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動機車大廠睿能創意(Gogoro)自赴美在那斯達克(Nasdaq)掛牌上市後,股價持續走低。去(2024)年9月中旬,股價更跌破1美元,隨後於11月接獲那斯達克發出的警告函,要求Gogoro須在180天寬限期內──也就是今(2025)年4月28日──改善股價,重新符合最低股價標準,否則將面臨下市危機。
對此,Gogoro向《風傳媒》記者表示,「已提出由美國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轉板至納斯達克資本市場的申請」,目前正等待審核結果,在此期間仍維持上市資格並繼續交易。
從輝煌到低潮,Gogoro跌破1美元之後怎麼辦?
2022年4月5日,紐約上午9點半,隨著開市鐘聲響起,Gogoro正式以股票代碼「GGR」在美國那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交易,這家來自台灣的新創公司,透過與Poema Global以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模式合併,跨出關鍵一步,成為台灣首家成功在美國上市的新創獨角獸(市值超過10億美元)企業。這不僅是台灣首度有實業公司以SPAC形式在海外上市,更是睽違16年,台灣科技品牌再次挺進那斯達克的榮耀時刻。那一天,Gogoro不只是開啟了自己的新篇章,也讓世界看見台灣創新力量的無限可能。
上市首日,Gogoro股價一度飆升至14.02美元,氣勢如虹。短短一個月後,更寫下17.59美元的歷史高點,市場一片看好。然而,隨著營運遲遲未能轉虧為盈,到了2023年底,Gogoro帳面累積虧損已超過百億元。投資人信心動搖,股價也一路走低,2024年上半年長期徘徊在1.5美元上下,陷入低迷震盪之中。
Gogoro在2022 年以股票代碼「GGR」在美國那斯達克交易所開始交易,相當風光。(Gogoro提供)
2024年9月13日成為Gogoro的「黑色星期五」。創辦人陸學森無預警宣布辭任,震撼市場。據知情人士向《風傳媒》記者透露,「當天早上,陸學森原本排定與內部團隊開會,卻臨時通知會議延期。沒想到,當天下午就傳出他辭職的消息,讓所有人感到極度錯愕。」這場突如其來的人事大地震,重擊市場信心,讓長期在1.5美元附近徘徊的股價,應聲跌破1美元大關。
隨後,Gogoro收到來自那斯達克的警告:若股價未能在2025年4月28日前連續10個交易日突破1美元,將面臨下市的命運。然而,根據4月28日回推的10個交易日數據,Gogoro未能達到規定要求,始終在0.2美元至0.3美元之間徘徊。
對此,Gogoro告訴《風傳媒》,已經向那斯達克提出申請,計劃將公司從全球精選市場轉板至資本市場,目前仍在等待審核結果。同時也強調,轉板申請不會影響其營運與股東權益,並且將繼續維持上市資格,正常進行交易。
「轉板」申請的意義與挑戰?對Gogoro有幫助嗎?
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Nasdaq Global Select Market)是納斯達克3大市場中上市標準最嚴格的板塊,涵蓋財務表現、市值規模與企業治理等多項高標準規定,旗下包含蘋果、微軟、亞馬遜等科技巨頭。
全球市場(Nasdaq Global Market)是該交易所的中層市場,介於全球精選市場與資本市場之間,這個市場的公司通常是成長型企業,涵蓋各種行業,包括科技、製造業和服務業等。相比全球精選市場,全球市場的上市要求相對較為靈活,且較低的財務要求使其成為較多中型公司的選擇。
而納斯達克資本市場(Nasdaq Capital Market)則主要針對市值較小的新興企業,上市門檻相對寬鬆。
Gogoro此舉,意味著雖然能暫時維持在納斯達克掛牌交易,但也反映公司目前市值與股價水準已無法符合原先精選市場的要求。轉板對於營運層面短期影響有限,但在投資人觀感與企業形象上,恐難免帶來一定程度的負面衝擊。
Gogoro依然是電動機車龍頭 整體市場卻低迷
在疫情爆發後,台灣電動機車市場銷量逐年下滑。自2011年市場起步時銷量為7286輛,至2015年翻倍成長,2019年更衝破16.8萬輛,然而,2020年受疫情影響、汰舊換新及電車補助政策調整影響下,銷量降至9.8萬輛,年減逾4成。接下來的4年,更逐年下降,分別為9.3萬輛、8.7萬輛、7.9萬輛及7.8萬輛。
儘管如此,Gogoro在2024年歷經高層變動與電池相關爭議後,仍穩住基本盤,全年銷售達5.2萬輛,占電動機車市場超過65%,在整體機車市場中也維持6.98%的市占率。
不過在2025年首季市況,受到補助政策延後實施的影響,整體市場表現相對低迷。電動機車市場3月銷量達3658輛,較2月成長42%,可見在地方政府補助陸續到位後,買氣逐步回溫。但是整體首季累計銷量僅7576輛,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64.30%,而Gogoro累計銷售量為4679輛,較去年第一季的1萬139輛顯著下降,市占率更跌到61%新低。
Gogoro面臨的挑戰有哪些?分析師怎麼看?
