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毅觀點:聲援巴勒斯坦,Taiwan不敢help?

台灣在聲援巴勒斯坦反種族滅絕的行動中缺席。圖為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者在倫敦街頭抗議。(美聯社)

5月是台灣的納稅月,你會不會為了所繳的稅金,其中有50萬美金被外交部捐給了毫不缺錢、對台出超、大賺台灣人錢、又正在加薩進行種族屠殺的以色列政府,而不是捐給仍有170萬人在難民營的巴勒斯坦,感到些許不安?

繳稅時有沒有為政府的作為有所不安?

4月15日是美國的納稅日(Tax Day),當天美國納稅人就發起五路聲援巴勒斯坦、反對拜登政權使用納稅人稅金去軍援以色列的行動,其中最激烈、規模最大的是全球直接行動網絡發起的「A15 阻斷經濟解放巴勒斯坦行動 (Coordinated Economic Blockade to Free Palestine)」,以美洲為主,跨越亞洲、澳洲和歐洲共51個城市同步行動,亞洲地區除台北響應外,還有漢城和胡志明市參與。最成功的阻斷行動是在加州舊金山市金門大橋和奧克蘭市的I-880州際公路,抗議者在上班顛峰時間阻斷交通長達數小時

緊接著15日行動之後,17日凌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學生在校園草坪上發起了「聲援巴勒斯坦紮營行動(Solidarity encampment for Palestine)」,要求哥大的校務基金從以色列相關投資撤資(divestment)。18日哥大校長召請紐約市警方進行清場,逮捕了百餘個師生,哥大並宣布將這些被捕學生無限期停學;但是這把火不但沒有因為鎮壓而平息,隨著20日眾議院通過援助以色列264億美元的法案(這個包裹法案也包括援助烏克蘭608億美元和援助台灣為主的亞太地區81億美元)、23日參議院再通過同一法案,形同火上加油,紮營撤資抗議一路延燒到全美各大學,加拿大、英國、法國、澳洲也都陸續響應。警方暴力也跟著升級,出動騎警、電擊槍、發射塑膠子彈和催淚彈,甚至在校園高處布置狙擊手。至5月1日全球已經有120所大學響應紮營行動,挺以色列極端分子也開始暴力反撲,警察袖手旁觀,畫面連日在社交媒體瘋傳,並持續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新聞。

再現1968學潮及1980年代南非撤資運動

尤其運動延續到4月23日和30日,這兩天都是哥大學運史極具意義的日子天,56年前,1968年的3月底起,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為了反越戰和爭取黑人民權,發動了佔領校園行動;4月4日馬丁路德‧金被暗殺身亡,引發了全美一百多個城市抗議;到了23日哥大黑人學生組織發動第二波佔領行動,遭到紐約市警察暴力鎮壓;30日學生再接再厲擴大佔領行政大樓,又遭更暴力的清場,這是68年影響最深遠的學運事件。今年的4月30日,哥大學生重返68年歷史現場,佔領校方行政大樓,既是重演也是致敬。隨著各地紮營學生遭到警方暴力清場,也有論者提及警方的鎮壓是否會重蹈1970年國民兵在肯特大學射殺抗議學生,引發數百萬學生抗議的覆轍。 (相關報導: 趙春山觀點:川普受訪對兩岸發出的「弦外之音」 更多文章

今年的學運除了喚起火紅反越戰學運史之外,其形式更接近1980年代「南非撤資運動(Divestment from South Africa)」下的「貧民窟抗議行動(Shanty Town Protest)」。當年南非是國際上惡名昭彰的種族隔離國家,黑人運動領袖曼德拉還被關在獄中,美國各大學學生組織開始要求校務基金和教職員退休基金從南非相關投資撤資,抗議持續了幾年,不但迫使各大學撤資,還促成國會相關立法,算是非常成功的運動。南非撤資運動由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在1985年4月開了第一槍,搭建模仿南非黑人隔離區的簡陋棚屋來佔領校園,之後蔓延到許多大學校園。當年我正在這個號稱60年代反叛文化聖地的大學唸建築碩士,其實1980年代的加州已經被雅痞文化攻佔,難得見到抗爭的校園,終於發生大規模的學生運動,當然每天都去看熱鬧和觀摩。學生在校園行政大樓Sproul Hall前的廣場,搭建了近百棟簡陋棚屋,白天抗議、晚上舉辦演唱會和夜宿,故稱之為「貧民窟抗議行動」,數日後被警方暴力清場。那也是第一次見識到帝國警察的效率,不但將棚屋徹底拆除,還連夜以專業噴砂清除牆面和地面的各種塗鴉,第二天清晨再去廣場,竟然完全看不到任何抗爭的痕跡!當然學生沒有因此罷休,次年,加州大學在學運的壓力下,從南非撤資30億美元,是曼德拉認為最具衝擊的撤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