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蔡規賴隨 文章列表
#
蔡規賴隨
約 6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人民公投挺國會─對抗賴總統綁架四院的獨裁
國民黨團在立法院提出簡稱反廢死、反戒嚴兩項公投,受到不少來自法界質疑。其實,此次國民黨團提出的公投,實質議題上緊扣人民在意的死刑(刑事政策正義)、反戰和平;而技術上對準的,是限制大法官和總統的權限。這是古典憲政主義中強化權力分立彼此制衡、保障人權的操作。人民應以支持公投力挺國會,對抗賴總統揮鞭四院沒收民主的濫權。
邱子安
2025-04-01 06: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觀點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美國「勇武派」不敢告訴台灣人的真相
美國前副國安顧問博明(MatthewPottinger)21日在台灣出席《沸騰的護城河》(TheBoilingMoat:UrgentStepstoDefendTaiwan)新書座談會,到場助陣的我方人士包括外交部長林佳龍、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壯闊台灣創辦人吳怡農,以及青鳥黑熊的精神領袖曹興誠。總統賴清德於17日在總統府接見博明一行,強調台灣要與美國、全球民主夥伴一起打造安全與堅韌的「非紅供應鏈」。
張鈞凱
2025-02-24 06: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觀點
VIP
經濟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美國「賣烏」已定,「賣台」待命?
川普(DonaldTrump)2.0的衝擊波,超出許多人的想像,比預期更快向台灣襲來。包括推出「對等關稅」(reciprocaltariffs),以及傳出強推台積電「輸血」英特爾(Intel)等政策。賴清德政府用「更大的民主」做為因應,既要將國防預算提高到GDP的3%,也要深化「抗中」,更拋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
張鈞凱
2025-02-17 06:10
VIP
政治
兩岸
國內
大國博弈
台海解碼》紅綠交流假對話、真過招?綠智庫一句「逼戒嚴」點火 陸學者反嗆賴政府小動作
日前兩位上海著名涉台研究學者訪台,相關行程經媒體曝光後,被冠以「紅綠交流」、「二軌對話」等名目。特別是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梁文傑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證實「本會(陸委會)會和這些學者安排互動」,談論「兩岸之間一些具體存在的問題」,更令外界產生我方官員和對岸半官方學者,突破政治禁區而「接觸溝通」的無限聯想。
張鈞凱
2025-01-14 09:1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財劃法》不能修─否則沒錢付「保護費」
為了《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立法院連打兩架,第一架是情緒失控的民進黨立委吳秉睿拿議場麥克風洩憤,傷及同黨立委吳思瑤;第二架是宣布散會後,民進黨立委還不依不饒,追打主席國民黨立委陳玉珍,甚至將之壓制在議事桌上,而且,還是宣布散會後的追打,已經超越「議事衝突」,場面難看到不可思議。只能說,民進黨是慣用拳頭的政黨,國民黨却是始終學不會用腦袋的政黨。
主筆室
2024-11-07 07:2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中華民國「被翻群」,別急著「顱內高潮」
賴清德總統的國慶演說,開篇即從「113年前,一群充滿理想抱負的人揭竿起義、推翻帝制」談起。除了傳統獨派為之搖頭嘆息外,包括藍營支持者在內,不少人為之叫好,認為賴總統這番說法是在往中間靠攏,向中華民國派示好,甚至是在向中國大陸釋出善意。
張鈞凱
2024-10-14 06:10
VIP
政治
兩岸
大國博弈
台海解碼》賴清德「祖國論」影射習近平母親?中共涉台部門嚇壞趕忙打聽動機
總統賴清德520上台後,從520就職演說、璦琿條約、聯大2758決議不涉台、絕不簽署和平協議,對北京的組合拳綿密出擊。在雙十國慶晚會上,賴清德提醒國人切勿用「祖國」稱呼對岸。賴清德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絕對不可能成為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反倒是,「中華民國可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75歲以上民眾的祖國」,不過,中華民國在台澎金馬落地生根已75年,「不必再去談論這層關係」。
林庭瑤
2024-10-08 08:50
新聞
政治
兩岸
調查
VIP
大國博弈
台海解碼》「真被抓,就抓吧!」賴清德上台後第一人 親綠學者赴上海沒進小黑屋
賴清德總統520上台前,原本兩岸圈盛傳「民共學者要在港澳進行對話」,從賴清德520就職演說、2758決議不涉台、絕不簽署和平協議、徵用40萬民兵,組合拳綿密出擊,相關紅綠學者對話無疾而終。最近兩岸首波學術交流團申請來台,傳遭我方政府的技術性卡關。眾人都好奇,「民共學者對話」難道還有譜嗎?
林庭瑤
2024-09-29 08:50
評論
政治
專欄
汪葛雷觀點:藍白與執政黨打架,選民在乎嗎?
