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碳交易市場 文章列表
#
碳交易市場
約 10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屏東
屏東領跑綠色經濟!攜手科技業打造全台首例百公頃人工林碳匯
在全球「淨零排放」浪潮下,國際碳交易市場呈現蓬勃發展之勢。屏東縣政府敏銳捕捉到這股綠色經濟的趨勢,積極推動農業碳匯計畫,並於車城鄉擘劃啟動一項創舉——全台科技業首例、規模廣達百公頃的人工林碳匯專案。此舉不僅將永續森林經營、碳權交易機制與企業ESG策略巧妙結合,更在本土碳匯發展的進程中,樹立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溫佳身
2025-04-14 13:00
VIP
政治
財經
調查
新新聞
綠友友穿梭中!台灣不只想從菲律賓買綠電 新南向政策企業「綠油油」
2024年3月,美國與日本、菲律賓二國,發起了「呂宋經濟走廊計畫」,這項「友岸外包」計畫,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上台、菲律賓政局不穩之際,能否繼續仍是未定之天。不過,這並不影響台灣新南向的步伐,去年底在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帶領下,由台灣企業組成的「台灣智慧淨零建築產業聯盟」(台智盟),與菲國台商松玥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共同開發蘇比克灣TIPO智慧生態園區;台智盟係由外交部長林佳龍、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發起成立,成員不乏所謂的「綠友友」企業,類似台智盟這樣的機構,在新南向政策並不在少數。
林上祚
2025-03-31 09:10
新聞
政治
「榮邦計畫」帶領科技產業出海 林佳龍談外交布局:要做Taiwan can lead
中國近年來頻繁以政經力量使我國友邦轉向與我國斷交,面對中國在外交場域的步步進逼,外交部長林佳龍在接受節目《下班瀚你聊》專訪中指出,外交部現階段將以「固邦、榮邦、擴邦」3項目標,跨部會整合政府以及民間企業,以科技實力輸出台灣在資通訊影響力,不只要「Taiwancanhelp」,更要「Taiwancanlead」。
蔣帆威
2025-03-02 20: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陳宜民觀點:廢核,減碳與濕地
2024年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SocietyofWetlandScientists,SWS)年會移師至臺灣舉行,這也是該學會第一次在亞洲舉行年會,SWS成立於1980年,迄今已44年,該會致力推動公民對於濕地的理解,並倡議濕地的保育、保護及恢復,其實,早年我們對於濕地的施政主軸也與該會的宗旨不謀而合,例如保育防風林與維護濕地原來樣貌都與該會的目標一致。
陳宜民
2025-01-29 06:50
風生活
國際
財經
科技
經濟
理財
新知
環境
世界
巴黎協定額度機制PACM登場!台灣企業、政府如何參與碳中和「抵減減量目標」?一文解析全球碳交易市場新規則
耶誕和新年期間我在家寫這篇文章,重看了過去幾年在綠學院發表的COP分析文,發現去(2024)年已經是第四篇了,跟綠學院年報《2024年綠學院給全體用戶的一封信——安全感》並列長青!從COP26開始,這條隱形的時間軸,透過專欄文章長時間的紀錄,貫穿時代提供你我一條了解氣候談判的脈絡。
綠學院
2025-01-12 17:59
評論
國際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商業
經濟
黃一展觀點:氣候與人權─淨零碳排路徑對最弱勢群體的影響和機會
氣候變遷已成為21世紀最迫切的全球性挑戰之一,並且它對人權的影響越來越明顯。當我們討論淨零碳排放的路徑時,也必須理解氣候變遷,是如何影響那些最脆弱的群體,這不僅僅是一個環境問題,而是一個與生存權、健康權和發展權緊密相連的社會正義問題。所謂最弱勢的群體,無論是發展中國家的農村人口、原住民社區,還是那些依賴自然資源維生的人們,按照聯合國秘書長的話來說,他們正處於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與機會的交匯點,去理解這一過程中如何保障弱勢的權利,對於推動公正的氣候行動至關重要。
黃一展
2024-12-03 05:45
評論
國際
國內
專欄
范建得觀點:從巴庫氣候團結協議之發展看台灣氣候對策的下一步
過幾乎破局的延會討論,COP29終於作成巴庫氣候團結協議(BakuClimateUnifyPact),此次會議堪勹稱近30年來最令人失望的一次氣候大會,除標定的金融目標拖泥帶水,導致言中缺乏資金的調適亦無實質進展,其他諸如去年「阿聯合意」(UAEConsensus)確立的脫碳願景甚至被弱化用語,加上今年只有阿聯及巴西這兩個COP28及COP29的主辦國提交真正更新的NDC,連歐盟都只說年底前交,顯然今年唯一具體的成果就是《巴黎協定》第6條全球市場機制的正式成型了。
范建得
2024-11-27 05:50
評論
國際
國內
專欄
范建得觀點:展望陰影下的COP29─搶救地球還能做什麼?
