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雨傘運動 文章列表
#
雨傘運動
約 52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書頁下的戰場》由杜葉錫恩到《香港民族論》一國際香港圖書典藏館珍稀品介紹
「壹玖肆伍・國際香港圖書典藏館」,除了每月專題介紹圖書外,還介紹各種珍稀品,展現典藏館多姿多采的一面。今個星期介紹的珍稀品,有不少是政治人物的書信,也有不少是娛樂圈中的人物,更有強調「香港人」稱呼的作品,令我們回顧昔日的香港,認識不同的人物,豐富閱歷。
壹玖肆伍・國際香港圖書典藏館
2025-04-15 05:4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生於1994、卒於2025?香港民主黨沉浮三十年的理想和現實
2月20日,香港民主黨召開中央委員會討論前路,剛剛於去年底續任主席的羅健熙會見傳媒時宣佈,該黨將會解散,但具體時間表和相關安排尚有待明確。
BBC News 中文
2025-03-17 12:40
新聞
國際
兩岸
海外港人大集結:倫敦街頭抗爭,力阻中共興建「巨型監控站」
在英國高官開綠燈下,中國在倫敦興建新的巨型大使館計畫很有可能會獲通過。身處英國的香港倡議者正在盡最後努力,於星期六(2月8日)下午組織了一次大型示威,有大約有3,000人參與示威,示威者不止爆滿選址前皇家鑄幣廠前的空地,更因為人數太多而慢慢擠出馬路,當地警方需要控制場面,以免阻礙交通。示威主辦單位指,這次示威已經證明,當局在較早前公佈的一份宣稱「現場足夠容納示威者」的交通報告並不合理,因此不應該批准新大使館興建。
美國之音
2025-02-09 13:01
VIP
兩岸
財經
藝文
大國博弈
香港大律變台灣大廚!陳淑莊的紅棉私廚火紅,連邱垂正也愛光顧
香港反送中事件後經歷移民潮,台灣則是熱門目的地。香港資深大律師、前公民黨立法會議員的陳淑莊,移居台灣3年之後,思念心中朝思暮想的港味,決定在台北開設專做私房菜的「紅棉」(RedCotton)餐廳,並親任主廚(掌勺人),搖身一變成為台灣大廚師。連陸委會主委邱垂正都愛光顧,他說紅棉的廚房很特別,尤其叉燒肉很好吃,為此讚不絕口。
林庭瑤
2025-01-28 10:1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藝文
歷史
觀點投書:香港與儒學精神的關係,以梅艷芳的「情教」為開展
梅艷芳被香港市民追封為「香港女兒」,筆者大膽指出,梅艷芳是中國儒學的理想人格再現,梅艷芳本人代表了中國儒學「人性論」的理想實踐,儒家主張通過不斷的道德自我轉化,最後「成己成物」,而梅艷芳在各種人倫關係上的開展都符合儒家精神。香港人對她綿綿不斷的追思在於感動其人格力量,亦意味著香港人是自覺、有意識地選擇具儒學精神的公眾人物作為「香港精神」。
羅燕媚
2024-12-29 06: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藝文
歷史
觀點投書:從中國五四運動到香港雨傘運動,香港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座城
「五四運動」以後,中國對民主的強烈訴求在70年後於北京再次燃起。1989年的「八九民運」,中國人民再次強烈要求民主。這種民主的聲音到25年後,由香港的「雨傘運動」接棒。2014年,香港的雨傘運動持續了79天,雨傘運動中舉行以電子投票選取普選方案,主辦方稱有79.8萬人參與,整座城都被捲入其中。陳健民教授指出香港民主的追求,與中國民主化脫離不了關係。
羅燕媚
2024-12-28 05:4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藝文
歷史
觀點投書:宋明儒學精神在香港——唐君毅先生在香港「論學」
陳健民教授在他的〈最後一課〉指出自己思考的問題,都是中國問題,因為香港前途擺脫不了中國,中國的前途會大大影響香港人。他提出了三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中國為何無法產生一個獨立的知識份子群體?中國的知識份子的使命是什麼?他的論述如下:
羅燕媚
2024-12-27 06: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文化
觀點投書:願與受苦的人共在─基督教精神與香港民主運動
《最後一課》是一本關於四位香港教授對香港的「告別」,包括陳健民教授、刑福增教授、陳祖為教授和張燦輝教授。陳健民教授的章節最為動人,在於他把個人生命意義的思索與自己一生志業作了緊密的勾連:年輕時對人生意義的苦苦追覓,最後體會到自己人生意義不在於抽象的答案,而在於每一個當下,對於自己責任的承擔,而這種責任的承擔是對於社會、國家,以致更廣大的人類苦難有所共感,「不」無動於衷。張燦輝教授在他的章節裡探尋人生意義,引用了海德格「存在被拋入世界」的觀點,亦提出了鄂蘭對於海德格觀點的補充,出生包含了「社會嵌入性質」,以張燦輝教授之言,即是:
羅燕媚
2024-12-26 06:1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中英聯合聲明》40周年:四名「生於1984」香港人的身份認同與歸宿
