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軟禁 文章列表
#
軟禁
約 92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印度、巴基斯坦又打起來了!「東方火藥庫」克什米爾,70年恩怨一次看懂
擁有核武的印度與巴基斯坦曾因克什米爾問題爆發兩場戰爭以及一場有限衝突。
BBC News 中文
2025-05-08 11:5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文化
教宗逝世後的中梵關係:台灣繼續苦守唯一歐洲邦交國,方濟各造訪中國成未竟之志
梵蒂岡週一(4月21日)公布天主教教宗方濟各的死亡證明,顯示他死於腦中風導致的昏迷和不可逆轉的心血管衰竭。
德國之聲
2025-04-22 15:52
新聞
兩岸
軍事
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消失17天 美媒:習近平清洗共軍,何衛東成最新受害者
美國《華盛頓時報》引述2名美國國防部官員透露,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已從大眾視野中消失,遭到中共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清洗。美國情報機構認為,何衛東是中共解放軍高層一連串政治清洗的最新受害者。美國《新聞周刊》和《華盛頓時報》報導稱,據信何衛東正在接受調查。
兩岸中心
2025-03-28 07:54
新聞
國際
財經
商業
A&F前執行長性侵醜聞擴大:逾40名男性挺身指控,傑佛瑞斯利用模特試鏡伸出魔爪得逞
知名時尚服裝品牌Abercrombie&Fitch(A&F)前任執行長麥可・傑佛瑞斯(MikeJeffries),2024年10月遭到起訴,檢方指控他、長時間以徵選品牌模特兒的名義,外加自身掌握的權勢,針對新入行年輕男性進行惡劣的性侵犯行為。目前正面臨多起訴訟的他,根據律師透露,已經有超過40名曾經的男性受害者,願意挺身而出、將公開自身傷痛並對這名惡狼提出控訴。
李靖棠
2025-03-21 20:19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高雄
直播主被騙去詐騙園區!揭密「台灣人騙台灣人」恐怖手法,家人泣訴:被毒打+電擊半年
專騙台灣人?高雄1名擁有5萬粉絲的直播主「阿祐」,2024年11月遭詐騙集團誘騙前往緬甸,失聯長達半年,近日才終於與家人取得聯繫,對此,家屬悲憤表示,整起騙局竟是由台灣人設局,「專門鎖定同胞下手」,再一步步將人騙往緬甸。
黃卓霖
2025-03-18 13:49
新聞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丈夫曾因孟晚舟案被中國軟禁 加台關係推手納吉布拉三方奔波 揭穿中國「人質外交」
近年加、台關係強化,加拿大亞太基金會研究策略部副總裁納吉布拉(VinaNadjibulla)是強力推手之一,曾多次倡議「台灣是符合CPTPP貿易規範的績優生」。納吉布拉不僅因外交領域表現優秀而具備國際聲量,她最為人所知的事件在中國、加拿大外交對峙最高峰時期,於2021年成功營救自己的丈夫、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逃離中國。
王秋燕
2025-02-26 09:00
新聞
兩岸
財經
習近平召開民企座談 華為任正非:警惕科技業表面繁榮,「這段時期」是生死關頭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民企座談會,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會中表示,儘管中國在智能駕駛、半導體等領域取得顯著進展,但仍需警惕「表面的繁榮掩蓋內功不足」,稱未來5年是中國科技產業的生死窗口期,並透露華為已啟動「備胎計劃2.0」。電動車「一哥」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先其他競爭者大約3至5年,每項技術背後都是創新。
兩岸中心
2025-02-19 08:56
VIP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雅爾達會議80周年─改寫戰後歐亞命運的一周
農曆年剛過,很快我們就迎接來了雅爾達會議80周年的日子。雅爾達會議是自1943年11月德黑蘭會議以來,美國總統羅斯福、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史達林以及英國首相邱吉爾的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舉辦的同盟國三巨頭會議。與德黑蘭會議不同的是,此刻納粹德國已呈強弩之末,所以除了歐洲的善後問題之外,三巨頭再度齊聚一堂的目的還是討論蘇聯何時參加對日作戰。
許劍虹
2025-02-16 10:31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從二戰勝利80周年─談北京與俄羅斯聯手對台進行認知作戰
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而中共與俄羅斯在去年5月16日達成了「雙方將繼續堅定捍衛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成果以及載入《聯合國憲章》的戰後世界秩序,反對否定、歪曲和篡改二戰歷史。雙方指出,必須進行正確的歷史觀教育,保護好世界反法西斯紀念設施,保護其免遭褻瀆或破壞,嚴厲譴責美化甚至妄圖復活納粹主義和軍國主義行徑」的共識。
許劍虹
2025-02-09 07:20
VIP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許劍虹專欄:芒友會師80周年─國府陸軍美械化的開端
今年1月27日是芒友會師第80周年的日子,這對中國的抗戰有格外重要的意義。首先是中印公路通車,使國民政府不再只能仰賴駝峰空運的物資輸入作戰物資,美援能夠經由陸上交通源源不斷進入中國。其次是遠征軍與駐印軍在反攻滇西與緬北的過程中,幾乎消滅掉了日軍第56師團與第18師團兩支王牌部隊,象徵中華民國在盟軍反攻日本的過程中沒有缺席。
許劍虹
2025-01-26 07:20
風生活
兩岸
即時
中國59人「被精神病」強制入院服藥、電擊!當局也承認「非法手段被濫用」
中國青年張俊傑因抗議政府防疫措施被送進精神病院,另一名2度「被精神病」的部落客李宜雪,近來也成為關注焦點。英國廣播公司(BBC)調查證實,中國近期至少59人有此遭遇。
中央社
2025-01-24 12:01
新聞
國際
曼谷槍聲震撼外媒:柬埔寨反對黨前議員當街被擊斃,幕後黑手是否真與洪森有關?
