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經濟依存 文章列表
#
經濟依存
約 5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政治
軍事
VIP
大國博弈
修昔底德陷阱是什麼?3分鐘看懂中美對抗背後的歷史邏輯
「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Trap)是指:當一個新興強權快速崛起、威脅到現有霸權的地位時,雙方很可能因為恐懼、猜忌與戰略不信任,而走向戰爭。
高畷祐子
2025-05-02 18:54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鄧聿文觀點:美中關稅戰的生死較量
美中關稅戰正式開打不到兩周,川普政府先是豁免了電子、半導體等部分產品加徵的關稅,接著川普本人表示不會再對中國加徵更高關稅,暗示美中雙方互加關稅的游戲已結束,白宮並開始討論組建一個由副總統萬斯以及財政部長、商務部長等參加的工作小組,以便在未能與北京談判取得突破的情況下,緊急處理相關問題。華盛頓的這些舉措,被市場解讀為面對中國的對等報復,在關稅戰上承受了很大壓力,不得不有所退卻。
德國之聲
2025-04-23 07: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商業
經濟
鄧哲偉觀點:錯誤的選擇─「脫中入北」不是台灣的出路
在全球局勢快速變動的時代,台灣該往哪裡走,是我們每個人都關心的問題。賴清德總統提出的「脫中入北」政策,主張遠離中國、親近美國,表面上看起來是為了安全與國際連結,但回過頭來問自己:這真的是對台灣最好的選擇嗎?當我們冷靜思考台灣的經濟結構、產業現實與人民生活,會發現這樣的政策可能帶來的,不是保障,而是更多的不確定與風險。
鄧哲偉
2025-04-14 06:40
新聞
政治
台積電躲得過關稅逃不掉制裁?管中閔曝川普兩手策略:對台灣的剝削不是一次性的
前台灣大學校長管中閔8日受邀出席中華戰略學會46屆會慶大會,發表專題演講談美中對抗下台灣面臨的風險,管中閔表示,以前美國對台風險不大,風險主要來自中國,但現今美中對抗,皆會對台造成風險,可能使台陷入左支右絀的情況。
周幸容
2025-03-09 23:20
新聞
政治
「ECFA恐加速廢止」 學者:川普就任後台商將因應供應鏈轉移返台投資
民眾黨今天舉辦論壇討論美國大選後的國際局勢,學者認為,川普的孤立主義作為,極有可能會終結俄烏戰爭、改善美俄關係、離間俄中關係,並重建與北韓的交流,在大國主導變局下,台灣要謹慎應對。
中央社
2024-11-16 23:33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VIP
大國博弈
駁小笠原「川普是台灣惡夢」說 學者:台灣位於戰略要衝,川普從未漠視!
日本學者小笠原欣發表的〈川普當選成為台灣惡夢的危險徵兆〉的文章觀點引發熱議。國際政治學者尹麗喬、淡大教授蔡錫勲、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陳文甲接受《風傳媒》訪問時都表達,無須看壞台美關係未來發展—「川普沒有漠視台灣,他需要居於戰略要衝的台灣」。
王秋燕
2024-11-08 22:17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石破茂接任日本首相,日中關係面臨新拐點
2024年9月27日,日本自由民主黨進行總裁選舉,石破茂在第二輪投票中成功當選第28任總裁,並將於同年10月1日出任首相。他提議組建「亞洲版北約」,引發外界對其未來對華政策的廣泛關注,日中關係獲面臨新考驗。
潘俊恩
2024-10-05 06:1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方天賜觀點:印度調整對中國的經貿政策─從「中國加1」到「中國加 I」
自2020年的加萬河谷流血衝突後,印度對中國投資採取嚴格的管制措施。根據統計,從2000年4月至2024年3月期間,中國對印度直接投資僅有25億美元,占印度這段期間的外國直接投資(FDI)總額僅0.37%。不過,許多跡象顯示,雖然國內仍有不同異議,但印度政府有意逐漸鬆綁中資的限制。
方天賜
2024-09-11 07:10
新聞
政治
財經
兩岸融冰台灣經濟會更好?謝金河揭2015年數據:最好的時候是「最慘的一年」
兩岸關係在總統蔡英文8年執政下降至冰點,中國收緊優惠政策,台灣則展開多元化策略,試圖減輕對華經濟依存度,外界不少人都擔憂若兩岸繼續僵持下去,將對台灣經濟帶來不小傷害。對此,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表示,2015年兩岸關係最好的時候,陸客來台人數創下418萬人次的新高紀錄,而那一年正好是台灣經濟最慘的一年,這也代表兩岸關係好,台灣沒有更好。
張庭維
2024-05-05 15:57
新聞
國際
軍事
正面迎戰經濟脅迫!日本聯合「同志國」對抗中國,轉移Made in Japan軍備
日本外務大臣宣稱將官民攜手抗衡「經濟脅迫」,並透過外交幫助提升經濟實力。專家表示,日本已透過防衛裝備轉移,聯合友好國家共同對抗來自中國的經濟脅迫,並轉移投資至具有相應產能的國家,以脫離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
美國之音
2024-03-15 15:16
VIP
評論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專欄
