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華語教師 文章列表
#
華語教師
約 7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國內
軍事
歷史
帝國邊陲的無奈:「敵人」還是「同胞」?台籍日本兵的身份認同悲歌
201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週年之際,當時仍在世的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在日媒投書,公開了自己二戰期間作為台籍日本兵被派往日本作戰的經歷。他提到:「我志願進入陸軍,而我的兄長李登欽則志願進入海軍。當時我們兄弟倆無疑是以『日本人』的身份,為了祖國而戰。」
BBC News 中文
2025-05-08 11:00
風生活
教育
少子化影響,你的母系還在嗎?114學年「全台大學裁撤86班別」創新高,國立碩班也難逃走入歷史
近年受少子化影響,不少大學系所接連停招甚至倒閉,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114學年度一般大學裁撤班別」高達86件,是近五年來的新高,其中有6成是碩士在職專班。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國立大學,例如成功大學、中興大學、陽明交通大學也都有部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班裁撤,例如中興大學裁撤「物理學系(奈米電子與光電能源)中科碩士在職專班」;國立嘉義大學裁撤「應用經濟學系碩士班」。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3-25 15:59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文化
觀點投書:僑委會對泰北華校協助的另一種思考
由於近十年來陸續到泰北山區華校教學,觀察到對岸在清邁設有領事館後,在華語教學的輸出是有計畫的執行和落實,當然內容是指指漢拚和簡體字,比如,對岸領事館和學校簽訂合作條約,派遣師資前往教學。其次,提供財力物力的資源,更新學校的設備,光漢語能力檢測在清邁最少有十處。再來,培訓當地師資的教學能力和華校的行政效能。最重要一點,在泰北當地建立完整的海外華人升學體系,提供獎助學金到對岸國內大學就讀,畢業後返鄉進入華校作為管理幹部等。
林儒
2025-01-25 05:4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泰國清萊山區華校教育見聞─台灣可以為教育輸出做的事
筆者從2015開始到泰國清萊府山區的華校擔任教學志工,除疫情期間泰國管制入境外,迄今為止去過約十次,到過四間華校服務過,加上參訪過六到七間華校,這期間關於當地教華校的見聞歸納幾個方面,或可作為未來僑委會僑教工作的參考,文章篇幅因素此處就不再著墨過多清萊山區華校設立的歷史原因。
林儒
2025-01-02 06: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科技
谷立言:台灣該用優勢與國際連結,《晶片與科學法》不可能掏空台灣半導體產業
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今(4日)到國立中山大學以「台灣的國際連結為何對世界至關重要」為題發表演說,進行首度校園政策演說,強調AIT與台灣合作關係特別專注韌性、安全和連結,台灣該善用優勢與國際連結,尤其半導體和人工智慧(AI)晶片。
王秋燕
2024-12-04 20:37
地方新聞
台北
臺北基督學院攜手竹圍國小自強分校 耕耘24載的隱藏版英語教學計畫
位於關渡山丘的淡水竹圍國小自強分校,在酷熱的5月天,放暑假前夕,一群大哥哥大姊姊正在為3~4年級同學上整學年最後一堂英文課,這是臺北基督學院英文主修大四學生每年的英語教學實習課程,以繪本和自製多元教具,和學生融於生活情境的英文互動,仔細關注原來是一個已經默默耕耘24載的英語教學計畫。
楊艾喬
2024-08-27 15:36
新聞
政治
教育部「優華語」搶占孔子學院退場空缺 綠委:不只推往歐美也瞄準新南向國家
中國的孔子學院因被視為輸出官方宣傳、政治影響力的管道,《日經亞洲》報導,在西方紛紛遭封殺後,近年轉往東南亞進行擴張。民進黨立委郭昱晴今(13)日在立法遠質詢時表示,教育部在「台美教育倡議」合作策略下,推動「優華語」計畫,積極爭取中國孔子學院退場以後,華語教育市場出現的空缺。
黃信維
2024-05-13 13:04
地方新聞
嘉義
打造雙語環境 嘉縣代表團赴新加坡吸取經驗
為吸取新加坡中小學雙語教學經驗,以及打造雙語學習環境,嘉義縣政府教育處4月23日赴新加坡展開為期5天的參訪。教育處長李美華表示,新加坡推展雙語教育已有30多年,參訪不僅僅是交流的機會,更是一場對內的探索,相信代表團吸取新加坡經驗後,會成為嘉義縣教育進步的養分,並為教育發展提供有益的啟示。
夏和宣
2024-04-30 13:54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方天賜觀點:台灣與印度不是「奶茶聯盟」,但是「發展夥伴」
賴清德政府將在5月20日正式上任,印度則將於6月4日進行大選開票,台印在年中都將迎來新的政策與人事布局。印度得利於自身的經濟崛起及中美地緣對抗,國際地位呈現水漲船高的態勢,賴清德政府要如何延續蔡英文政府的新南向政策精神,重新界定台印夥伴關係在我國對外政策上的特殊性,以贏得更多「印度崛起」的紅利,將是外界關注的亮點。其中之一,應該務實地將重心放到「發展夥伴」關係的經營,而非沉迷於想像的「奶茶聯盟」及好高騖遠「戰略夥伴」關係。
方天賜
2024-04-23 07:10
地方新聞
高雄
高市推動「閩南語沉浸式教學」有成 謝文斌與苓洲師生共學上閩南語課
高雄市112學年有苓洲國小等6所學校申辦推動「閩南語沉浸式教學計畫」;教育局長謝文斌今(21)日上午特別到苓洲國小陪伴師生共學閩南語,與授課教師共備教學,陪伴師生一起上閩南語課。
徐炳文
2023-12-21 21:52
新聞
國際
兩岸
一年2.4萬中國人偷渡美國!北京拒絕自家國民遣返,稱「他們不是中國人」
疫情解封以來,許多中國人冒著生命危險穿越拉丁美洲,試圖從墨西哥進入美國。據《紐約時報》24日報導,根據政府數據,儘管距離遙遠且旅途艱辛,但過去一年有超過2萬4000名中國人跨越美墨邊境,而後被逮捕。這一人數不僅刷新歷史新高,還超過前10年的總和。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當局通常拒絕接收被美遣返的中國非法居留者,也似乎無意與美國討論、合作處理非法移民問題。
蔡娪嫣
2023-11-26 15:54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點教育》國家語言教育政策竟是在摧毀本土語言!
