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自由之家 文章列表
#
自由之家
約 35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評論
國際
科技
名家專欄
AI
專欄
李忠謙專欄:AI科技是自由民主的幫手,還是專制政權的幫兇?
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刊登了中研院院士朱敬一、中研院經濟所所長張俊仁、成功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常青的最新研究論文〈為什麼人工智慧會阻礙民主化?〉(WhydoesAIhinderdemocratization?)。三位經濟學家透過實證研究,指出人工智慧與資通訊的創新,過去10年其實阻礙了許多國家的民主發展,讓威權體制與脆弱民主國家的統治者能更操控公民社會,導致民主受到侵蝕。
李忠謙
2025-05-06 06:2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BBC分析:習近平真正的考驗,不在於外部的川普貿易戰
在中國的批發市場和商品展覽會上提到「唐納德·川普」(DonaldTrump)的名字,人們往往會報以一聲嗤笑。
BBC News 中文
2025-05-01 12:29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華爾街日報》習近平試圖提高中國「痛苦閾值」,準備與川普打持久戰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Trump)試圖用強硬姿態與習近平打一場貿易戰,習近平則讓中國做好了與美國進行一場可能很艱苦的持久戰的準備。
Josh Chin
2025-04-28 12:00
新聞
政治
「德國也禁止宣傳納粹主義」 李明哲談亞亞武統言論:盼政府立法管理
陸配網紅「亞亞在台灣」劉振亞涉及宣揚武統,遭移民署處分限期離境,今(25)日深夜是最後期限,亞亞原先堅持不離開台灣,一早她與家人前往內政部舉行記者會陳情抗議,然而才過不到半天時間,她又改變心意,晚間將至松山機場搭機離台。台灣人權工作者李明哲表示,亞亞的言論並非某些人士所說非常政治不正確、白目、刺耳,令人不悅,而是徹徹底底破壞言論自由的基石,摧毀民主自由人權,泯滅人性的行為。
李孟恩
2025-03-25 22:11
評論
國際
政治
財經
專欄
盧倩儀觀點:索羅斯的「開放社會基金會」(OSF)何以危險
台灣長年受到境外勢力以民主之名用違反民主的方式在黑暗中進行不可告人無從監督遑論抵抗的干預。川普與馬斯克為了批鬥不合他們意的深層政府,讓部份隱蔽行動赫然曝了光。台灣相關團體之一的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迅速劃清界線,強調經費是來自索羅斯(GeorgeSoros)的「開放社會基金會」(OpenSocietyFoundation;OSF)而非惡名昭彰的「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然OSF惡名昭彰的程度並不亞於它的同夥USAID。本文除了闡述OSF何以危險,也希望強調
盧倩儀
2025-03-08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北京觀察》美國家民主基金會資金被凍結 中共黨媒:「第二中情局」早該關門了!
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大刀揮向長期關注大陸異見動態的非政府組織,及為媒體提供幫助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部份對華援助計畫因此不得暫停或徹底中止。這些受影響的非政府組織涵蓋勞工權益、異議事件偵測和網路開放等類型。
田暢
2025-02-17 17:01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葉日武觀點:賴清德綁架「主權」,民主口號變諷刺
按照慣例,總統在國立新年都會發表談話,今上賴清德總統也不例外,在鏡頭前左顧右盼的完成讀稿過程,把3千字的文稿轉化成30分鐘的YouTube影音。雖然必定是幕後文膽捉刀,一堆垃圾話,但包括標題在內「台灣」共出現47次,「民主」則出現26次,顯然都是刻意強調的「重中之重」──用我偏好的語言來說,這兩者就是「獨派最強大的鎮魔咒」。
葉日武
2025-01-09 06:40
新聞
政治
來賓都曾被中國制裁!吳釗燮參與華府智庫「中國壓迫研討會」談法律戰
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Institute)在台灣時間12日清晨聯合「國際共和研究所」(IRI)、喬治梅森大學「國家安全研究所」(NSI)舉辦「遭制裁者之聲:聚焦中國的全球壓迫」(SanctionedVoices:SpotlightingChina’sGlobalRepression)研討會,邀請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參與,會中談到中共近年積極利用「法律戰」恫嚇台灣人民的惡意企圖。
黃信維
2024-12-12 16:26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VIP
大國博弈
與中國「剪不斷理還亂」!自稱川普摯友,馬斯克究竟是美中溝通橋樑、或者只是空包彈
川普(DonaldTrump)即將展開第二任期,並任命一批對中國具有強硬立場的官員,包含他選定的國務卿魯比歐(MarcoRubio),過去在參議員任上長期致力於打擊中國影響力,並倡導對華為等陸企採取嚴厲制裁和管制。而即將上任的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MichaelWaltz),不僅是強硬派份子、他還曾稱中國為「生存威脅」。只不過,與第一任期大不同的是,如今川普身旁多了一名摯友,他的身份很可能為美中關係、甚至台海議題帶來更多不可預測的變化,這位摯友就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Musk)。
李靖棠
2024-11-30 11:18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中國壓力鍋中的怒吼
近日,中國江蘇工藝職業技術學院發生的無差別傷人案震驚大陸社會。八名無辜學生在校園內被同學徐佳金襲擊身亡,而事件的背後,是兇手長期遭受實習工廠的剝削和壓迫。這一悲劇並非偶然,而是當前中國社會矛盾的縮影。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份署名「中國的革命者」的《告全國人民書》傳單開始廣泛流傳,直指中共專制體制與資本家聯手壓榨人民,並呼籲全國人民團結起來,推翻壓迫性的體制。
宮臨冬
2024-11-27 05:30
新聞
國際
兩岸
「白紙運動」兩週年:中國還會迎來另一場大規模抗爭嗎?
