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獨立媒體 文章列表
#
獨立媒體
約 471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台》被迫停擺,中國官媒樂翻天:「謊言工廠」終於關門大吉
美國總統川普14日取消對美國之音(VOA)和自由亞洲電台(RFA)等媒體的資助,導致上千名新聞工作者被迫停職、面臨裁員危機。川普此舉招來獨裁政權的幸災樂禍,中國官媒稱「謊言工廠」終於關門大吉、大快人心;另一方面,國際資深記者與人權運動家深表遺憾,因為中共最痛恨的,正是川普關閉的這些自由派媒體。
吳辰君
2025-03-19 10:21
新聞
國際
川普也要「媒體姓黨」?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台大量員工遭解僱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於上周六解雇了上千名美國海外廣播機構的員工。包括美國之音(VoiceofAmerica)、自由亞洲電台(RadioFreeAsia)和自由歐洲電台(RadioFreeEurope)在內的多個廣播機構的記者及其他工作人員收到電子郵件通知,告知他們不再被允許進入辦公室,並需交還記者證、辦公電話及其他設備。川普於上周五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正式啟動了這一決定。
德國之聲
2025-03-17 08:42
評論
國際
政治
財經
專欄
盧倩儀觀點:索羅斯的「開放社會基金會」(OSF)何以危險
台灣長年受到境外勢力以民主之名用違反民主的方式在黑暗中進行不可告人無從監督遑論抵抗的干預。川普與馬斯克為了批鬥不合他們意的深層政府,讓部份隱蔽行動赫然曝了光。台灣相關團體之一的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迅速劃清界線,強調經費是來自索羅斯(GeorgeSoros)的「開放社會基金會」(OpenSocietyFoundation;OSF)而非惡名昭彰的「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然OSF惡名昭彰的程度並不亞於它的同夥USAID。本文除了闡述OSF何以危險,也希望強調
盧倩儀
2025-03-08 07:10
新聞
國際
反恐、全球健康、糧食安全及國際人權怎麼辦?川普政府將取消90%對外援助
美聯社獲取了一份描述美國政府計劃的內部備忘錄,並引述其內容報導稱,川普政府計劃終止超過九成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簽訂的對外援助合約,涉及的全球援助總額達600億美元。
德國之聲
2025-03-02 09:21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林錫星觀點:USAID關門衝擊緬甸反政府武裝,不變的是百姓受苦社會動亂
近來時局大動蕩、大變化對緬甸地緣政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最令人刻骨銘心的無非是2025年2月3日美國新上任總統特朗普與馬斯克宣布關閉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組織,對緬甸將產生多維度影響,包括民主化進程受挫,公民社會與反Tatmadaw組織因資金斷裂而削弱,Tatmadaw政府權力鞏固,獨立媒體停擺加劇信息管控。
林錫星
2025-02-16 07: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評
觀點
文化
風評:USAID黑幕現形,霸權偽善敗露
川普(DonaldTrump)重返白宮至今,外界總是矚目其關稅戰的發動,以及併吞鄰國土地的狂想。但他的緊密夥伴馬斯克(ElonMusk),銜命出掌政府效率部(DOGE),已大張旗鼓地刀刃向內,開展一場指向美國政府自身的「革命」。這場川馬合作的「變法」,第一刀剖向了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川普稱該機構「由一群激進的瘋子掌管」,馬斯克則砲轟其為「犯罪組織」。
主筆室
2025-02-14 07:10
新聞
國際
「普京伴侶」卡巴耶娃不再神秘低調 重回公眾視野,只為宣傳自創體操俱樂部
俄羅斯前奧運體操選手阿琳娜·卡巴耶娃(AlinaKabaeva),有時被俄國獨立媒體稱為普京總統的「伴侶」,她是西方制裁的對象,並且是這個國家靚麗精英階層中最神秘的人物之一。
BBC News 中文
2025-02-13 10:40
評論
政治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巴禮巴專文:表達自由與說真話
在我定義此脈絡下的「權利」之前,我想再一次談談讓我們擔憂當前民主的幾個基本事實。正如我們所知,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中,媒體自由(libertédelapresse)皆在不同程度上被肯認為基本價值之一。
艾蒂安‧巴禮巴
2025-02-05 05:2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為中國新聞自由「尋光」
