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碳稅 文章列表
#
碳稅
約 36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台中
引領台灣企業以碳足跡走向聯合國 AI × ESG高峰會台中成為永續轉型新引擎
近年來關於減碳議題所帶出的碳盤查跟碳稅引發企業關注,一場「2025AIxESG永續高峰會」12日在台中永豐棧登場,現場聚集學者專家企業界研討淨零碳排及ESG永續的因應之道。
王秀禾
2025-05-12 18:34
風生活
即時
全球都在搶「砸百萬年薪求1類人才」!不限科系都能做,未來只會越來越多職缺
綠領人才已經成為台灣當前的職場新星。《全球中央》雜誌5月號封面故事〈綠領新世代〉深入報導綠色工作前景與趨勢,也了解台灣各大學加速開設永續課程、企業祭出百萬年薪搶才,同時走訪彰化最大「綠色牧場」,看畜產綠領如何將糞肥化為綠金。
中央社
2025-05-05 09:41
新聞
國內
財經
汽車
Gogoro轉板求生,未來路在哪?分析師點出「重生關鍵」
台灣電動機車大廠睿能創意(Gogoro)自赴美在那斯達克(Nasdaq)掛牌上市後,股價持續走低。去(2024)年9月中旬,股價更跌破1美元,隨後於11月接獲那斯達克發出的警告函,要求Gogoro須在180天寬限期內──也就是今(2025)年4月28日──改善股價,重新符合最低股價標準,否則將面臨下市危機。
劉芯衣
2025-04-28 18:49
地方新聞
台北
既有加熱菸捐不收反欲增紙菸捐 立委:政府亂徵稅終將轉嫁到人民
菸害防制法已經明訂加熱菸可依法上市,背後還隱含了一年百億的菸捐可挹注健康公共政策,但卡關兩年流失兩百億元加熱菸捐不說,現在還傳出政府要先調漲既有的紙菸捐,日前不但有吸菸族上街頭抗議,今(21)日資深媒體人樊啟明在邀請國民黨立委葛如鈞,在「新聞海景第一排」節目中討論到此一議題,葛如鈞認為政府坐視既有稅捐不收卻去亂徵稅,不管是菸捐還是未來以要開徵的碳稅,最後都將轉嫁到人民的身上,也會引爆極大的民怨海嘯。
何長澤
2025-04-21 19:35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經濟
觀點投書:外有中國威脅,內有非核家園,沒有抗中保台,只有狼狽為奸
最近,中國圍台軍演再次成為新聞焦點,而其中令人注目兩個的演習項目,就是封鎖台灣周邊海域阻擋船隻進出、以及遠程攻擊如天然氣接收站等能源設施,這兩點對台灣的國安威脅可謂極為重大,因為他面對的就是我國能源供應最大軟肋:占比幾乎過半且只能維持一星期的天然氣。
林琬寧
2025-04-17 06:10
地方新聞
高雄
呈現四年學習成果!樹科大生活產品設計系畢展「破繭」啟發探索生命力量
樹德科技大學生活產品設計系(產設系)第23屆畢業成果展「破繭」,今(16)日上午舉辦首展開幕典禮,由系主任陳文亮率領張宗祐、林群超、劉念德、陳合進、徐建偉、傅首僖共7位老師,協力指導日間部及進修部共62位同學,於設計學院大理石廣場聯合展出工業設計與工藝設計共27件作品,呈現四年專業學習成果。
徐炳文
2025-04-16 19:02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范建得觀點:強化台灣在保護主義時代下的氣候政策與經濟戰略
台灣以出口驅動的經濟發展為基礎,長期以來支撐了國家繁榮。然而,這樣的模式在全球貿易政策劇變與氣候責任提升的背景下,也帶來了結構性風險。近期以川普為代表的保護主義政策-特別是他提出的互惠關稅政策(reciprocaltariffpolicy)-突顯出對出口導向國家的重大挑戰。2025年,美方提議針對對美貿易順差較大的貿易夥伴普遍徵收關稅,其中包括對台灣商品徵收高達32%的關稅(半導體產品則豁免)。
范建得
2025-04-13 05:5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產業觀點
商業
觀點投書:從財稅政策看企業減碳─環保責任能否變成競爭優勢?
全球氣候變遷問題加劇,企業減碳已成為各國政府政策的核心議題之一。隨著淨零排放(NetZero)目標的確立,包括歐盟、美國、日本等主要經濟體,均透過碳稅、碳費、排放交易機制等經濟手段,強制或誘導企業邁向低碳發展。
徐聖傑
2025-04-04 05:30
新聞
政治
賴清德曾拋「緊急時刻重啟核電」 清大教授怒轟:不可能快速啟動發電
原先傳台電4月起將電費漲價,今(28)日政策大轉彎,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考量國際關稅變化與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引發國際經濟及物價波動隱憂,決議電價不調整。清大教授葉宗洸日前赴立院開會時指出,台灣的缺電危機不僅影響民生品質,還會導致台灣在高科技市場趨向弱勢,他更批評執政黨逃避核廢料問題,「核廢不是沒有辦法處理,是你政府要不要處理,就算電廠不延役,一樣有核廢必須處理」。
傅乙珮
2025-03-29 08:50
風生活
熱議華爾街
理財
季凡觀點:金融知識都知道,投資為何還是賠?
