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諾曼第登陸 文章列表
#
諾曼第登陸
約 14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歐戰勝利80周年,一場中華民國沒有缺席的戰爭
今年5月8日是歐戰勝利,即納粹德國戰敗80周年的紀念日。對大多數的歐美人士來說,這是一個西方文明或者基督文明得到救贖的日子,因為希特勒(AdolfHitler)針對猶太人進行的種族屠殺規模之大,在歷史上實在是前所未見。如果納粹德國在這場戰爭中取勝,以亞利安人為中心的種族主義勢必將征服整個歐洲以及大西洋兩岸,成為西方世界的遊戲規則。
許劍虹
2025-05-11 07:20
新聞
政治
歐戰勝利80週年》習近平訪俄提台灣 賴清德文稿不見中國:武力侵略必定失敗
外交部今(8)日於台北賓館舉辦「歐戰勝利80週年」紀念茶會,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等人,及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谷力哲(LutzGüllner)、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包瓊郁(RuthBradley-Jones)、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代理處長柯傑民(JeremyCornforth)等17國駐台使節與會。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同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出訪俄羅斯,定於今日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Putin)會談,並將在明日與普京一同出席紅場閱兵式。
鍾秉哲
2025-05-08 12:35
新聞
國際
兩岸
熱議華爾街
季凡觀點:中國越常預告武統,臺灣反而越安全?
結論:可能是。
季凡
2025-04-10 19:04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蔣介石的中華民國為美國奠定戰後亞太秩序
參觀完了位於德州的國家太平洋戰爭博物館後,筆者再度驅車到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參觀另外一座規模更大,內容更為豐富,有美國國會支持並且由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經營的國家二戰博物館(NationalWorldWarIIMuseum)。該館成立的時候還只是國家D日博物館(NationalDDayMuseum),以紀念二戰歐洲戰場為主,專門與國家太平洋戰爭博物館打對台。
許劍虹
2025-04-06 07:20
新聞
政治
兩岸
軍事
共軍建新型駁船「何處都能送戰車登陸台灣」 國防部:情蒐重點均有掌握
美國《海軍新聞》日前報導,廣州造船廠出現幾艘不尋常的特殊駁船,至少有3艘,很可能有5艘或更多,這些駁船從船首延伸出特別長的橋板,其結構可能與共軍的登陸台灣行動相關。對此,國防部今(14)日表示,均有掌握並列為情蒐重點,同時於本、外島各重要灘岸、機場及港口,均已完成阻絕設置計畫,整合三軍兵、火力及障礙設施,形塑多層阻絕,以阻敵登陸、空降。
張曜麟
2025-01-14 13:19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解放軍打造新型駁船,主戰戰車可直上濱海公路!美軍事網站警告:台灣岸防策略必須改變
《海軍新聞》(NavalNews)網站10日報導,中國正在建造至少5艘新的「特殊用途駁船」,而且應該是為了兩棲攻擊量身打造,能讓共軍能特殊方式在登陸台灣時,讓讓大量戰車直接從駁船開上道路。
國際中心
2025-01-12 08:29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政經解密
幕後》台灣國軍能學韓國部隊?尹錫悅戒嚴特戰隊「翻不過牆」 背後是老大哥發話
南韓總統尹錫悅在2024年12月3日晚間無預警宣布「緊急戒嚴」,理由是尹錫悅認為反對派勢力不僅掌握國會,還涉嫌支持北韓,戒嚴是為了「剷除從北(親北韓)勢力,維護自由憲政秩序」;尹錫悅宣布戒嚴後,指派陸軍參謀總長朴安洙擔任戒嚴司令,南韓軍隊遵從命令,封鎖國會。
張曜麟
2024-12-06 08:20
新聞
國際
兩岸
白宮前國安顧問萊斯:中國侵略台灣未必得佔領,也可「扶植魁儡逐步蠶食」
前任美國國務卿與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的萊斯談及台灣面臨中國侵略威脅時認為,北京不必非得占領台灣,反而可能藉施壓促使台灣出現親中政府,再慢慢侵蝕台灣的獨立性。
中央社
2024-10-21 18:30
VIP
評論
國際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在陸戰隊米拉瑪航空站尋找中國遺跡
今年9月27日到29日,位於南加州聖地牙哥的米拉瑪陸戰隊航空站(MarineCorpsAirStationMiramar)展開為期三天的營區開放活動,吸引來自全球的航空迷共襄盛舉。而米拉瑪知名度之所以如此之高,則與阿湯哥(TomCruise)主演的《捍衛戰士》(TopGun)系列電影有密切關係,因為兩部電影都是以米拉瑪航空站為主要背景。
許劍虹
2024-10-06 07:2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聽海湧》的問題在哪裡?
