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賴政府國安團隊早已全數底定,幾乎是蔡英文人馬「大風吹」,唯獨國安局外圍兩大智庫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與遠景基金會高層人事「不動如山」。內部知情人士透露,兩大智庫「人事不動」,也傳出「一動不如一靜」的說法。何以致此?台美消息人士告訴《風傳媒》,背後原因與美國要求新政府在兩岸和對外問題上「聽話」有直接關係。
國安局外圍兩大智庫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與遠景基金會,原來有明確分工,前者負責對陸,後者負責對美。2016年5月前總統蔡英文就職後不久,2智庫便舉行董事會,推選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為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總統府前秘書長陳唐山為遠景基金會董事長。歷經超過8年時間,到了賴清德總統時期,許、陳2人仍穩坐其位。
亞太遠景高層動與不動,取決於山姆大叔想法
由於過去8年兩岸關係不睦,具有官方白手套性質的亞太基金會,雖有台海權威專家趙春山以「首席顧問」身分坐鎮,但依舊難以與陸方開展接觸。因此,兩大智庫原來的分工愈趨模糊,至今幾乎都轉為以對美、對歐等西方「民主世界」的工作為主。
例如2022年3月美國前國務卿龐培歐(Mike Pompeo)訪台期間,在Facebook、Twitter等社群網站上的個人帳號語出驚人,主張美國應外交承認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自由和主權國家。不久後卻傳出龐培歐收取台方15萬美元(約台幣422萬)巨額演講費,負責安排其訪台行程與簽約的機構就是遠景基金會。

隔(2023)年5月,英國史上「最短命」、任期僅44天的前首相特拉斯(Liz Truss)受邀訪台發表演講,強調「台灣屹立在自由民主之前線」。事後英媒揭露,我方為特拉斯此行花費9萬英鎊(約台幣350萬元)全數買單,遠超出她在其他國家的行情,而居中牽線的也是遠景基金會。
由此可見,亞太、遠景兩大智庫的工作目標,完全是配合時任政府的「價值觀外交」路線。總統賴清德的國安團隊稱不上「新」,因為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國安局長蔡明彥、國防部長顧立雄等人,幾乎都是蔡英文國安團隊的成員,差別只在於位置調動與否。亞太、遠景既然做為國安局外圍智庫,其人事與任務,勢必與國安團隊的兩朝延續有密切相關。
《風傳媒》從內部人士得到消息,亞太、遠景兩大智庫高層人事暫時不會有所異動,不過他特別強調,動與不動關鍵都取決於「山姆大叔」(Uncle Sam)的想法。他也透露,儘管目前「不動如山」,但「動是早晚的事」,幕後涉及了總統賴清德的性格,與前總統蔡英文之間「恩怨」,矛盾將在何時檯面化。
美國「中國通」出現斷層,一中政策陷入錯亂
《風傳媒》進一步向台美消息人士了解目前美方對民進黨政府國安政策方向的看法,他秀出了自己與一位美國亞洲安全問題專家來回討論的電子郵件。內容顯示,美方內部其實對台海問題頗為糾結與悲觀,由於陷入俄烏戰爭與哈以衝突等多重泥淖,確實對於台灣的情況感到力不從心。 (相關報導: 幕後》副手或監軍?羅文嘉進海基會搭配鄭文燦 背後藏賴清德心機 | 更多文章 )
與此同時,對方還使用了「非常嚴峻」(severe crisis)這個詞,用以描述美方內部對於台海情勢的真實研判。消息人士解讀,美方認為正因為如此,台灣的國安團隊不宜有大變動,如果輕易換了人,不懂美國的台海政策,還要從頭「新生訓練」反而麻煩,因此只要求「聽話」為第一要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