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精神病友 文章列表
#
精神病友
約 4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國內
玉里模式》100公里的最遙遠距離!全台最具代表性精神醫療體系 精障患者也能重返社區
退輔會轄下台北榮總玉里分院為南花蓮地區綜合和醫院,由於從玉里前往花蓮市醫院距離100公里,往南到台東市區也差不多距離100公里,這對於高齡化問題嚴重的偏鄉來說,絕對是「最遙遠的距離」。不過隨著近年北榮逐漸強化玉榮的醫療量能,事實上,玉里分院已經成為全台灣最具代表性的精神專科教學醫院,甚至衍伸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玉里模式」。
張曜麟
2024-12-22 08:4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我在乎的是,他們往後的人生該怎麼過下去」—行於生死之間,醫務社工的真心話
如果不曾經進到急診室、加護病房,或許不會知道醫院裡有一群人,既不是醫師,也不是護理師,卻對於病患的照顧、家屬的心理支持、出院後的生活規劃,甚至是協調器官捐贈,扮演無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們陪伴病患與家屬對抗疾病,協助醫病溝通,還為病家媒合社會資源。全國現有將近2,000名醫務社工,日復一日穿梭在醫院各角落,成為病人及家屬心中的光和依靠。
莊安華
2024-09-20 09:00
評論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蔡登山專文:南海十三郎─粵劇名編‧才高命蹇
有關南海十三郎的故事,雖說已有香港話劇團與金牌編劇杜國威合作的舞台劇於一九九五年、二〇一三年多次重演,一九九七年還拍成電影,一九九九年製作成電視劇集,一時間他的故事不斷地引起熱烈的關注,但相關的文字資料卻寥寥無幾,而有些傳聞也令人真假難辨,我根據香港學者朱少璋教授所整理的劇作家親撰的文章《小蘭齋雜記》(三卷本),再參考他人的旁述,試圖還原「南海十三郎」的一生。
蔡登山
2024-09-01 05:40
地方新聞
高雄
中邪卡到陰 !? 醫籲:思覺失調症長效針劑 助音樂老師重拾和樂
「感謝長效針劑救了我們家!」今年四旬歲陳先生在大學時,因無法承受感情生變的壓力,陸續出現幻聽、自言自語、多疑等症狀,曾被人誤會是「中邪、鬼上身」,甚至帶到宮廟求神問卜仍不見改善,就醫確診後為思覺失調症,但因抗拒用藥,家庭關係緊張,反覆惡化,多次住院治療,直到5年前住院期間接受長效針劑治療與專業醫療團隊照護,逐漸穩定疾病,如今與父母相處和樂,也重拾音樂教學的工作。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2024-08-29 21:5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外籍看護工早供不應求 放寬巴氏量表也難解的長照問題不只是缺工
政府日前宣布擴大免評巴氏量表得直接申請聘僱外籍看護族群,並宣稱相關政策將於1個月內上路,令許多失能家庭喜出望外。然而在人口老化、少子化與疫情衝擊下,移工人力早就供不應求,如今可以請外籍看護工的人驟然爆增,對於有需求的家庭看起來是好事;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增加的人力究竟要從哪裡來?政府卻未清楚交代。更別提屆時因疾病嚴重程度高而相對難照顧的病人,請不到外籍看護的困境,恐怕只會更嚴重。
黃天如
2023-09-22 09:10
地方新聞
台北
關懷失智建立防走失協尋守護網!老盟呼籲用愛的手鍊預防長者走失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老年失蹤人口有逐年增加趨勢,其中失智症走失為最主要原因(31.83%)。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以下簡稱:老盟)秘書長表示老盟自90年成立「失蹤老人協尋中心」,22年來致力於推廣『愛的手鍊』,期望預防走失,同時使長輩在保有隱私的情況下享有自由行動與尊嚴的生活。
唐可欣
2023-09-02 19:51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人物》「不知道你們這幾年在幹嘛」小燈泡媽媽選黨主席搶救危急存亡的時代力量
時代力量日前選出新一屆決策委員,新任黨主席將在15名委員於3月1日上任後,從中互選;「小燈泡媽媽」立委王婉諭獲得第4高票,與同黨立委邱顯智均表達參黨魁的意願。7年前3歲的「小燈泡」在街頭遭精障男子攻擊遇害,讓王婉諭覺得台灣生病了,願照顧更多小孩的她,誓言「修補社會安全網」,3年前意外從政;交出部分修法成績單後,面對眼中「危急存亡之秋」的時代力量,從專職主婦變身立委,如今更進一步想接受黨務挑戰,王婉諭這些年的想法,有什麼變?有什麼不變?