在全球新聞自由逐漸縮水的當下,中共對中國境內媒體的重重打壓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傳統媒體遭遇嚴苛審查,記者遭到迫害,真實的報導常常被扭曲或封鎖。在這樣的背景下,華人非營利組織「中國人權」推出的「尋光」獨立媒體支持計畫,無疑是對抗中共新聞審查體系的希望之光,該計畫不僅為中國境內和海外的中文媒體提供資助,還將支持那些敢於揭露真相、挑戰中共控制的報導者,這對促進中國的新聞自由具有深遠的意義。
宗介
2025-01-08 05:30
VIP
評論
國際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閻紀宇專欄:川普「復仇者」上位,美國新聞界凜冬將至
「我們必須好好整頓我們的新聞媒體,我們的新聞媒體非常腐敗,幾乎就像我們的選舉一樣腐敗。」
閻紀宇
2024-12-21 06:2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葉日武觀點:第二塊國防布背後的嚴肅意義
第一塊國防布,出現在馬英九執政時發生的洪仲秋事件中,當時用不透光的黑布,來諷刺軍方那執意掩飾真相,意圖逃避責任的醜態。第二塊國防布則在小英政府時代稍見端倪,日前才因為美國在台協會的定調而徹底坐實,具體形象是一塊朦朧的薄紗,可以看到部分真相,卻無法精準的掌握全局。
葉日武
2024-12-20 06:4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措手不及的政治豪賭,挽回不了的政治生命
南韓尹政府戲劇化的戒嚴又解嚴,無疑震驚了東亞區域對於民主政治的關切,倘若以南韓政治場域,剪不斷理還亂的政黨分合、時常因路線改名的情況以及過去尹錫悅的仕途背景來說,則得以抽絲剝繭為何尹錫悅宣布戒嚴本身,其實是場維護自身政治生命,出賣韓國民主政治的輓歌。
林芳志
2024-12-05 05:4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專欄
韓俐穎專文:認識一個國家的權利─你沒看見的新加坡
「我不認識韓女士描述的國家。」
韓俐穎
2024-11-24 05:40
新聞
國際
軍事
不是每個俄羅斯男性,都願意幫普京賣命:俄烏戰爭中的三則逃兵故事
俄羅斯法庭上出現了創紀錄的逃兵案例,他們中有的休假後就沒有回家。很多逃兵和親戚一起逃難,這些親戚都冒著被鎮壓的風險。
BBC News 中文
2024-11-20 1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否認利用《蘋果日報》鼓吹港獨!黎智英首度出庭自辯:這種說法是陰謀
現年76歲的黎智英週三(11月20日)現身香港高等法院,針對「串謀出版煽動性出版物」罪名以及2項串謀外國勾結罪名作證;後者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
德國之聲
2024-11-20 14:35
新聞
國際
軍事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經濟
華爾街日報》戰死沙場比工作一輩子還賺:俄羅斯靠「死亡經濟學」維持兵源不斷
在俄羅斯貧困的腹地,參戰現在成了一種理性的經濟選擇。
Georgi Kantchev
2024-11-15 13:00
新聞
政治
赴捷克出席「公元兩千論壇」 蔡英文演講提中國軍演:台灣站在威脅最前線
前總統蔡英文今(14)日出席捷克第28屆公元兩千論壇,以「證明民主的決心與韌性」(ProvingDemocracy'sResolveandResilience)為題發表演說。蔡英文表示,「透過團結、共同努力,並堅持我們對民主價值的信念,我們定將永遠獲勝。」
黃信維
2024-10-14 21:25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民主靠什麼?
近期民進黨38周年黨慶,那個由無數懷抱理想的前輩,所創建的政黨,如今已走向一個與黨外背道而馳的道路。自解除戒嚴開始,台灣實施民主改革已過37個年頭。無數位前輩與世代,奉獻自己的心血,只為了能打倒眼前國民黨威權。然而,當這些黨外大老看到如今的台灣,不知會有多少感慨。
潘科伸
2024-10-06 05:40
VIP
國際
大國博弈
川普若回鍋,歐洲剉咧等?前美國駐北約大使:除了衝擊經濟與安全,「極端民粹風潮」威脅最大
曾任美國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大使、現任智庫「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ChicagoCouncilonGlobalAffairs)負責人的達爾德(IvoDaalder)近日撰文指出,若川普重返白宮,將會進一步強化歐洲的民粹主義,並促使極右派政黨興起,這才是對歐洲最嚴重的威脅。
李岱青
2024-10-05 12:00
新聞
國際
奧地利極右翼自由黨勝出,另類媒體散播極端言論、鞏固支持者
9月29日奧地利舉行國會大選,代表極右翼奧地利自由黨力壓過去5年主導政壇的保守派人民黨勝出。《美聯社》(AP)報導,這是二戰結束以來,極右派首次在奧地利大選取得勝利,自由黨利用人民對移民、通膨和烏克蘭情勢的憂慮,乘勢而起,但自由黨必須與其他政黨組建新政府才能取得國會多數,前景仍未明朗。
劉俞妗
2024-10-05 10: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