《國家語言發展法》(語發法)於2019年1月9日公布施行,其立法的用意主要是保障目前各族群所使用的語言得以傳承、復振與發展。
諄筆群
2023-11-06 05:50
新聞
政治
公共政策
突破論壇》台灣雙語國家借鏡新加坡?學者批:星國放棄華文,逐漸變英語國家
總統蔡英文政府力推2030雙語國家政策,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台北市長任內尾聲曾率團考察新加坡,並以星國雙語教育等政策作為主要施政參考。然而,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長廖咸浩27日出席長風基金會「台灣『雙語教育』的災難:面面具輸的恐龍政策」突破論壇時直言,台灣3大黨都拿新加坡當參考,但星國早就放棄雙語國家,改以英語為主,「新加坡是正在失去靈魂的國家。」
鍾秉哲
2023-05-28 17:20
即時
風生活
政治
世界
宏都拉斯「為了錢」靠攏中國!台灣援助項目曝光 5大計畫仍在執行…宏國還有183億債務未還
我友邦宏都拉斯總統卡蕬楚驚爆指示與中國發展官方關係,傳出原因是我國拒絕宏國提出的擴大財務援助要求,同時宏國也向中國尋求帕圖卡(Patuca)水壩工程資金,因此決定「轉向」。然而根據「國合會」資料,我國和宏都拉斯的合作計畫,光是目前還在進行的,就有5大項目,其中涉及公衛醫療、農業、教育等方面;而台灣長期給予金援在內各種幫助,宏國還有6億美元債務未償還。
吳哲宜
2023-03-16 22:58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歷史
專欄
廖中和專文:孔子美國蒙難記
2020年10月16日,美國各類媒體均曾顯著報導:美國國務卿龐畢歐(MichaelPompeo)正式要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出資支持在美國設立的孔子學院(ConfuciusInstitute),應全部予以關閉。這是美國政府透過最高行政首長所表達的政策指示。
廖中和
2023-03-16 14:20
新聞
地方新聞
新竹
強強聯手!清大與美伊利諾大學系統簽訂合作備忘錄
國立清華大學今(15)日在新竹校本部與全美最頂尖的公立大學之一伊利諾大學系統簽訂合作備忘錄,未來除學生交換、教師互訪,也將全面合作展開半導體、生物醫學、電動車、材料科學、華語教學等領域的研究交流與人才培育。
方詠騰
2023-03-16 03:04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余伯泉觀點:華語留學產業評鑑形式主義與警總化
華語是全球第2大語言,只有台灣與中國以華語為主,中國專制,台灣民主,因此華語留學是台灣獨特產業,有護城河的教育觀光戰略產業。其次中美貿易大戰連動政治經濟結構改變,台商回台設廠,台積電等半導體擴廠。但是在少子化海嘯的人口結構下,台灣的勞動結構已經不是缺工而是「嚴重缺工」。這三個結構因素交錯下,2022年國安會與國發會要求教育部、僑委會倍增外國生來台成為台灣未來的中階技術幹部,「華語留學產業」的重要性清楚浮現,一個新觀念也更清楚顯現。
余伯泉
2023-02-17 14:5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藝文
觀點投書:Not only is it not right, it's not even wrong! 評大學的EMI課程
說這句話的是奧地利理論物理學家沃夫岡包立(WolfgangErnstPauli1900-1958),他是何許人也?他在1945年由愛因斯坦提名並順利拿到當年度的諾貝爾物理獎,比較特別的是他有極高的跨界性,著名的心理學家榮格(CarlGustavJung1875-1961)與沃夫岡包立亦師亦友,其緣由是因為沃夫岡包立在提出微中子的假說之後出現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當時榮格也住在瑞士的蘇黎世,於是物理學家找了同樣住在附近的心理學家試著解開他的問題。
余風雨
2023-01-21 14:0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2030雙語國家政策是一帖良方?還是毒藥?
近年來,2030雙語國家(Bilingual2030)的口號喊得漫天價響,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蔡英文總統明確揭示,將台灣於2030年打造為一雙語國家,於是,政府登高一呼,雙語政策頓時成了一門顯學,全台各地的雙語學校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而家長對於雙語教學更是趨之若鶩,亟欲跟上此波雙語教學的浪潮,深怕孩子在學習上輸在起跑點,不利於未來的就業競爭力。
曹宇程
2022-12-14 13:4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雙語國家夢未醒》下課要用中文全部重講 大學拚全英語授課為何哀聲四起?
大學開學一個多月了,元浩(化名),這個學期開設的網頁設計課只有20個學生選修,只剩上學期的4成。他的語氣有些無奈,「應該是學長姊都會跟學弟妹講,這堂是全英文上課。」
吳尚軒
2022-10-18 09:0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