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資訊操控 文章列表
#
資訊操控
約 2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專訪》揭AI帳號操控輿論危機 唐鳳:民主國家應共創韌性網路空間
由JR東日本主辦的大型創新活動「GATEWAYTechTAKANAWA2025」於5月13日至14日在日本高輪GatewayCity舉行,作為該地區都市更新計畫啟動後的首場大型國際級交流平台,活動以「邁向實現地球共益的共創盛典」為理念,邀請台灣無任所大使、前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發表「邁向實現地球共益的訊息」主題演講。《風傳媒》會後專訪唐鳳,他指出,「假訊息」已不再仰賴「假內容」本身,而是透過大量幾可亂真的AI生成帳號進行輿論操控,民主國家應共創韌性網路空間。
黃信維
2025-05-13 22:05
風生活
當165來電:我差點相信這是一場真的報案
我們常以為自己不易受騙。尤其是那些自認對詐騙話術耳熟能詳、具備警覺性與資訊判斷能力的人,更常低估自己成為受害者的機會。
季凡
2025-05-13 21:58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從賴清德罷免聲浪,拆解臺灣民主的韌性與危機
2025年春,高雄的午後,一場悄悄進行的連署行動在青年公園旁展開。幾張簡陋的摺疊桌,幾把藍色陽傘,一疊疊白色紙本上寫著斗大的字:「罷免賴清德,還我未來。」來往的行人,有些匆匆一瞥,有些停下詢問,有些遲疑再三後,拿起筆簽了名。「不是說支持誰的問題,是我們生活真的太難了。」一位年約三十的男子苦笑說。
徐聖傑
2025-05-03 05:40
新聞
政治
賴清德推國安法制挑釁對岸?總統府發言人:防範竊賊裝警鈴不能說挑釁
為因應中國對台日益升高的複合式滲透與統戰威脅,民主進步黨國際事務部4月29日晚間舉辦「堅韌之島座談:永續民主對話」,以「捍衛民主、守護台灣:建立社會韌性以應對滲透與國安威脅」為題,邀請總統府發言人李問、黑熊學院理事長劉文及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副教授劉玉皙,探討中國對台灣國安威脅與社會滲透下,政府與公民社會的因應之道。
黃信維
2025-05-01 14:17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專欄
沈雲驄觀點:偽言論自由社會
參與支持巴勒斯坦抗議運動的哥倫比亞大學生哈里爾(MahmoudKhalil)遭川普政府遣返事件,引發美國「言論自由」爭議,聯邦法院即將於近日做出裁決。但退一萬步問,即便不遣返,能算言論自由的勝利嗎?人民從此生活在一個能自在發表、充分交換意見的社會嗎?
沈雲驄
2025-04-02 07:00
地方新聞
品味生活
科技
新知
台南
高雄
地方頭條
南臺科大財法所攜手大南方法學者 探討楊欽亮案與數位不信任困境
現今的數位時代,網絡平台的資訊傳播速度驚人,且相較並沒有傳統新聞媒體那樣具有包袱與顧慮,真假消息交織混亂且難以一一查證,不論是大量的影射或刻意誤導,片面不完整資訊對公眾的影響力巨大,尤其當涉及到商業名聲或企業形象時,這一類的不實報導不僅誤導了公眾的認知,更是侵害了他人與企業的聲譽與生存。如日前已遭判決定讞的好房網總編輯楊欽亮加重誹謗案(臺灣高等法院113年度上易字第1476號刑事判決)正呼應這個數位不信任困境,永慶房屋與好房網兩者先前又經民事一審法院確認「關係密切」(臺北地方法院111年度重訴字第1065號民事判決),企業藉由其負責人家族實質控制媒體進行惡意競爭脈絡清晰可見,為尋求解方。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南臺科技大學輿情政策與創新治理中心與高雄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於本月20日上午於高雄科技大學共同舉辦「同業惡質競爭與數位不信任的手法與治理困境法制座談會」,探討本案引發的言論自由、媒體倫理、公平競爭及數位時代的資訊傳播影響。
徐炳文
2025-03-26 18: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國軍如何抵禦中共的「無聲攻擊」?