潘維庭
2023-02-19 16:50
新聞
地方新聞
高雄
長效針劑穩控思覺失調 政府釋2利多、創3贏病友降4風險
「安安」(化名)是一名思覺失調症病友,國中時期開始出現幻聽、幻覺症狀,漸漸造成朋友遠離、社交退縮、只能待在家,想要好好地治療和吃藥,但身體卻聽從耳邊誘惑「不要吃藥、把藥丟掉」的聲音,結果導致病況加劇,甚至需多次住院治療。幸好,安安在發病20多年後接受凱旋醫院的全方位專業照護和長效針劑治療,終於像正常人一樣享受洗車工作帶來的自我價值感。
徐炳文
2022-10-14 22:55
風生活
品味生活
健康
醫療服務過程中少了「他們」 如同失去溫暖和靈魂 南山醫務社工獎讓大眾看見社工的付出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世界皆受到衝擊與挑戰,疫情三年多以來,醫院在防疫前線作戰的同時,背後還有一群醫務社工默默協助醫護人員與病患家屬,成為醫師和病患的橋樑,更是醫護團隊及病患家屬的堅強後盾。
葛瑞
2022-10-12 01:49
風生活
品味生活
11.74億罕藥預算近9成未執行恐被迫繳回!專款執行效率低落?病友團體:「根本就是打假球!」
民國89年台灣通過並施行「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台灣成為全世界第5、亞洲第1個立法保障罕病的國家,為罕見疾病病人提供更多照顧與醫療生存權。然近年罕見疾病新藥納入健保給付的效能逐漸鈍化,預算執行力不慎理想,甚至年度繳回的預算高得驚人。根據健保公開資料顯示,歷年預算未用罄而被迫繳回的數額驚人,今年更為嚴重,2022年截至8月僅僅兩項罕見疾病藥物通過健保給付,對比今年新增11.74億預算,竟只增加1,300萬元新藥支出,近10億元預算恐被迫繳回。如此低落的執行效率,讓病友團體與付費者充滿質疑。
黃睿筌
2022-08-23 02:22
風生活
健康
心理
艾成長期憂鬱症,身邊親友為何不帶他看醫生?重鬱患者揭背後痛苦真相,不是吃個藥就沒事
藝人艾成昨(17)日上午驚傳從住處墜落在蘆洲捷運站三號出口,當場身亡,享年40歲,有親友表示,艾成近年情緒不穩定,甚至出現幻聽,妻子王瞳與教友們經常表達關心並陪伴他。不過仍有人質疑,為何艾成長年受憂鬱症所苦,卻沒人帶他就醫?一名罹患抑鬱症常達11年的病友則出面分享親身經歷,坦言憂鬱症是患者「一輩子的課題」。
劉潔謙
2022-08-18 23:43
新聞
政治
《精神衛生法》修法問題多?王婉諭提社區支持服務列專章:真正接住患者
今年1月13日,行政院會通過《精神衛生法》修正法案,立院衛環委員會也將排審該法案。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18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表示,連同上會期立法院三讀通過監護處分相關法案,政府既然已經執意將大量資源投注於後端的長期監護制度,那《精神衛生法》的修正,也應該投入相等甚至更多資源,補足前端20萬名精神病人的醫療及社區照護需求,真正「接住」墜落的精神疾患患者。
潘維庭
2022-03-18 20:21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林進嘉觀點:普濟燈會─社區精神醫療的典範
1990年起,「台灣燈會」成為每年元宵節最重要的節慶活動,2001年起開始在各縣市輪流主辦後,更帶動各縣市政府舉辦類似燈節活動。可惜,在這各式各樣的燈會中,比拼的幾乎都是科技燈具的炫麗展示。然而,在2013年開始,台南有一個很不一樣的「普濟燈會」,由民間主辦,以花燈比賽形式,社區民眾一起參與的彩繪燈籠,每年從春節前點燈至元宵節後,彩繪的燈籠就佈置在普濟殿廟埕附近的天空,從第一屆僅有三百位民眾參與,到2017年起規模擴大為每年1500個燈籠。
林進嘉
2022-02-06 14:3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林進嘉觀點:取消「監護處分」年限,並不能避免殺警案再現
