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行政長官公署 文章列表
#
行政長官公署
約 11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政治
風歷史
文化
為什麼228放假?228紀念日由來與死亡人數,揭開80年前不能說的秘密
每年2月28日台灣都會迎來一個沉重又充滿歷史意義的日子—228紀念日。這一天不僅是國定假日,更是為了紀念1947年發生的228事件,究竟228起因與經過是什麼?228事件死亡人數有多少?政府又為何將228訂為紀念日並放假?《風傳媒》帶你一同回顧這段歷史,了解其重要意義。
王若桐
2025-02-27 16:48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點教育》論證之外的同理和對話,才是紀念「228事件」的最佳方法
2025年,距「二二八事件」爆發已有78年。若以1995年立法院三讀通過《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法定2月28日為紀念日,並由內政部定名為「和平紀念日」的轉變,視為一個里程碑,則距今正好30年。相對於早期48年的忽略或掩蓋,晚近30年在學術研究、檔案開放、歷史教育、立法或行政等方面的作為,都有重大進展。
諄筆群
2025-02-24 05:5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過年拜拜必見「旺來」 檔案局揭密台灣鳳梨黃金歲月 熱賣到向美國要援助
農曆新年到來,鳳梨因為台語音似「旺來」,成為過年拜拜、送禮的最佳選擇。其實,鳳梨不僅是常見的水果,還曾為台灣賺進大把外匯,除了日本,也外銷至美國、歐洲,國發會檔案局透過歷史資料及照片,重現這段鳳梨的黃金歲月。
中央社
2025-01-30 23: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歷史
觀點投書:承先?利用校址校產造假?
現時,臺灣師大《承先啟後、師大玖玖》網頁描述:「1946年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成立,自1949年師院承繼由臺北高校改制的臺灣省立臺北高中,接收所有的校產與設備,後於1955年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1967年再蛻變成今日的臺師大,這一段學校改制更名的過程,一路走來篳路藍縷,堪稱臺灣進步歷程的縮影。」然而,吳正己校長沒有提供歷史文獻證明前述觀點。換言之,很可能是假訊息。
魏進添
2024-12-03 05:3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歷史
觀點投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校史實,需要再用「數人頭」方式來認定?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在吳正己校長主政之下,對校史竟然出現以下論點:
魏進添
2024-10-18 05:3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陳儀深專文:是主人不是「客人」
曾建元教授目前在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兼任,但其最為社會所知的角色,應是擔任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簡稱公督盟)理事長。公督盟以一介社團之力,從事立法委員的評鑑工作,以為社會大眾參考,其志向遠大,而工作又頗艱難。公督盟能有今日的成就與知名度,歷任理事長包括曾建元教授在內功不可沒。
陳儀深
2024-09-01 07:00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徐世榮觀點:民進黨主政下,臺灣依舊是「敵偽地區」
五家光電業者聯合在彰化縣芳苑鄉圈地,其面積高達600公頃,這些農地的權屬大底都是屬於中華民國,為國有土地,業者預計將這些農地變更為光電場。據媒體報導,土地管理機關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國產署)在沒有知會現耕合法承租農戶的情況下,竟然在兩年前就已經發給光電業者「國有非公用土地提供申請開發意向書」,讓業者可以向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申請「電業籌設許可」,這對現耕合法承租農戶實在是極度的不尊重,由此也引發他們的恐慌與憤怒。
徐世榮
2024-08-26 06:5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歷史
事實查核 | 百分之十的台灣人都是日裔?
查核結果:缺乏證據
自由亞洲電台
2024-08-17 10:17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吳統雄觀點:羅福星殉難日─日本總督府也標記「不義遺址」?
3月3日是臺灣光復思想革命領導人,羅福星殉難110周年紀念日。
吳統雄
2024-03-04 07:10
評論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林野觀點:張冠李戴的博愛路
台北博愛路的歷史可追溯到1880年(清光緒六年),當時台北尚未建城牆,該條街道已經開闢,祇差還沒有命名。1884年底(清光緒十年),台北城在劉銘傳到任後完竣,由於路口正對著北門(承恩門),因此被稱為「北門街」,這是博愛路最早的街名。
林野
2024-02-25 07:00
新聞
政治
二二八事件77周年 民團大遊行要求賴清德堅持轉型正義
今年是228事件77週年,今天下午有數百人身穿黑衣參與「228.0」遊行活動,並提出行動宣言,要求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堅持轉型正義為重要工作,行政院及新國會應提出轉型正義法案具體時程,並高喊「台灣不需要獨裁者紀念堂」。
中央社
2024-02-24 21:48
評論
國內
歷史
專欄
曾建元觀點:見證臺灣二二八事件的外省官員─曾璧中
發生於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距今已77年。當年的親歷者中,碩果僅存的最後一人,是被臺灣省行政長官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陳儀下令憲兵駐臺特高組秘密逮捕而幸運脫逃的「奸偽首要」、時任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專員兼政令宣導組組長的曾璧中。曾璧中現年111歲,他一生歷經大風大浪,總是逢凶化吉,化險為夷,竟最後得以頤養天年,也是一代奇人。
曾建元
2024-02-11 07:10
評論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開羅宣言80周年─被凍結的台灣主權
今年是開羅會議80周年,到底台灣的主權有沒有隨著《開羅宣言》的發表而回歸中國,兩岸的紅藍綠三方對此尚未達成一致的立場。主張台灣獨立的人士認為《開羅宣言》不過只是新聞公報,對台灣的主權並不存在決定性的法律效力。支持中華民國的人士,則主張《開羅宣言》的一切問題,都隨著《波茨坦公告》的發表、《日本降伏文書》以及《中日和約》的簽訂迎刃而解。
許劍虹
2023-12-10 07:20
風生活
風歷史
文化
是台灣光復節,還是國民政府佔領日?揭「10月25日」背後的歷史爭議,身為台灣人一定要知道
大家還記得10月25日是什麼重要的日子嗎?沒錯就是光復節,在以前可是會放假一天的國定假日呢!自從沒有放假了之後,還有人記得這個日子嗎?