本文一開始,筆者想問讀者一個廢話問題:「你家小孩被打,與鄰居家小孩被打,你比較在意哪個?」
汪葛雷
2024-09-26 05:4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衛福政次蠟瓶糖抗中保台─執政無能怪人民
17日衛福部政次林靜儀在臉書談論蠟瓶糖問題,雖然講得是對岸商家可能透過網路,在台灣賣沒有本地許可的食品,但卻看不出衛福部應該認真宣導、稽查的角色,反而是檢討指責人民,購買對岸產品就是思想有問題。
邱子安
2024-09-25 05:4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前有陳菊後有姚立明─兒戲國家名器,賴清德超扁趕英
民進黨三次執政,對政府運作理當熟稔於心,奇特的是,對於「國家法度」和「國家名器」,民進黨的概念愈來愈模糊,分官授爵視為自家人分大餅的私宴,前總統蔡英文用人唯綠,是她八年執政的最大敗筆,沒想到,賴清德果然「蔡規賴隨」,對自己手中的「人事權柄」不但隨手還隨性,其結果就是讓立法院開議後的人事同意權,憑添障礙。
主筆室
2024-09-05 07: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清德宗的百日維新,結束了
百日以前的五二〇,原本寄居在蔡政府底下的賴清德在經歷將近一整年的競選、交接工作之後,總算站上了總統就職典禮的講台上。彼時,外界大多預測,在蔡英文的人事佈局和美國人的管控之下,他能「蔡規賴隨」,逐步緩和蔡英文時期緊張的兩岸關係,盡量團結全台灣的朝野力量,但事實證明,賴清德顯然不甘願當一個中規中矩的「共主」。
周湧
2024-08-29 05:4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BBC看賴清德上任一百天:雖秉持「不卑不亢」,仍有「內憂外患」
台灣總統賴清德就職屆滿一百天。對內面臨「朝小野大」的國會帶來的政治動蕩,對外面臨降至冰點的兩岸關係、還有美國大選為台美關係可能帶來的變數,BBC中文盤點三個多月來,賴清德政府取得哪些階段性成果?又面臨哪些挑戰?
BBC News 中文
2024-08-28 10:45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孔令信觀點:民進黨的能源政策「多選題」
因應氣候變遷這應該是「前瞻性」的政策規劃,可是8月8日召開的首次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賴總統強調卻是「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而看不到賴政府提出的面對氣候變遷民進黨的能源政策具體前瞻方向與操作是什麼?也看不到現階段與未來的規劃又會有什麼調整與改變?從頭到尾只看到賴團隊從行政院一直到賴總統都停在「第二次能源轉型及深度節能」的框架。很難看到有具體與前瞻性方案。
孔令信
2024-08-14 07:1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風評
風評:蔡英文為中華民國減壽,賴清德槓掉中研院前世
中研院舉行第三十五次院士會議,賴清德總統出席這場「學術殿堂的盛宴」,開幕講話並晚宴院士們,兩場講話除了肯定中研院對國家的貢獻,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反覆提及「中研院南港院區七十週年」,並重申堅持「堅持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兩國互不隸屬」幾乎成了賴清德的口頭禪,自就職演說之後,幾乎每遇重大場合講話,就要來上一段,這已經不只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而是「堅定的台獨工作者」,只是在中研院士會議如此「表白」,聽在與會者耳裡,或許點滴在心,各有解讀與慨嘆。
主筆室
2024-07-04 07:20
評論
政治
國內
軍事
風評
風評:賴總統主導全民防衛,「黑熊」轉型國家隊的懸念
賴清德總統上任滿月,6月19日舉行記者會,宣布在總統府下設「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和「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等3個任務編組委員會。有看法認為,這是賴總統「做自己」的第一步,將從二線走上一線,主導台灣發展方向。
主筆室
2024-06-21 07:10
新聞
政治
《時代》專訪是美國給賴清德的重考?唐湘龍看北京反應:應該接近及格
總統賴清德日前接受《時代》雜誌(Time)專訪,在訪談內容中提到,他在520就職演說時提及「兩岸互不隸屬」是根據中華民國憲法陳述,未有挑釁意味。對此,媒體人唐湘龍分析,賴清德上任不到1個月就登上外媒專訪,是美國給賴清德搞砸就職演說後的「重考機會」,而中國這次沒有立即給予回應,加上賴清德在專訪中有解釋誤會的意味,這次重考分數應該有接近及格。
許詠晴
2024-06-17 08: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VIP
大國博弈
幕後》國安兩大智庫看美國臉色 「聽話」是高層人事布局最高原則
520賴政府國安團隊早已全數底定,幾乎是蔡英文人馬「大風吹」,唯獨國安局外圍兩大智庫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與遠景基金會高層人事「不動如山」。內部知情人士透露,兩大智庫「人事不動」,也傳出「一動不如一靜」的說法。何以致此?台美消息人士告訴《風傳媒》,背後原因與美國要求新政府在兩岸和對外問題上「聽話」有直接關係。
張鈞凱
2024-06-09 08:50
評論
政治
專欄
劉燕婷觀點:太陽花十周年「青鳥行動」畫虎不成反類犬
5月20日後,賴清德的新任期在一片喧囂中開展。
劉燕婷
2024-06-06 06:4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專欄
文化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賴清德演說裡的魔鬼,比「互不隸屬」更殺的「神秘數字」
賴清德總統上任已滿7天,回顧一周前他的就職演說,台派叫好又叫座,但更多人是對這份「準台獨宣言書」既驚訝又擔憂。後者的感受不是沒有道理,不過才就任7天時間,立法院裡裡外外吵成一片,有理說不清;台海周邊又被解放軍用「聯合利劍」圍了起來,雖然拜登(JoeBiden)「再」承諾「出兵保台」,可是美國航母「雷根號」卻在南海「隔岸觀火」。
張鈞凱
2024-05-27 06:1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