李忠謙專欄:成功預言俄羅斯侵略的米爾斯海默,為何認定「烏克蘭已經輸了」
曾在《大國政治的悲劇》(TheTragedyofGreatPowerPolitics)一書提出「攻勢現實主義」,認為大國為了安全與生存,必定會採取積極甚至是侵略性行動,藉由擴張與擴充權力來確保國家利益,並在烏克蘭戰爭在2022年全面爆發前,便準確預言「俄羅斯必定對烏克蘭動手」的著名學者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Mearsheimer),日前在美國的公共廣播電視公司(PublicBroadcastingService)再次談到烏克蘭戰爭,不過他的看法是「烏克蘭已經輸了」。
李忠謙
2024-02-27 06:10
新聞
國際
兩岸
BBC看兩岸經貿發展3大關鍵詞:以商促統、經濟介選、降低風險
台灣大選之際,中國大陸在經濟上繼續加大動作。本月9日,中國商務部稱,正研究進一步採取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期收獲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產品關稅減讓等措施。
BBC News 中文
2024-01-13 17: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崔男觀點:「抗中保臺」發生質變,賴清德遺患無窮
在2019年,藉由香港事件的發生,民進黨拋出「今日香港明日臺灣」的議題,在鋪天蓋地的強力渲染下,臺灣社會快速出現了一種特殊的不安、恐懼和憤怒感。如何讓臺灣人應對這種情緒呢?民進黨強調「抗中保臺」是唯一手段,和平已不可能,抗爭才有出路。這兩個議題,前者是問題後者是答案。
崔男
2023-10-25 06:50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經濟
陳松興觀點:中國版「雷曼風暴」來襲 風雨過後更顯台灣金融韌性
台灣金融業面對台商及中國經濟環境惡化,已不可避免進行風險部位調整。據金管會數據顯示,銀行、證券期貨投信及保險業對陸曝險額創統計來新低。面對中國版「雷曼風暴」山雨欲來,我們需要做更好、更審慎的風險情境準備。
陳松興
2023-09-06 0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經濟
美歐對中政策:從「脫鉤」到「去風險」,戰略轉向還是凝聚共識?
過去三個月,「去風險」(De-risking)無疑是社交媒體的一大熱詞,風頭蓋過之前川普治下美國對華政策中的「脫鉤」之說。
BBC News 中文
2023-07-06 17:22
新聞
國際
兩岸
經濟
完成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簽署 台灣被美國敲骨吸髓還是經貿轉骨?
6月1日,「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在美國華府完成首批簽署,多家台媒稱之為「歷史性的一刻」;台灣總統蔡英文隔日發言表示,這是自1979年美國與中華民國(台灣)斷交、改與中國建交以來,所建立最完整、全面的貿易協定。
德國之聲
2023-06-10 19:00
VIP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科技
名家專欄
林建山專欄:AI創新ChatGPT的新經濟社會革命
AI強創新智慧聊天機器人ChatGPT所掀起的一波新經濟社會革命,正疾速衝向高科技經濟體臺灣而來,是機遇或是挑戰,也給予今日臺灣社會,出了個難題;但我們卻毫無選擇地必須嚴肅面對。
林建山
2023-02-15 14: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財經
專欄
趙春山觀點:展望2023─中美「選擇性脫鈎」下的全球政經關係
今(2023)年世界各國的當務之急是搞好經濟。因為新冠疫情、地緣衝突、物價飆漲、利率升高等一連串問題環環相扣,今年全球經濟有陷入衰退的危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早在去(2022)年10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就已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放緩至2.7%,低於去年的3.2%。
趙春山
2023-01-31 15:10
新聞
政治
兩岸
財經
全球供應鏈回不去 專家:台商恐從「左右逢源」變「左右為難」
中共20大日前落幕,工總日前邀集兩岸事務相關學者專家閉門座談,學者專家研判未來中共雖不至片面中斷ECFA,但未來全球供應鏈將形成「一個世界、兩套系統」,台商恐將從過去的「左右逢源」變成「左右為難」。
中央社
2022-12-07 01:21
VIP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名家專欄
林建山專欄:動能全失速的2023世界經濟
成長動能全失速的2023世界經濟,勢必會讓全球陷於一個全面性經濟艱苦年,甚至可能還會更進一步殃及2024以至往後好幾年;若干跨國機構已經預判有些新興市場經濟體可能淪陷於時間不短的新失落年代,直教包括臺灣在內國家社會,當此之時都得繃緊神經正視著往下的態勢發展。
林建山
2022-11-23 15:1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