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納粹大屠殺 文章列表
#
納粹大屠殺
約 18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徐勉生觀點:歐以駐台機構反應過度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7日在中常會批評總統賴清德的施政宛如希特勒納粹。德國在台協會深夜發聲,指出朱立倫的比喻令人不安,強調台灣的制度絕對不應、也不可以被類比為納粹政權。該聲明也被歐盟、法國、荷蘭在台協會轉發。以色列駐台辦事處8日也發聲,對不當比喻感到失望與憂心。
徐勉生
2025-05-10 06:40
新聞
政治
納粹歷史有必要成禁忌?朱立倫「希特勒說」挨批 醫:綠營就只是政治操作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日前將總統賴清德比喻為納粹領袖希特勒,遭德國在台協會點名譴責,然而,朱立倫痛批,各國不該成為迫害民主的幫凶,更不應該干預內政。時常批判時事的醫師沈政男表示,此事的本質是,台灣人普遍認知的希特勒與納粹,跟德國人不一樣,台灣社會就只是把他們當成獨裁者與屠殺的一個代名詞,而不是德國人心中大寫字眼的納粹大屠殺,與那段沉痛的歷史教訓。
李孟恩
2025-05-09 15:51
新聞
國際
藝文
歷史
文化
為什麼叫做「良十四世」?取名攸關天主教未來,新教宗希望重啟「良」的傳承
羅馬天主教會將在5月8日選出新教宗良十四世(LeoXIV),他的名號不僅承載著數世紀的天主教歷史,同時更反映出教會未來的發展方向。
李岱青
2025-05-09 09:00
新聞
國際
歷史
文化
一個名字定江山?教宗名號學問多:選對上天堂,選錯毀羅馬
從庇護(Pius)到克萊孟(Clement),從希拉略(Hilarius)到辛普利修(Simplicius),幾個世紀以來,羅馬天主教歷任教宗的稱號總是與其光輝或黯淡的治世密不可分。
中央社
2025-05-07 18:00
評論
國際
軍事
藝文
歷史
專欄
謝錦芳專欄:大屠殺記憶—祖母的橘背心
戰爭與屠殺是殘酷的,不能被遺忘。來自以色列的瑟拉(OrlySela)是納粹大屠殺倖存者後代,她帶著祖母在集中營親手織的橘色背心,說出祖母從匈牙利逃難到以色列的故事,提醒世人,絕不能再發生大屠殺。然而,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Hamas)對以色列發動恐怖攻擊,加薩戰爭持續迄今逾18個月。悲劇一再發生,人們總是無法從歷史學到教訓?
謝錦芳
2025-05-04 06:50
新聞
政治
大屠殺紀念日》宋建樑納粹風波後一周 德以代表齊發聲:台灣同樣深諳歷史痛苦
台灣民主基金會今(23)日下午於台北賓館舉行「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活動,總統賴清德、台灣民主基金會董事長兼立法院長韓國瑜、以色列駐台代表游瑪雅(MayaYaron)、德國在台協會副處長何峰(AndreasHofem)及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等人皆到場與會。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周之前,罷免民進黨立委李坤城的領銜人宋建樑,曾佩戴納粹符號臂章至新北地檢署複訊,受到游瑪雅及德國在台協會嚴厲譴責,游瑪雅當時也預告此場活動,盼深化台灣社會對這段歷史的認識。
鍾秉哲
2025-04-23 20:28
新聞
政治
罷綠委領銜人著納粹符號臂章 德國在台協會強烈譴責:無恥的行為
罷免民進黨立委的罷團遭指不實連署,但是15日罷免民進黨立委李坤城領銜人宋建樑穿著象徵納粹的「卐」符號臂章前往新北檢複訊,右手比出納粹敬禮手勢,引發軒然大波。對此,德國在台協會今(16)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我們非常震驚再次看到關於民眾使用納粹符號以及納粹制服的新聞,且此次的行為帶有政治目的。」
黃信維
2025-04-16 11:54
新聞
國際
川普鐵粉、陰謀論製造傳播者 「惡名昭彰」共和黨眾議員葛林高票連任
隨著川普(DonaldTrump)贏得多數選舉人票,共和黨也在聯邦參眾兩院分別拿下過半優勢,其中有一位「惡名昭彰」的女性國會議員,在開票初期就傳出,以以64.4%得票、高達11萬票差距大敗民主黨對手哈里斯(ShawnHarris)連任,她就是代表喬治亞州14選區的聯邦眾議員瑪喬麗·葛林(MarjorieTaylorGreene),即將展開她的國會第三任期。
李靖棠
2024-11-06 17:18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以哈戰爭週年》恐怖攻擊論述翻轉,全球譴責以色列大屠殺、反猶聲浪再強化
去年10月7日哈瑪斯在以色列境內發動恐怖攻擊,造成約1200人死亡、另將250人扣為人質,引爆以哈戰爭。一年過去了,這場戰爭仍無法終止,以色列的反擊從加薩走廊擴及到約旦河西岸、黎巴嫩和伊朗,仇恨壟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整個中東地區也面臨擴大衝突的陰影,像一場無法醒來的噩夢,只有仇恨勝出。
劉俞妗
2024-10-08 20:27
新聞
國際
政治
法國會大選登場 極右翼「國民聯盟」恐成最大贏家 政黨家族歷史一次看
法國國會首輪選舉今天登場。歷經長達數十年的「政治賤民」待遇後,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RN)接下來很可能成為法國第一大黨,並有機會組建政府。
中央社
2024-06-30 22:23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蔡英文:台灣的「鐵娘子」總統改寫應對中國之道
眾所周知,台灣這位身形不高、說話溫和的總統不甚喜愛接受媒體採訪。不過,在蔡英文總統即將卸任、將職位交給接班人賴清德之前,我們經過幾個月安靜的協商,終於來到她台北的官邸,坐在她的餐桌前了。
BBC News 中文
2024-05-20 10:13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專欄
吳永毅觀點:聲援巴勒斯坦,Taiwan不敢help?