《華爾街日報》過去的一篇文章指出,美國人的金融知識堪憂,這已成為一種危機。筆者認為,這不僅是美國的問題,也可能是我們普遍面臨的挑戰。為此,筆者特別摘錄了該文,將其測試題目本土化,加入經濟學觀點解釋,供投資人自我評估之用。
季凡
2025-03-07 18:32
VIP
評論
國際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商業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黃齊元觀點:綠色供應鏈大幅提升銀行融資新風險
由於全球暖化導致氣候變遷,世界各國天災頻傳,酷熱、嚴寒、火災不斷,都造成創紀錄的損害。但荒謬的是,川普上台後立即宣布退出COP29,對全球減碳進程產生重大影響,主要排放國可能會減少對氣候協議承諾、或放緩減碳步伐。
黃齊元
2025-03-03 06:50
新聞
國內
財經
網通設備看川普2.0下的碳關稅 助企業加速淨零轉型
隨著極端氣候風險大增,工業網通設備商Moxa(四零四科技)關注產業執行淨零轉型的時候,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針對川普二度就任引發業界擔憂國際氣候政策風向大轉彎,Moxa總經理林世偉認為,川普本質上是商人,「川普最不可能不做的事就是收錢!」
張薰云
2025-02-21 20:30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大國博弈
李忠謙專欄:美國、法國、德國紛紛變天,下一個會是加拿大嗎?
隨著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方慧蘭(ChrystiaFreeland)突然掛冠求去,越來越多自由黨黨團成員也不願繼續力挺,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Trudeau)的少數黨政府似乎也開始倒數計時,準備踏上美國拜登(JoeBiden)、法國巴尼耶(MichelBarnier)、德國蕭爾茨(OlafScholz)的後塵。不過隨著川普即將回歸白宮,渥太華政局此時的紛亂可能會跟南韓一樣,讓加拿大陷入極爲不利的局面。
李忠謙
2024-12-24 06:2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擁抱火力發電的國家沒有未來
日前(12/15)環團號召近400名民眾,於台中市議會廣場舉辦以「當世界走在通往升溫3.1°C氣候地獄的高速公路上—2028無煤中火護健康」為主題的1215反空污·抗暖化氣候集會,提出五項行動訴求,包括台電達成2028年底前無煤中火目標;中火一期汰煤860萬噸;2029年底台電完全無煤;立院通過新版主决議2028年底前終結中火煤電;中部縣市首長/議會支持2028無煤中火等。在刺骨寒風中,這些人勇敢堅定地守護著臺灣的空氣,捍衛著子孫與你我的未來。
尚君璽
2024-12-18 05:40
地方新聞
台北
牛津大學 x EBC 金融集團 探討綠色經濟的挑戰與契機
在氣候變遷與經濟不穩定雙重危機加劇的背景下,牛津大學經濟系與EBC金融集團(EBC)攜手合作,舉辦了「經濟學家做了什麼?」(WERD)系列研討會。WERD匯聚學術界與金融界的頂尖領航者,共同探討將經濟體系與環境永續性相結合的可行策略,同時應對當前緊迫的社會挑戰。此活動聚焦於「宏觀經濟與氣候」主題,牛津大學副教授AndreaChiavari發表主題演講,並由BanuDemirPakel副教授主持小組討論,參與者包括NicolaRanger博士和EBC執行長DavidBarrett,探討經濟與環境永續性的可行策略。
何長澤
2024-12-09 19:29
新聞
國內
財經
富邦財經趨勢論壇》美歐貿易戰恐開打!羅瑋預測全面開戰慘況:Fed暴降10碼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即將入主白宮,2025年美債表現備受關注。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今(26)日在「2025富邦財經趨勢論壇」表示,美國除了與中國有貿易戰之外,也可能因碳稅與歐洲發生貿易戰,屆時聯準會(Fed)降息幅度預估高達8至10碼。
林湘淇
2024-11-26 21:40
風影音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房地產
下班經濟學
新青安退場倒數!房產專家朱哥警告:預售屋價格還會再會漲
新青安補貼即將在2026年7月全面停止,不斷延長的政策將告一段落,新青安在利率的保護傘下買房剩兩年時間,接下來會不會再度掀起一波購屋潮?就讓《下班去你家》房產專家朱哥和主持人雪寶來告訴你!
下班去你家
2024-11-19 18:0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國民黨「反朱聯盟」群龍無首 「邊緣倫」扮「朱」吃老虎才是狠角色
國民黨黨主席2025年面臨改選,原本傳出黨內期待的台中市長盧秀燕,一度鬆動可能投入選戰,但在歷經東海大學女學生車禍意外之後,傳出盧秀燕已經決定以市政為主,雖不排除代表國民黨參選2028年總統寶座,但對於黨主席大位已經斷了念想,這也讓反朱聯盟大感焦慮,不斷點名黨內有實力者能出面挑戰朱立倫,其中就包含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黨前秘書長李乾龍或是台北市前市長郝龍斌等人。
戴祺修
2024-11-17 08:3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核能是不排碳電力!」童子賢指台灣關鍵在能源成本:可抗通膨、降電價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天受訪表示,核能是不排碳的電力,可以打擊通膨、壓低電價,如果台灣的排碳可以降低,出口產品的碳稅也會降低,有利於產業界競爭力。
中央社
2024-11-12 16:12
財經
房地產
房產新勢力
台北
18分鐘進雙北市 改寫人生階級
央行一箭緊縮全台房地產市場銀根,不動產趨勢遽然驟變,不僅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同時回歸理性健康的腳步,首購及剛性買盤成為市場主力,然而隨著營建成本居高不下,新建案造價節節攀升,房價恐怕要看到大幅回落是難上加難,尤其挾交通建設利多的大台北國道沿線生活圈價格更是難以親近,像是台北市南港、內湖穩居百萬身價,新北新店、中和、三重位居第一環,緊追北市行情,而延續東區門戶計劃、沿著國道約18分鐘可快速銜接南港、內湖的基隆安樂生活圈高CP值房價,讓自住買盤入門更輕盈。
唐可欣
2024-11-06 15:4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