立法院照往例,又是拖到臨時會最後幾天,才匆匆通過執政黨認為重要的法案。本次臨時會中,號稱補社會安全網漏洞,修正「刑事訴訟法」及其施行法、「刑法」、「保安處分執行法」,主要改變有二:一、取消目前「監護處分」最高五年上限。二、增加「暫行安置」,以處置判決確定前(如偵查中、審判中)的精障犯嫌,由檢察官聲請或法官依職權裁定後送至醫療處所。針對前者(取消「監護處分」年限上限),事前已有不少質疑意見,因為取消「監護處分」年限修法,沒有解決根本問題!但蔡政府仍然不尊重專業意見,令人遺憾。
林進嘉
2022-02-05 14:40
新聞
國內
留美博士思覺失調縱火遭判「無罪」,10年後卻再犯!監委訪視全台精神病院,道出司法大問題
曾經因縱火遭判「無罪」的留美博士生,為何9年後再犯?每當疑似精神疾病者犯下重大案件、暴力縱火總引發社會關注,卻鮮少關心這些人後來怎麼了,而16日上午,監察委員王幼玲、高涌誠在訪視全台監所與精神病院後提出調查報告,即提出台灣難以忽視的重大問題──當體制讓這些被視為「病人」的犯罪者難以回歸社會、後續難以追蹤治療成效,台灣社會各角也將潛藏難以預期的未爆彈。
謝孟穎
2021-12-18 09:00
風生活
有影》女店員提醒戴口罩,遭惡男徒手「挖眼睛」!3分鐘暴力畫面曝光,網爆料:非首次犯案
9月26日上午9點,一名男子走進屏東高樹鄉新南勢超商消費,20多歲的女店員提醒他將口罩戴好,但該男子突然抓狂攻擊女店員,並徒手挖女店員的眼睛,造成一眼視網膜剝落、嚴重甚至失明。當地居民相當心慌,更有網友爆料這名施暴男子「非首次犯案」,要求屏東縣政府趕緊出面處理。
黃睿筌
2021-09-29 17:41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失調人生》思覺失調患者談發病:跳樓逃家、瘋狂毆母,爸爸崩潰帶我燒炭
我叫ERICA(化名),今年19歲,去年剛考上某大學社工系;然而除了大學新鮮人,我還有一個身分──思覺失調症患者。從小我的朋友就不多,然後爸爸媽媽在我小三升小四那年離婚了,所以直到高中前,我和哥哥都跟爸爸住。你問這些遭遇跟我生病有沒有關係嗎?其實我覺得還好耶,但不知道為什麼,升上國中後,我就莫名其妙生病了,不但不信任任何人,還不斷聽到耳邊有聲音告訴我:「家裡不安全,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離開。」然後有一天,我竟從住家二樓的陽台一躍而下。
黃天如
2021-03-16 17:1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當我走在社工路上
又來到了令人喜悅的春季,初春之際是萬物新生的時節,度過了一個寒冬,又是一年嶄新的開始。每年3月的第3個星期二是世界國際社工日,世界各地的社工團體,藉由「世界社工日」,使社會大眾認同社工專業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並且讓世界各地的社工伙伴們藉此機會交流各種文化以及社會挑戰。
邱瑀庭
2021-03-16 05:30
風生活
新知
心理
「這裡的人都傻呼呼的…」憂鬱症患者寫下38天精神病院觀察日記,意外揭露神秘療法
2017年9月下旬,由於某些原因,我的憂鬱症被觸發了。
三采文化
2020-10-26 12:43
新聞
國內
調查
他們16年看盡「精神病人」真實樣貌 道破最無助根源:有時候失控的不是「病」,是「人生」
「我拚了命想好好與人相處、讀更多更多的書籍,對別人生了氣或被別人嘲笑,就反思是不是其實我過度敏感──剛剛是不是沒有察覺到什麼呢?今天也認真過了嗎?努力了嗎?有體貼別人也有好好微笑了嗎?為什麼又咬指甲為什麼要那樣?不要發抖、不要出汗、不要無預警哭出來,這樣人家看起來很有病,知道嗎?」-阿毛,於「精神病人的房間」特展心聲
謝孟穎
2020-10-22 09:4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