延續97000人參與的COP28巴黎協定會期完成的全球盤點(GlobalStocktake),今年將著重在如何落實行動的決心(DeterminedActions)
范建得
2024-11-13 05:5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商業
觀點投書:台版 CBAM 機制過幾年上路?別急,讓我們先看歐盟的經驗
隨著全球永續發展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淨零碳排的風潮也在台灣引起巨大變革。其中最具指標性的台灣碳定價政策,在歷時約2年的公共辯論後,碳費費率終於在本月初定案,整套制度也準備於明年(2025年)1月1日正式實施。
Bryant
2024-10-26 05:30
地方新聞
台北
全球瘋碳權企業布局爭商機 搶碳源福華智能開發印尼森林
減碳相關的碳權交易已成為全球主流,可謂得碳權者得天下。台灣接軌國際,碳權交易平台10月啟動,2025年起開徵碳費,正式宣告碳有價時代來臨。企業賣碳權更是商機無限,尤其爭取森林供應源更是重點,如在印尼取得森林碳權的福華智能,森崴能源子公司元杉森林,華紙為兩岸植樹,這些都靠森林點碳成金,福華智能更是台灣唯一實質開發國際碳權的上市櫃公司。
何長澤
2024-10-23 15:10
地方新聞
高雄
碳交所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啟動 陳其邁:加速數位淨零雙軸轉型永續經營
隨著我國邁入碳有價時代,碳交易已成為推動產業減量、加速綠色經濟轉型的關鍵機制,總部位於高雄的碳權交易所建置「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並於今日舉行平台啟用典禮暨企業分享會。國發會、環境部、金管會、經濟部及高雄市長陳其邁皆出席支持,在這次啟動活動中特別規劃「淨零公車,低碳前行」、「平台啟動,助力轉型」、「減碳示範,創新引領」三大活動亮點,全面展示台灣在減碳行動及淨零轉型的創新與決心。
徐炳文
2024-10-21 19:09
地方新聞
台北
碳費開徵!投資碳權成避險工具 福華智能搶佔ESG商機佈局碳權國際交易市場
全球拚2050淨零排放,碳權交易成全球熱門話題,概念股紅翻天超搶手,碳權帶動的綠色經濟更是當紅炸子雞。台灣跟進國際趨勢,本月啟動國內碳權交易平台、明年將開徵碳費,正式進入碳有價時代!面對碳費政策,企業因應的「避險」佈局成重要課題,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林經甫博士觀察,不少企業永續提前佈局與接軌國際貿易市場,像台泥(1101)提早佈局累積歐洲碳權,福華電子(8085)積極開發綠色產品,子公司福華智能開發計畫印尼森林碳權,是台灣唯一實質開發國際碳權的上市櫃公司。
陳映霖
2024-10-17 10:13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保持台灣經濟韌性,碳費制度不應設置過高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問題的日益嚴峻,碳定價政策已成為各國推動減碳的重要工具。台灣近期推出了碳費相關子法,並計劃未來逐步提高費率以促進企業減碳與低碳轉型。
Bryant
2024-09-14 05:3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李葳農觀點:從APEC觀察亞太金融議題發展趨勢
每當提及亞太經濟合作(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APEC),大眾印象較深的應屬領袖年會時各國領導人或重量級領袖代表齊聚一堂的場景,但APEC除了是亞太各國高層每年交換意見的重要平台外,APEC各專業論壇涉及的議題甚廣,包含金融、財政、投資、經貿、能源、觀光、區域經濟整合等數十種領域,皆由各國政府部門相關官員定期開會,並將工作成果提呈部長及領袖會議。
李葳農
2024-08-28 06:3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永續政策的迷思─從歐盟「實質碳費」來正確理解國際貿易規則
台灣碳費政策預計在今年底確定費率,如今各界已經接受碳定價政策勢在必行,為了降低衝擊,必須積極探討低碳經濟活動的未來圖像。7月5日第4次碳費費率審議委員會之前,彭啟明部長也出面信心喊話,宣稱碳費對產業衝擊「很低很低」,目的就是要讓政策平穩上路。
Bryant
2024-07-14 05:30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經濟
風傳媒趨勢論壇》全球暖化讓地震變多?田建中:減碳不容易,碳交易是解方之一
4月3日早晨,一場規模7.2的地震搖撼全台;截至5月16日,台灣已經發生超過300多起餘震,當中有些規模超過6.0,造成房屋損害。如此頻繁的地震,讓不少人懷疑,它們是否跟全球暖化有關係。
郭家宏
2024-05-17 11:5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開徵碳費準備好了嗎?從亞洲鄰國碳定價政策反思台灣淨零轉型
全球淨零碳排重大里程碑,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預計2026年正式實施。環境部目標是在2024年通過碳費徵收相關辦法,並於2025年開始徵收,以利未來接軌國際規範。可是現在碳費審議委員會因配套細節未定、尚無法進入實質費率討論,學界、產業界也呼籲制定碳稅取代碳費,各界紛紛質疑:台灣開徵碳費會不會太過倉促?
陳志豪
2024-05-17 05:4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從「碳洩漏風險」的產業現實,看碳定價政策的利弊權衡
4月29日環境部公布碳費相關子法《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及《碳費收費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三項草案,對於台灣碳定價政策接軌國際規範,可謂再進一大步。然而政府草案公布後隔日,環團立刻發表聯合聲明,抨擊子法草案是「碳費二折大拍賣,企業無憂爽爽排」,如此強硬的主張,恐不利於台灣淨零轉型工作的推動。
Bryant
2024-05-03 05:40
風生活
環境
化石燃料未來會淘汰?COP28專家:地位會被削弱、但不會真正被終結
跨年期間我在家裡思考如何寫一個從任何人的角度來看都激勵人心的COP28決議解析,因為這次COP28現場可以感受到環保人的企圖心,大家誠意滿滿,到處都是欣欣向榮的發表會;結束後各大媒體報導本次大會的亮點,都會提及最大的勝利是終結化石燃料在未來全球淨零路徑中的生存空間。
綠學院
2024-01-10 17:31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經濟
碳交易變碳殖民主義!窮國只分到一小部分碳銷售額,經紀公司卻從中賺飽
碳權交易近年傳出計算不實與被控淪為「漂綠」工具,挨批無助達標淨零排放。金融時報一篇社論認為,碳權交易固不該因噎廢食,但也不應變相成碳殖民主義。
中央社
2023-12-13 10:40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