方格子 Vocus
2023-10-25 11:15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扒開警總的廬山真面目—《臺灣警總》書評
提到臺灣光復後歷史上名聲最臭的機構,當屬簡稱「警總」的臺灣警備總司令部,主要原因在於該機構代表中華民國發佈了長達38年的《臺灣省戒嚴令》,就此與「白色恐怖」四個字脫離不了關係。不可否認的是,從「警總」在1945年成立以來,到1992年解除編制為止,這個機構先後在「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扮演了重要角色。
許劍虹
2023-05-21 15:2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接收帝國大學與創辦延平學院─台灣人對日情感的變化:《日本時代的殘光餘影》選摘(3)
台北帝國大學(以下亦簡稱台北帝大)始建於一九二八年,因日本戰敗,而在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十五日更名為國立台灣大學。本省籍菁英認為自己可以建設台灣,並期望自己能夠填補台北帝大的職缺。然而,儘管他們受過高等教育,卻被貼上「奴化教育」、「不懂國語(中文)」的標籤而遭到排擠。因此,本省菁英,特別是東京帝國大學畢業的本土菁英只得另謀出路。
林初梅
2023-04-19 13:1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與日文告別,比和日本女友告別更痛苦:《日本時代的殘光餘影》選摘(2)
為更能深入掌握本書論述之重點,希望大家也能瞭解在戰後的台灣,日語被排除時的一些史事。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台灣接收之後,僅僅一年後的一九四六年十月二十五日,報紙雜誌上的日文版面就被廢止。當時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決定斷然實行,以致日語幾乎從台灣的出版刊物中消聲匿跡。有關其前後的實際狀況,從當年中日文並列、約占各半版面的《新新》雜誌(新新月報社發行)報導中,即可窺見端倪,而廢止日文這件事,是何等壓抑箝制當時台灣人的思考,亦能推想得知。
所澤潤
2023-04-18 13:10
風生活
娛樂
影評/電影《悲情城市》為何時隔三十年依舊經典?劇情挑戰最沉痛的歷史禁忌話題,台灣人都必看
《悲情城市》(ACityofSadness)全片透過老父親與林家四兄弟撐起的基隆田寮港的林氏家族興衰,引領觀眾回看從1945年台灣光復,到228事件發生前後,林家所歷經生離死別的悲歌,娓娓道出當年因國民政府施政偏頗官紀敗壞、貪官汙吏奸商橫行,造成的百業凋零社會問題叢生,還有對台籍菁英人士的政治歧視,最後更以武力鎮壓全台反抗的平民百姓,造成至今深留在人民心中的歷史傷痛過往,一部經過時間沉澱後,走過浮生千山路的時代悲歌縮影,讓人感觸良多。
方格子 Vocus
2023-03-12 16:40
VIP
政治
兩岸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二二八》「當時真的是殺人如麻」 白先勇談白崇禧來台為二二八善後
由於解嚴前黨國政府努力要掩蓋二二八慘劇曾經發生的事實,而解嚴後試圖解密二二八的人士,對於黨國政府曾經試圖阻止二二八慘劇擴大的情事也興趣缺缺,結果白崇禧來台為二二八處理善後的歷史,就逐漸被人淡忘。
張為竣
2023-02-26 17:10
新聞
地方新聞
新新聞
台北
蔣萬安會面受難者家屬持 面對過往記取歷史意義
繼2月10日拜會徐光、蔣節雲兩位受難者家屬後,蔣萬安市長今日在文化局蔡詩萍局長陪同下,再次前往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與曾英峰先生、廖繼斌先生兩位受難者家屬見面,蔣市長除傾聽兩位家屬分享受難者先賢的生命故事,並向兩位受難者先賢追思致敬外,同時也於會前至台北二二八紀念館觀看特展,專心聆聽二二八事件始末說明及特展傳達之理念,包括紀念館前身「台北放送局」在事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用心聆聽、坦然面對並記取歷史意義。
陳逸群
2023-02-22 07:30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