在股價「1美元保衛戰」正式宣告失敗後,亞洲投顧分析師吳岳展指出,儘管Gogoro目前在台灣的知名度較高,但隨著電動機車技術門檻的降低,競爭愈發激烈。除了傳統車廠光陽、三陽(2206)等競爭外,還需面對新進電動車品牌的進攻。吳岳展指出,「傳統品牌擁有穩定的客戶群和維修站基礎,能迅速轉型並支援電動車業務,相比之下,Gogoro無法快速利用現有服務網絡擴展市場,這讓其在競爭中處於劣勢。」
Gogoro電池使用松下鋰電池,單顆成本高達1.8萬元至2萬元。(資料照,取自「Gogoro」官網)
「Gogoro的關鍵在於,做出差異化、找到主要收入來源和品牌優勢。」吳岳展分析師指出,「現在的車款並未呈現出顯著的差異性,且競爭對手也已經開始推出類似的電車充換電模式,這樣一來,消費者還會有『非你不可』的理由嗎?」他強調,「如果Gogoro未能創造出某種爆發性的突破,將難以吸引新的消費者,甚至是投資人。」
除節流外Gogoro未來還有計劃 代理人姜家煒有盤算
Gogoro代理執行長姜家煒自去年9月接任代理執行長以來,積極開源節流,根據初步估算,過去半年已為公司節省超過3億元,他表示,Gogoro將繼續朝向能源事業與車輛事業分別在2027年與2028年達到損平的財務目標邁進。
據《工商時報》報導,姜家煒上任後的首要任務就是對Gogoro的財務進行全面盤點,從辦公室、倉儲成本、保險費及組織重整等各面向進行深入審視與調整,減少非必要開支。同時也針對產品線及海外市場進行策略性調整,以海外市場為例,與過去無節制的全面擴張不同,自去年第4季起,Gogoro評估各市場的財務表現後,決定退出中國大陸市場,以及出售菲律賓的股權等。
姜家煒(左)接任代理執行長,在創辦人陸學森(右)在去年9月無預警辭任之後親上火線、整頓戰場。(Gogoro提供)
雖然這些調整使Gogoro去年第4季因提列製造資產、存貨減損及出售股權損失等,公司的淨損由2023年7,600萬美元擴大至1.232億美元,但姜家煒認為,這些資產減損有助於後續財務優化調整,是公司過程中的必經之痛。他也強調,「作為一家能源科技公司與機車公司,Gogoro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實現獲利並持續穩健成長。」
新創公司的Gogoro警示
Gogoro曾經背負「台灣之光」的美名,成功在美國那斯達克掛牌,然而僅僅幾年後,卻面臨股價暴跌、人事震盪、電池問題等成長困境,這樣的情況對其他新創公司來說,無疑提供許多警示與教訓。
吳岳展分析,雖然亞馬遜最初連續5年處於虧損狀態,但其規模卻持續擴大,並且成功說服投資人繼續支持。這顯示,「若商業模式具吸引力並能持續發展,企業即使在初期虧損,仍能贏得市場和投資人支持。」但Gogoro的情況不同,儘管最初吸引大量投資者和關注,隨著電動機車銷量下滑、新服務無法跟上,Gogoro未能找到新的成長引擎。
亞馬遜最初連續5年處於虧損狀態,但其規模卻持續擴大,並且成功說服投資人繼續支持。(資料照,美聯社)
吳岳展表示,當企業開始吸引投資人後,接下來最重要的是要有清晰的規劃來支撐未來的增長,Gogoro在擴展初期未能及時找到新的增長點,因此無法保持營運穩定,這成為它遭遇困境的關鍵原因。
吳岳展進一步指出,像是亞馬遜和特斯拉這樣的企業,雖然也曾經處於初期虧損階段,但最終通過創新和差異化營收來源達到成功。特斯拉雖然賣車的利潤並不高,但它打破傳統思維,通過碳稅收入等創新方式來獲得利潤,這顯示出新創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必須具備能夠與市場和投資者說明未來商業模式的能力,並找到自己獨特的利潤來源。」
Gogoro還有機會嗎?
幾個月前,各大媒體不斷報導「Gogoro跌落神壇」,然而,在這段挑戰與動盪的時期,Gogoro依然不斷前行。透過推出特仕新車與聯名車款,拓展不同族群市場,還有全新騎到飽方案的上線,加上姜家煒喊出4大策略,力拚2026年達成能源事業損益兩平,2027年能源事業產生自由現金流,以及2028年車輛事業損益兩平。
儘管市場對Gogoro的前景有所保留,但能否再次扭轉困境、寫下品牌的新篇章,仍然是未來值得關注的焦點。吳岳展強調,「關鍵就是,Gogoro能否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重新找回動能,成為台灣電動機車的領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