轉機,甚至晉升為最有競爭力的產業。例如,2008年發生雷曼型金融海嘯,隔年產生大成長的產業為電子代工,台灣更是以晶圓代工為主體,從那之後我們的經濟更是快速增長。
孫維鍇
2024-02-11 05:3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許詠翔觀點:政府懂產業升級?台灣缺乏的小政府主義思維
10年前某財經周刊的特企,主題是討論台灣上班族工時超長卻超窮的原因。裡面當然探討了很多原因,不過其中一項還挺好笑的,就是怪「政府沒做好產業升級」。
許詠翔
2023-09-24 06:10
VIP
政治
調查
新新聞
昔握胡錦濤今築防火牆!郭台銘早非政治素人 4年投資藍白難化為總統民意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終於」在8月底宣布參選總統,參選記者會當天,被問到當選總統後,中國政府若出手威脅、揚言沒收鴻海資產該怎麼辦?郭台銘霸氣回應「Yes,please.」讓鴻海集團當天傍晚緊急發聲明稿,強調郭4年前交棒後,就未再參與公司日常管理,郭台銘也在9月2日辭去鴻海董事職務。
林上祚
2023-09-06 09:5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