1997年6月30日香港主權移交的那個晚上,當年13歲的鄭先生邊吃著宵夜,邊看著電視上的直播。當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告別其官邸那一刻,年少的他隱約感到那是一件重要的大事。
BBC News 中文
2024-12-19 13:00
新聞
國際
國內
藝文
《德國之聲》專訪吳明益:面對暴雨將至,身為作家也要對抗
台灣作家吳明益在訪德期間的一場交流活動,與德國作家施益堅對談。提到台灣如今是中文世界裡唯一的民主國家,吳明益表示,台灣作為全世界中文出版最自由的國家,並非一朝一夕造成。過去他透過香港的出版社閱讀世界文學,如今台灣卻成了香港文化的飛地。
德國之聲
2024-12-15 18:39
評論
兩岸
藝文
專欄
胡又天專欄:殖人・潤人・巧克力 ─「戀殖」是沙包,好打又好笑
神州大地關鍵詞,光怪陸離漲新知。話說:爭強好勝之心,人皆有之;真實勝利比較困難,所以許多人會選擇精神勝利;精神勝利又太容易,所以人們又發明了許多新詞,來反制精神勝利。本集就介紹一個圍繞著「後殖民主義」這個概念的「反精神勝利」用語:「殖人」。
胡又天
2024-12-08 05:50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十年抗爭:在沉默與抹煞中掙扎保存的記憶
香港人肯尼(Kenneth)在維多利亞公園漫步時,記憶如潮水湧回。這裡曾是香港抵抗中國的地標。
BBC News 中文
2024-12-01 14:40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47人案」,他被判的最重!曾獲港府榮譽勳章的戴耀廷
2001年,戴耀廷曾因推動有關基本法的公民教育而獲得港府的榮譽勳章。二十年後,北京在香港實施國安法,戴耀庭成為香港民主派「47人案」中成為獲刑最長的一人。
德國之聲
2024-11-20 08:5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藝文
觀點投書:港式鴛鴦奶茶到加州手卷─從劉綺華《失語》談何謂「香港人」
朋友Sabrina今年4月在明報寫了一篇《失語》作者劉綺華的專訪,從翻譯問題討論此部小說如何被翻譯。在訪問文章出來前,聊天時,她跟我推薦《失語》,我問她「好在什麼地方」,她沒有直接回答我,僅說道,這部小說被翻譯成英文、日文,入選了美國婦女節的推薦書。我手上的《失語》在台灣購入,是台灣版本,礙於台灣一般讀者不熟悉廣東話口語,把原來的廣東話文句大加刪減,讓台灣讀者更容易理解。
羅燕媚
2024-10-26 05:4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第一發催淚彈之後:三個香港人的「後傘運人生」
2014年9月28日,香港爆發雨傘運動,歷時共79日。香港人佔領金鐘、中環、銅鑼灣及旺角等地區,爭取香港特首選舉落實「真普選」。是日傍晚5時58分,警方向民主運動投發香港主權移交以來的第一發催淚彈。
德國之聲
2024-10-17 17:18
新聞
國際
兩岸
「雨傘運動」十年:留給香港的是希望或失望?
「那個時候是和平抗爭的最高峰。大家還是相信可以坐下來好好的與香港政府溝通,講這個『愛與和平』就沒問題,」談及香港「雨傘運動」,目前定居台灣、從事出版業的香港人Roy(化名)這麼說。
德國之聲
2024-09-27 16:50
評論
兩岸
專欄
劉孔伏觀點:港版國安法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談何效力?
2020年5月30日因支持香港「反送中」,我被重慶市國安局人員抄家,我就敏感地意識到香港黑警察已經不管用了,中共欲昇級動用國安人員來鎮壓。重慶國安人員警告我:不准再打電話給香港城市大學鄭宇碩教授,我們有監控。但我不懼怕監控,我於次日就發手機短信給鄭教授:情況突變,我暫時不能與你聯繫,以後再說。鄭教授回手機短信說:知道了,先生千萬要保重!
劉孔伏
2024-08-23 07:0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陳健民專文:夏慤村拾遺─那些不曾記的臉孔
在雨傘運動七十九天的佔領行動中,我在夏慤道遇上許多正直善良的臉孔,但有一張我至今難忘。
陳健民
2024-08-12 07:0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羅冠聰專文:香港備忘錄之2─兩道閘門,一世前塵
二○二○年六月中,我一直在不同的安全屋轉移。
羅冠聰
2024-08-11 05:5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羅冠聰專文:香港備忘錄之1─時代就這樣倒退著
二○二四年五月三十日,備受關注的國安法初選案判決出爐,十六名不認罪被告當中,有十四位被判「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成,兩位在被判無罪後立即獲律政司上訴,保釋外出。在初選案判決前,以《港區國安法》控告的案件維持百分之百定罪率,官方挑選欽點的法官完美地配合政權打壓的節奏。
黑體文化 / 羅冠聰
2024-08-10 07: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