認知作戰是指透過資訊操控,改變目標群體的認知、態度與行為,進而影響其決策。利用結合假訊息、輿論操控與心理壓力,深入滲透政治、經濟、軍事及社會層面,對敵方造成持久且難以察覺的影響。
K姊
2025-01-19 05:3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財經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鄭家鐘觀點:地緣政治經濟學來了!解讀「川普的美國」必備!
很少有人會把地緣政治與經濟學融會貫通來分析天下一盤棋。尤其川普上任後的出招,本身除了賽局恫嚇外,具有兩面性、一為美國在地緣政治上的獨霸主義與在經濟上的掠奪思想,因此,純經濟學者及純政治學者都看不懂、這意味著經濟學的「ontheotherhand」應該是「地緣政治學」,兩手策略才能解讀美國的兩面性。
鄭家鐘
2025-01-14 07:10
新聞
國際
國內
法國「全球衝突論述」調查:台灣未來該由台灣人民自主決定,獲8成受訪者支持
法國智庫與國防高等研究院日前公布年度研究,調查法國人對於全球4大戰爭或衝突的各方論述抱持何種看法。報告顯示,台灣論述獲最高支持,近8成受訪者認為台灣未來人民自決;中國與俄國說法則不被買單。
中央社
2024-12-15 08:47
新聞
政治
傳中國邀台灣藝人「組黨」選2026 林佳龍舉1例子:台灣要做好因應防範
中國被爆出想要讓台灣藝人在台組成「台灣擁和黨」參選2026,引發外界關注。外交部長林佳龍9日於立法院受訪表示,境外資訊操弄成為國際普遍關心的議題,台灣要做好因應防範,尤其在媒體識讀方面。
黃信維
2024-12-09 11:29
新聞
政治
王金平提兩岸「主權同而不分」 林佳龍:容易陷入名詞之爭
前立法院長王金平8日提出「兩岸互不隸屬,主權同而不分」,引起討論。對此,外交部長林佳龍表示,台灣是主權獨立的民主國家,有民選的政府,所以區分主權、治權,容易陷入到名詞的混淆,陷入名詞之爭,最重要的是台灣是個主權在民的國家。
羅立邦
2024-12-09 10:22
新聞
政治
蔡英文哈利法克斯發表演說 宣布論壇明年首次在台灣舉辦
前總統蔡英文今天以「馬侃公共服務領袖獎」得主身分在第16屆「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發表演說,蔡英文感謝主辦機構與國際社會長期對台支持,也宣布明年2月論壇在台北舉行。蔡英文提及,感謝馬侃(JackMcCain)先生頒發給她「馬侃公共事務領袖獎章」,很榮幸能夠獲得這個以您已故父親命名的獎項,深深欽佩他對自由與民主所展現的堅定立場。在此,也感謝「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HFX)會長范普拉(PeterVanPraagh)的邀請,讓自己有機會參與本年論壇。
黃信維
2024-11-24 10:31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科技
經濟
謝錦芳專欄:生成式AI與人類的戰爭開打,台灣首當其衝
資訊爆炸的時代,日常生活中充斥許多訊息,令人目不暇給;生成式AI時代來臨,有心人大量生產各種似是而非的誤導消息,製造社會的混亂與對立,成為民主社會的隱憂。生成式AI與人類的戰爭已經開打,台灣首當其衝。
謝錦芳
2024-01-21 06:4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2024民主韌性論壇》吳釗燮建議應對資訊操弄3方法 AIT發言人籲各方合作確保資訊完整
我國民間跨領域研究組織「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20日舉行年度民主韌性論壇,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直言,認知作戰已非新聞,而是出現日常生活中,建議大眾培養識讀能力,與民主國家攜手合作。美國在台協會發言人鄧艾德強調,有效確保資訊完整對國安至關重要,這不能單靠政府,而要所有人齊心協力。
簡恒宇
2024-01-20 15:00
新聞
政治
《紐時》專訪問中國侵台 蔡英文:現在也許不是他們大規模犯台的時機