今年8月在公共電視台上映的首部二戰劇情片《聽海湧》,在上映後迅速引發爭議,甚至還有前媒體人連同台籍日本兵口述歷史研究者揚言要控告劇組團隊。究竟《聽海湧》鬧出什麼樣的錯誤,導致兩位研究台灣史的前輩憤怒到如此地步?筆者首先在此強調,從創作自由的角度出發,我並不支持任何人以侵權之名對《聽海湧》團隊進行法律控告的行為。
許劍虹
2024-09-29 07:20
VIP
評論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衡陽保衛戰中被遺忘的「援軍」─以發展壯大為己任的新4軍第5師
今年是衡陽保衛戰80周年,鑒於中共下架了《援軍明日到達》這部反應衡陽保衛戰的電影,相信讀者們一定會希望筆者針對這個話題多多討論。1944年其實是好幾場重大戰役的80周年,6月除了有歐洲的諾曼第登陸以及中國的衡陽保衛戰之外,太平洋戰場上還有塞班島戰役。但考量到今天是七七抗戰84周年,且衡陽保衛戰又特別具有話題性,只好延後討論塞班島戰役了。
許劍虹
2024-08-04 07:20
新聞
國際
軍事
普京談核武立場:目前對烏克蘭「沒必要動用核武」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Putin)於週五(6月7日)表示,俄羅斯沒有必要使用核武來確保在烏克蘭的勝利。這是克里姆林宮迄今發出最強烈的訊號,顯示歐洲自二戰以來最致命的衝突不會升級為核戰。
美國之音
2024-06-09 19:0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你不知道的諾曼第登陸內幕:沒人敢叫希特勒起床,德軍竟錯過使用戰車時機
這是史上最大規模的登陸行動。「霸王行動」—盟軍在德國佔領下的法國登陸—經過數月的籌劃,在英格蘭演練。惡劣的天氣導致行動延遲。不過,1944年6月6日,時候到了,這一天也被稱為D-Day:數千艘船只在空中力量的支持下,從英格蘭海岸出發,將約15萬名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等盟國的士兵運送到諾曼第海灘。目標是:解放法國,之後向德國挺進,以終結納粹在整個歐洲的統治。
德國之聲
2024-06-07 13:4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諾曼第登陸80週年─戰爭的痛仍無法抹滅
2024年6月6日,諾曼第登陸80週年紀念日。多數民眾對這場80年前的軍事行動並不陌生,許多著名電影,像是《搶救雷恩大兵》、《一個人的逃亡》都有提到這段歷史,諾曼第登陸也被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最重要的轉淚點,同盟國取得優勢,隔年5月,納粹德國簽署投降書。
洪定緯
2024-06-06 05:30
新聞
政治
中共演練聯合作戰能力 陳永康籲從戰略角度思考:而不是直接談美方介入
國民黨智庫今(5)日上午召開「諾曼地登陸80周年省思國家安全」記者會,國民黨智庫國家安全組召集人、立委陳永康指出,中共日前對台軍演,是對外展示威懾手段,同時中共是在演練「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台灣應該以國家安全戰略角度去探討問題。
張曜麟
2024-06-05 15:08
評論
國內
軍事
專欄
鄧鴻源觀點:傘兵是榮耀的軍種
為培養特戰官兵特種地形跳傘技巧及反應能力,陸軍空降訓練中心「特種地形跳傘訓練班」,9日展開為期兩天,於屏東大鵬灣潟湖區執行水域跳傘訓練。國軍傘訓學員著傘裝備,乘C-130運輸機,依序分梯次展開訓練,現場傘花朵朵開,也吸引不少軍事迷爭睹,空降神兵的英姿。不禁讓人想起前英勇的傘兵秦良丰。
鄧鴻源
2024-05-19 07:00
評論
國際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中華民國的諾曼第登陸─怒江戰役80周年
今年是諾曼第登陸的第80個年頭,提起這場改變世界的戰役,人們首先聯想到的畫面就是在奧馬哈灘頭慘死的美國大兵們。他們的犧牲,不只確立了納粹德國的垮台,同時也為當今美國主導的北大西洋公約體系打下基礎,確實是一個最偉大的日子。不過在1944年6月6日的諾曼第登陸快一個多月前,由國軍主導的另外一場登陸行動也在上演。
許劍虹
2024-05-12 07:20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肯定老兵對二戰貢獻的《空戰群英》,彰顯了「強大八」的歷史嗎?
八個星期的時間沖沖過去,長達九集的戰爭影集《空戰群英》(MastersoftheAir)終於迎來了完結篇,對於熱愛空戰片的筆者而言確實是十分感動。那麼這部影集到底好不好看呢?能否跟2001年的《諾曼第大空降》(BandofBrothers)與2010年的《太平洋戰爭》(ThePacific)兩部前作相提並論?關於這點,筆者認為是見仁見智的。
許劍虹
2024-03-24 07:20
新聞
國際
軍事
拜登政府宣佈上任後「第13次對台軍售」 美台商會警告:應付灰色地帶威脅仍有不足
美國國防部星期三(2月21日)宣布了一筆金額達7,500萬美元對台軍售,代表美台商業界的美台商業協會(USTBC)星期四(2月22日)說,雖然華盛頓將對台軍售程序持續常態化值得歡迎,但是只專注於提供台灣彈藥及系統維持能力等不對稱能力來應對中國入侵的假想狀況,無法滿足目前台灣面對中國灰色地帶脅迫的需要,近日發生在金門水域的事件凸顯了這個問題。
美國之音
2024-02-23 11:34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弗格森的靈魂提問:美國對台灣的關注,會比對超級盃更多嗎?
當川普再次拿北約盟國的國防預算說事,甚至用「我會鼓勵俄羅斯對他們做任何事」進行赤裸裸的威脅,美國對於全球的防衛承諾與協議也被打上了一個大問號。曾在川普手底下當過國安顧問的波頓(JohnBolton)直言,要是川普真的贏得年底的總統大選,美國將會退出北約;曾任川普白宮辦公廳主任的約翰・凱利(JohnKelly)則認為,川普獨善其身的態度也會延伸到美國與日本、南韓簽訂的共同防禦協議。
李忠謙
2024-02-13 06:10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