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聿文觀點:美中關稅戰的生死較量

川普發動的關稅戰,於中國而言,是一場生死較量。(美聯社)

美中關稅戰正式開打不到兩周,川普政府先是豁免了電子、半導體等部分產品加徵的關稅,接著川普本人表示不會再對中國加徵更高關稅,暗示美中雙方互加關稅的游戲已結束,白宮並開始討論組建一個由副總統萬斯以及財政部長、商務部長等參加的工作小組,以便在未能與北京談判取得突破的情況下,緊急處理相關問題。華盛頓的這些舉措,被市場解讀為面對中國的對等報復,在關稅戰上承受了很大壓力,不得不有所退卻。

川普上台即將滿百日,被一些美媒批評為幾乎一事無成。確實,他雄心勃勃宣布要做的事情,無論是調解俄烏戰爭、加沙危機,還是內部推動的改革,以及發動關稅戰,都面臨很大阻力,有的看似爛尾。原因在於,四面出擊,用力過猛,欲速而不達。川普挾選舉全勝之威,高估自身力量,以為只要出手,在內政外交上就沒有擺不平的事,解決不了的難題。

具體說,他對內抽干華盛頓的「沼澤」,砸爛民主黨的「政治正確」;對外,讓世界所有國家,在美國的大棒之下乖乖就範。目標過多,全面開火,必然樹敵也多,而且不同目標之間,可能亦會有沖突,並分散精力,不能做到集中優勢「兵力」,在一、兩個主要目標上打「殲滅戰」。

事實上,在多個目標上使力,也會模糊焦點,不清楚到底哪個目標才是優先目標。如果所有目標都是主要目標,短期內要達成效果,又必然面臨精力有限、資源不足的窘境。此外,加上他的國安外交和財經團隊相對不專業,處理事情簡單粗暴,幾乎必然要為自己人為制造很多「敵人」,爛尾或失敗似乎不可避免。

川普集中力量懲罰中國

華盛頓面對的這種混亂局面看起來有利北京應對關稅戰。在川普給予除中國之外所有國家90天的關稅寬限期後,北京研判這輪關稅戰的主要目標,實際就是對著中國而來,其他100多個國家不過是用來陪綁,為對中國實施懲罰性的高額關稅施放煙幕彈的,作出這樣的判斷,也就會更堅定對美國的對等報復是個正確決定。

而對川普來說,如果隨後對中國再加徵50%的關稅,是因未料到北京的對等報復使得面子有些掛不住,從而受憤怒情緒驅使,那麼,此後兩次把中國關稅提到145%,再用情緒驅動就很難解釋了,川普的確有可能修正了此前打關稅戰的目的:不是針對所有國家,而集中力量懲罰中國。他或許相信用美國的關稅力量是可以狠狠打擊中國經濟、把中國往死裡整的。

華爾街和川普漸行漸遠

然而,此時修正目標有可能晚了,川普還是低估了他上台以來的一系列動作給世界特別是美國盟友所造成的破壞性後果。到他的第二任期,美國過去幾十年積累的良善霸權形象已經受損了不少,川普在這不到百天的舉動則把美國剩余不多的國家信譽全部敗壞了——不僅僅因他在關稅問題上對所有國家的惡劣態度,也因他和俄羅斯緩和關系,對烏克蘭施壓,以及對格陵蘭島、加拿大和巴拿馬赤裸裸的領土威脅。 (相關報導: 公孫策專欄:川普打的是八國聯軍,還是淝水之戰? 更多文章

盡管其後他暫停了90天的關稅,但畢竟還是憑空對所有國家加了10%的關稅。信譽一旦喪失,要想恢復非常難,除非加倍改善,然而,至少從目前看,川普沒有這個打算,最多在壓榨盟友上不再加碼而已。這就是美國的金融市場為什麼還在動蕩的原因,華爾街不信任川普,和他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