總統蔡英文日前以視訊方式接受《紐約時報》(TheNewYorkTimes)的「DealBookSummit」專訪,總統府今(30)日公佈新聞稿,面對詢問如何評估中國犯台的風險,蔡英文指出,台灣的確面臨越來越多軍事恫嚇、灰色地帶活動、網路攻擊和資訊操控,人民仍保持冷靜,甚至有評論認為可能「過度冷靜」,其實台灣人民相當明瞭當前局勢,將持續盡最大努力強化防衛能力和社會韌性。
黃信維
2023-11-30 14:31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中共資訊戰再升級!美智庫專家:美台都遭殃,欲在民主國家內部製造問題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中國問題專家舒爾曼17日指出,中共對台灣的假/錯信息活動已經變得更具惡意,其目的是破壞台灣對民主的信任、激化社會分歧,並削弱公民區分事實和假錯信息的能力。他強調:「我們目睹中共的戰略轉變,不再主要推動『支持中國或針對人權紀錄批評』的假錯信息,而是試圖在民主國家內部製造政治和社會問題,以製造矛盾。這個轉變令人擔憂。」
蔡娪嫣
2023-10-17 19:10
VIP
政治
公共政策
調查
新新聞
科技
誰是黑手1》數位中介法是什麼?為何要管制網路假消息?一文揭「全球最嚴網路法」背後目的
2018年縣市長選舉意外慘敗的民進黨政府,把敗選歸因於網路假訊息,因此,隔年訂定了一系列「打假」的法案,但關鍵的「數位通訊傳播法」草案,卻因行政院不滿該法未處理網路平台責任,立法過程喊卡,3年後捲土重來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方面貫徹了行政院「網路平台問責」要求,卻引發了「數位東廠」的疑慮。原本應該揭櫫自由開放、低度管制的網路基本法,為何在台灣變成了政府強制加註警語、箝制言論的工具?行政院在立法過程,到底是在最後一刻踩剎車?還是真正幕後的黑手?(系列2之1)
林上祚
2022-08-24 17:0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海量網路訊息真偽相伴,抗假打假有絕招:《破擊假新聞》選摘
除了臉書與推特平臺流傳許多假新聞之外,YouTube在假新聞與極端言論的傳播上也扮演重要的角色。恐怖組織「伊斯蘭國」(TheIslamicState,IS)就是利用YouTube影片號召全球青年加入組織。有學者憂心認為,YouTube的演算法推薦是促進極右派極端言論的一大因素,它把用戶拉入仇恨言論的深淵裡。
蘇蘅
2022-07-05 13:1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美歐多場峰會與「戰略指南針」強化共同防禦
3月23日,美國總統拜登(JoeBiden)正搭空軍一號前往歐洲。時隔9個月,拜登將展開他上任第2次「歐洲行」。這趟為期4天的歐洲行,拜登預計將在3月24日於比利時布魯塞爾參與北約峰會(NATOSummit)、七大工業國峰會(GroupofSeven,G7)、歐盟委員會峰會(EuropeanCouncil)。隨後,拜登預計在3月25日,前往波蘭與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Duda)在首都華沙舉行會談,預計討論美國與盟友、合作夥伴如何應對俄烏衝突造成的人道主義及人權危機。
霧谷晶策的國際事務 FBC2E International Affairs
2022-03-25 14: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新冠肺炎》中國、俄羅斯與伊朗發動假新聞攻擊 北約秘書長:不實資訊讓疫情更加嚴重
正當武漢肺炎(新冠肺炎)侵襲全球之際,病毒來源成為眾多不實資訊的主要題材,中國政府先是指控美國把病毒帶進中國,官媒又暗指病毒可能來自疫情慘重的義大利,而美國與義大利均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成員。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接受《外交政策》訪問時直言,國家操控的不實資訊讓疫情危機更加嚴重。
簡恒宇
2020-04-19 14:3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