「對於參與白紙(運動)的人,後續的創傷是很大的。」兩年前,在上海烏魯木齊中路參與示威的黃意誠告訴DW。當年他在抗議現場,遭警方按在地上毆打,隨後被拖上一輛公車、滿臉是血。在未上手銬的情況下,他趁亂逃脫。
德國之聲
2024-11-26 14: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評
風評:原來台灣有兩個「陸委會」?
民進黨執政以來,由於兩岸關係不睦,海基會往往被視為「冷衙門」。不過,賴政府上台後,與兩岸淵源不深的民進黨前秘書長羅文嘉,「銜命」至海基會履任副董事長兼秘書長。不可諱言,以其可掬笑容與柔軟身段,確實讓海基會的話題性一夕熱絡起來。
主筆室
2024-11-01 07:2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VIP
經濟
大國博弈
「林毅夫更有資格拿諾貝爾經濟學獎!」香港學者:中國發展打破今年得主的「西方迷思」
2024諾貝爾經濟學獎14日傍晚公布,由美國學者艾塞默魯(DaronAcemoglu)、強生(SimonJohnson),以及英國學者羅賓森(JamesA.Robinson)獲得殊榮,表彰他們研究社會制度的包容或掠奪性,如何影響國家間的繁榮差距,以及影響經濟發展的貢獻。不過,香港經濟學家雷鼎鳴有不同看法,他批評3人的理論對中國發展視而不見,「林毅夫、蔡昉和李周更有資格拿諾貝爾經濟學獎」。
兩岸中心
2024-10-28 18:51
新聞
政治
台灣成遭網攻一級戰區 賴清德:持續強化資安產業
民進黨今(23)日召開中常會,民進黨發言人韓瑩會後轉述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致詞,上週,「自由之家」發布了,2024年度的「網路自由度報告」,台灣以79分名列全球第7,是亞洲最佳。報告中特別肯定台灣事實查核的成果,認為台灣建立了一套透明、分散、協作的事實查核方式,可以被視為全球的典範。
黃信維
2024-10-23 16:37
新聞
政治
科技
有個國家和中國一樣墊底!全球網路自由度又下滑 台灣排名亞洲第一
根據今天公布的「網路自由度報告」,全球網路自由連續第14年下降,緬甸與中國一樣敬陪末座,冰島仍是全球網路最自由的國家,台灣以79分名列全球第7,為亞洲最佳。
中央社
2024-10-17 10: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經濟
中國人不再相信「努力就有回報」!研究顯示:民眾的失望情緒蔓延
中國經濟萎靡不振,憂心忡忡的領導人使出了渾身解數。
BBC News 中文
2024-10-02 09:30
新聞
政治
日本前防衛相率團拜會民進黨 林右昌:台日是共享民主、自由、人權的夥伴
日本眾議員、前防衛大臣中谷元昨(31)日率跨黨派國會議員團,於今年在台北舉行的「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度峰會結束後,拜會民進黨中央黨部,並與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黨籍立委邱議瑩、郭國文、范雲、陳冠廷及吳沛憶,就推展台日全方位合作、台灣國際參與等議題進行意見交流。
黃信維
2024-08-01 16:19
財經
經濟
吃發黴饅頭,背上前科,嚴重失眠:一群河南人跟中國政府討回存款,這是他們的代價
沒想到,這位來自長沙的小企業主,竟再也沒有回家。路透社獲得的影像資料顯示,歐陽雲當時參加了鄭州火車站前的一次有數十人的抗議集會,他們都是一起中國銀行醜聞的受害者。他們高喊「河南銀行,還我存款」等口號。
德國之聲
2024-07-13 07:20
風生活
國內
下班經濟學
爸媽記得申請!政府發錢符合資格「每月入帳2600元」,一鍵上網登記、忘記領取就充公
高雄市政府為減輕弱勢單親家庭養育負擔,推出單親家庭子女生活補助,只要符合條件,每位子女每月最高可領2661元,最長可領到孩子18歲為止,符合資格的爸媽們千萬別忘記自己的權益。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07-05 10:07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女子救日本人重傷身亡 引發網友譴責民族主義
為拯救兩名遭到襲擊的日本公民而受傷的中國女子胡友平因傷重而離世的消息立刻在中國的社群媒體上引發了大範圍的哀悼。官方媒體也讚揚了她的見義勇為。儘管行兇者的動機目前還不清楚,但許多網友將這場悲劇的責任歸咎於近年來一些評論家和官媒共同煽起的民族主義和排外主義情緒。有專家認為,胡友平的挺身而出避免了中日可能爆發的一場巨大的外交危機。
美國之音
2024-06-29 19: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