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民主韌性論壇》吳釗燮建議應對資訊操弄3方法 AIT發言人籲各方合作確保資訊完整

2024年1月13日,總統及立委選舉在投票所投票。(柯承惠攝)

我國民間跨領域研究組織「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20日舉行年度民主韌性論壇,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直言,認知作戰已非新聞,而是出現日常生活中,建議大眾培養識讀能力,與民主國家攜手合作。美國在台協會發言人鄧艾德強調,有效確保資訊完整對國安至關重要,這不能單靠政府,而要所有人齊心協力。

吳釗燮表示,這次選舉遭受中國干預特別厲害,但台灣民意以非常成熟方式表達自主意志,展現台灣非常強健的民主韌性。他提到,隨著社群平台、人工智慧(AI)加速資訊傳播,認知作戰已非新聞,而是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台灣和全球民主國家面臨巨大挑戰。

吳釗燮以瑞典哥德堡大學的跨國調查計畫「V-dem」和美國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北京的全球媒體影響力》報告指出,台灣是遭受境外假訊息干擾最嚴重的國家,「中國把台灣當成試驗場」。他表明,民主和威權對抗的態勢愈來愈明顯,「台灣位在第一線」。

吳釗燮說,中國利用台灣資訊開放的環境進行滲透,但台灣抵禦力強,而建立這樣的民主韌性,「民間力量」功不可沒,「台灣很願意與其他民主國家分享相關經驗」。關於應對資訊操弄、認知作戰,他建議,必須向大眾揭露中國的行為,培養識讀能力,並讓人民知道可求助民間團體協助。

吳釗燮亦稱,要對惡意操弄做出反擊,同時與民主國家合作。他強調,台灣站在威權主義擴張第一線,承受的諸多攻擊都轉化為很好的應對經驗,「(台灣)會持續累積,與民主社群、公民社會合作,讓更多國家學習」。鄧艾德(Ed Dunn)先重申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祝賀台灣選舉內容。

2024年1月20日,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出席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主辦的民主韌性論壇。(簡恒宇攝)
2024年1月20日,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出席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主辦的民主韌性論壇。(簡恒宇攝)

確保資訊完整對國安很重要

我國總統暨國會大選13日落幕,布林肯同日在社群平台X提到:「我們祝賀台灣人民參與自由公正的選舉,展現其民主制度力量。」鄧艾德全中文致詞說,美國和台灣都是開放的民主社會,在最前線對抗不實資訊散播,強調民主選舉是自由社會極為珍貴的一環,人民透過此程序選出治理的方式和人選。

鄧艾德表示,蓄意操弄資訊會使人民動搖,影響對選舉過程和民主本身的信心,「一旦喪失對公正選舉的信任,民主社會的蓬勃發展將遭遇困難」。他也說,資訊操弄可能引發暴力行為、降低對媒體和政府的信任、影響人民行使投票權意願,甚至改變投票意向,因此有效確保資訊完整對維護國安至關重要。

鄧艾德直言,要有效確保資訊完整不能單靠政府官員,而是要所有人齊心協力,必須找出讓各方利益關係者互相交流資訊的方法,且在關鍵領域互相扶持是夥伴該做的事,共同攜手找出解方。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共同主持人游知澔再次強調,資訊操弄會破壞民主運作、否定民主價值。

游知澔指出,專業、機密、被大眾關注的議題是被操弄的目標,像是疫情、疫苗及半導體產業,而影音、AI生成的內容使相關研究、事實查核變得困難,因為資訊碎片化、議題標籤化、黨性極化和社會分化。他表示,基於中國共產黨對台灣的意圖,中共資訊操弄必須優先重視,強化民主韌性會是解方。 (相關報導: 疑美論產地在這裡!不只是不實資訊一部分 學者強調媒體識讀重要性 更多文章

對於這次選舉出現的資訊操弄情況,游知澔稱,訴諸戰爭恐懼的資訊操控降低台灣民眾對美國好感、提升對中國好感,進而影響投票行為。他提到,民調也成為操弄工具,對民調的不當解讀成為「帶風向」或操作「棄保」的素材,而「作票」謠言在投票前就已出現。

2024年1月20日,美國在台協會(AIT)發言人鄧艾德出席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主辦的民主韌性論壇。(簡恒宇攝)
2024年1月20日,美國在台協會(AIT)發言人鄧艾德出席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主辦的民主韌性論壇。(簡恒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