泰國曼谷市區日前發生一起冷血的暗殺行動,根據當地警方調查後發現,死者是一名來自柬埔寨的前國會議員,但他並非來自強人總理洪森(HunSen)的派系,而是隸屬於2017年被取締查禁的主要反對黨:柬埔寨救國黨(CNRP)一員,瞬間讓這起命案的背後,透露一股政治暗殺的氣息。
李靖棠
2025-01-09 19:00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簡錫堦觀點:脫貧模範生─中國,陷入社會貧困危機
30年前,中國亦如其他亞洲的開發中國家,人口眾多、人均收入低,人均資源匱乏。中國自1978年以來修正共產主義教條,進行改革開放。改革之後,保有超過30年的快速增長,改善人力資本,開放外資外貿,為私營部門創造了更好的投資環境。穩定的經濟增長,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天番地轉的變化。自1990至2005的15年間,中國保持了人均收入8.7%的增速,傲視全球,為改革開放亮麗的成就。
簡錫堦
2025-01-04 07:0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柯文哲的電子鐐銬,銬住的是司法雙標尺
戴上現代刑具「電子腳鐐」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不但是台灣史上交保金最高的政治人物,也成了首位佩戴電子腳鐐的政治人物。如此莫大屈辱的象徵,宛若《魷魚遊戲》中被植入晶片的玩家,司法官是想把柯P的人設,塑造成性侵犯或暴力犯嗎?
主筆室
2025-01-01 07:2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吳永毅觀點:台灣與南京大屠殺的「鬼片」— 影像保存專業寫給「馬吉影片」的政治註腳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八十七週年的紀念日,大屠殺持續長達六週以上,燒殺擄掠和無差別強姦,是人類不可遺忘的亞洲歷史悲劇,台灣卻沒有任何紀念活動。對比4月17日,卸任前的蔡英文親自參加了臺灣民主基金會董事長韓國瑜主辦、以色列國會訪問團為來賓的「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活動,可見台灣朝野對歷史價值的態度,只不過是地緣政治選邊站的表演而已,完全沒有「普世性」。但從南京大屠殺留下的唯一活動影像證據「馬吉影片」重現的過程來說,台灣人卻是主要的貢獻者。
吳永毅
2024-12-28 07: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何代寧、林丹生專文:黃埔軍校總理紀念碑建成始末
今天聳立在黃埔軍校舊址校本部最高處的孫總理紀念碑,於1928年10月11日奠基,1930年9月26日落成典禮,歷時近兩年,凝聚了黃埔對軍人孫總理的敬意,見證了黃埔軍校校本部在廣州的最後歲月,還譜寫了中日民間友好的一段特殊篇章。
何代寧
2024-12-15 07:10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張冬凝觀點:夏威夷不僅僅是有錢人的天堂 ,也是失勢政客的天堂
12月4日韓國總統尹錫悅用了六個小時的戒嚴鬧劇:南韓的特種部隊,趕去國會破窗而入,192位在野黨議員通過消除戒嚴法,國會彈劾尹錫悅,以六票之差作罷,首爾20萬人上街遊行,要求尹錫悅下臺……。一波又一波,高潮迭起,達到韓劇的最高境界。
張冬凝
2024-12-14 07: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盤點民進黨政府高屏交通建設的失策
最近高屏地區的交通建設有兩起重磅的重大事件,一件是歷經二十年施工的高雄鐵路地下化新高雄火車站將於年底完成第一階段的完工啟用,民進黨政府必然運用其執政優勢與媒體資源「隱惡揚善」地擴大慶祝,甚至是「以惡為善」的渲染慶祝,有何善?有何惡?請看下文分析。另一件則是原本已經定案高鐵延伸屏東不進高雄市區的「左營線」,交通部將翻案改為進入高雄火車站再往屏東延伸的「高雄線」。這兩件事看似不相關,其實有著重大關聯。
王精誠
2024-12-08 06:10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政經解密
幕後》台灣國軍能學韓國部隊?尹錫悅戒嚴特戰隊「翻不過牆」 背後是老大哥發話
南韓總統尹錫悅在2024年12月3日晚間無預警宣布「緊急戒嚴」,理由是尹錫悅認為反對派勢力不僅掌握國會,還涉嫌支持北韓,戒嚴是為了「剷除從北(親北韓)勢力,維護自由憲政秩序」;尹錫悅宣布戒嚴後,指派陸軍參謀總長朴安洙擔任戒嚴司令,南韓軍隊遵從命令,封鎖國會。
張曜麟
2024-12-06 08:2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孔令信觀點:梵蒂岡與北京教區關係愈趨緊密
梵蒂岡和北京之間的關係在最近有愈來愈密切接觸的趨勢:
孔令信
2024-11-23 07: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