5月是台灣的納稅月,你會不會為了所繳的稅金,其中有50萬美金被外交部捐給了毫不缺錢、對台出超、大賺台灣人錢、又正在加薩進行種族屠殺的以色列政府,而不是捐給仍有170萬人在難民營的巴勒斯坦,感到些許不安?
吳永毅
2024-05-06 07:00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劉燕婷觀點:從越戰到以巴戰爭─美國大學生為何同情巴勒斯坦?
4月23日,加薩戰爭來到第200天,巴勒斯坦平民的死亡人數已經突破3萬,美國校園的反戰示威也進入新高潮。
劉燕婷
2024-04-29 07:00
評論
國際
專欄
劉燕婷觀點:以色列正在成為他們最厭恨的人
從去年10月哈馬斯閃擊到今年4月伊以交火,這輪以巴衝突不僅烈度超乎想像,也嚴重衝擊以色列的國際形象。
劉燕婷
2024-04-27 07:10
評論
兩岸
藝文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從《三體》論文革─尚未被清算的反人類罪
由大陸作家劉慈欣同名作品改編的影集《三體》,最近在網路串流平台Netflex上映,卻很快就因為展示出文化大革命的批鬥實況而慘遭大陸的小粉紅出征。小粉紅玻璃心碎滿地的畫面,又再度震驚了華人社會。然而中共官方對文革的評價,早就已經以「十年浩劫」四字否定,老一輩真正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人,絕對不會認為《三體》有任何「辱華」之處。
許劍虹
2024-03-31 07:10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閻紀宇專欄:如何面對種族滅絕「言論」?美國大學校長深陷風暴
十二月五日美國國會出現難得的景象:三所常春藤聯盟(IvyLeague)名校哈佛大學(HarvardUniversity)、賓州大學(UniversityofPennsylvania)、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校長齊聚一堂,出席眾議院教育委員會的聽證會,說明近來大學校園反猶太主義(antisemitism)歪風猖獗,校方有何對策。
閻紀宇
2023-12-16 06:20
新聞
國際
猶太人與穆斯林舉行圓桌對話 德國總統表態:不會容忍反猶、也不允許仇視穆斯林
就10月7日哈瑪斯對以色列發起的恐怖襲擊所造成的影響,德國聯邦總統施泰因邁爾邀請猶太群體和穆斯林群體的代表在其官邸進行了一場圓桌對話。與會嘉賓表示,德國社會存在著一條深深的裂痕。
德國之聲
2023-11-10 14:00
新聞
國際
大國博弈
以哈戰爭滿月2》帶團遊台躲過一劫!哈瑪斯突襲以色列 台灣媳婦林雨夢追憶「女兵日記」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10月7日發動突襲時,以色列籍台灣媳婦林雨夢正帶領以色列旅客來台環島,有團員親戚被綁架,迄今仍生死未卜。對於這場以色列與哈瑪斯的戰爭,林雨夢感嘆,「戰爭突然發生,沒有人事先料到,以色列被迫反擊。在戰爭威脅下,必須做好心理準備,把每天當作最後一天。」
謝錦芳
2023-11-06 09:00
新聞
國際
政治
馬克宏出訪中東「內外煎熬」 憂以巴衝突分裂法國
法國總統馬克宏昨天說,在保證有成效的前提下不排除近日造訪中東。相對他國領袖先後訪問以色列,馬克宏行動顯得猶豫,除法國在以巴衝突中角色受限外,更擔憂再度激化國內穆斯林和猶太兩龐大社群。
中央社
2023-10-22 10:28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王義雄觀點:美國到處搧風點火,終會引火上身
製造動亂,是美國維持自己在中東利益的手段。以巴衝突爆發後,以美國為首的美、英、法、德、義多個西方國家,一致譴責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對以色列發動攻擊是恐怖組織,不過美國哈佛大學卻有35個學生團體發出連署信,反而譴責以色列政府必須為衝突負全部責任。而澳洲街頭與中東區還紛紛湧現力挺巴勒斯坦的浪潮。
王義雄
2023-10-17 07:10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