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塊國防布,出現在馬英九執政時發生的洪仲秋事件中,當時用不透光的黑布,來諷刺軍方那執意掩飾真相,意圖逃避責任的醜態。第二塊國防布則在小英政府時代稍見端倪,日前才因為美國在台協會的定調而徹底坐實,具體形象是一塊朦朧的薄紗,可以看到部分真相,卻無法精準的掌握全局。
第一塊國防布反映了軍警公教體系常見的「怕事」心態,企圖用掩飾真相來「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第二塊國防布就可怕了,代表軍方已經反客為主,藉由操縱資訊來引導輿論和民意,用「九分真話,一分假話」的至高說謊技術,企圖讓謊言變成台灣社會集體建構出來的事實。
第二塊國防布初現端倪
大約三年前,風傳媒刊出我撰寫的7千5字投書,標題是《共機擾台?挑釁?威嚇?訓練?承認吧,我們缺乏政治智慧!》。內文指出,當時對於中共軍機頻繁進出我方防空識別區(ADIZ)的現象有許多揣測,包括挑釁、消耗、威嚇、探測防空參數、尋找雷達漏洞、和灰色地帶作戰等等,但其實都講不通,最符合情理的解釋則是平時的例行性訓練,加上特定時點的針對性威嚇。
雖然當時也有人主張多屬日常訓練,甚至還有無線電玩家截聽到,中共飛行員以「執行訓練任務」回應我方飛行員的喊話,但媒體記者的第一時間反應普遍都是嗤之以鼻。再加上獨派媒體千篇一律的往「兩岸緊張」帶風向,最後雖然有當時的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承認「既可能是訓練,也可能有其他目的」,但台灣社會的解讀卻幾乎全面指向「無端挑釁」。於是,這類事件從此泛稱為「共機擾台」。
當時國防部的立場看似無懈可擊,只揭露中共軍機進出我方ADIZ的事實,對於衍生的言論不予置評,但我不想用直覺取代思考,還是在其中發現兩個不合常情的疑點。
其一,我們直接面對的是中共的東部戰區,但國防部揭露的卻似乎屬於南部戰區的軍機動態,但東部戰區的軍機不可能完全沒有出海,因此國防部必定是刻意隱瞞海峽上空和東海南部的共機動態。其二,國防部早已知道中共從2015年開始進行「遠海長航訓練」,連帶的也進行軍機繞台,而且頻率逐漸增加,但並未向台灣社會公布。
如今回頭再看就清楚了。當時國防部應該是和獨派媒體合演一場大戲,一方選擇性的公開資訊,另一方將之帶到共機擾台的方向,在確定台灣社會可以承受,而且一如預期的帶對方向之後,再選擇適當時機揭露東部戰區的共機動態,從而塑造出「共機擾台強度增加」的假象,激發台灣社會對中共的憤怒與反感。
三年前我承認政治智慧不足,看不出把共機進出我方ADIZ視為挑釁有什麼好處,但如今已經很清楚了,那就是在中共不可能中止台灣周遭的軍機出海訓練之下,足以顯示中共對台灣的敵意有增無減,從而在「台灣人不是被嚇大的」這個直覺反彈之下,保證獨派異姓王朝得以千年不墬!
(相關報導:
風評:年改反年改─所謂「正義」遠近高低各不同
|
更多文章
)
劇本爛透的跨國大戲
日前,台灣平面媒體主要國際新聞來源之一的路透社(Reuters),突然引述台灣「匿名國安人士」所言,宣稱中共將針對賴皇的太平洋島國之旅,執行大規模的對台軍事演習,而且是1996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海上軍事行動。
隨後,在台灣社會出現中共為何沒有宣布的疑惑時,同樣又是匿名國安人士宣稱中共此次軍演「開不了口」,原因包括此次軍演主要是劍指美國,藉以宣示已經控制第一島鏈內部,避免影響兩岸企業家峰會和雙城論壇等對台統戰工作,以及解放軍進行內部清洗,於是讓官兵在外面演訓,不要回營區裡想東想西等。然而,這無疑就是在硬拗了,因為這些理由顯然不足以讓中共「開不了口」,而且和先前的「針對賴皇」相互矛盾。
在實際證據方面,還是由匿名國安人士透過路透社表示,中共當時在台灣、日本南部諸島附近、及東海和南海部署了將近90艘船艦,其中約3分之2為海軍艦艇。不提沒有出示衛星照片,想像一下台灣、日本南部諸島、東海、和南海合計涵蓋多大的範圍,就知道區區90艘船艦根本不足為道,顯然又是硬拗。
如果只是匿名國安人士放話,在邏輯不通之下,視為想找存在感而杜撰的鬼故事即可,但國防部的全面配合,就讓人不敢小覷了。
那段期間,國防部每天繼續發布共機動態,涵蓋台灣本島南、北兩側,和整個海峽上空,共機數量逐日變動,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整體而言在共機數量和分布狀況上並沒有出現異常變化。
然而,國防部卻做了兩個大動作,其一是針對前述90艘船艦之說,國防部雖然沒有直接背書,但宣稱「數量非常驚人」,而且還拿出監控照片作為證據──雖然監控照片其實是自己打臉,完全沒有中共船艦集結的現象,就只是遠方孤零零的一艘船,而且似乎只有一艘軍艦,其他都是海警船。
另一個大動作是宣稱,共軍宣布在浙江及福建以東一帶空域,開設7處空域保留區,國防部因此完成應變中心開設,保持高度戒備。隨後,台灣本島多處都傳出佈署坦克車或飛彈車的報導,顯示國防部並非說說罷了。
但明眼人同樣都看得出來,那7處空域保留區南起汕頭北到上海,而且都位於第一島鏈西側,距離大陸本土從數十到兩百公里不等,明顯沒有「針對台灣」的意圖,更談不上國防部所言的「讓台灣海峽內水化」了!
不論是匿名國安人士的放話,或是國防部的發言,劇本都顯然糟糕透頂,但至少老外似乎相信了,例如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猛烈抨擊中共軍演是「脅迫行為」,華爾街日報則指出中共軍演「據信意在測試支配第一島鏈的能力」。
最後,總統府和外交部似乎眼見時機成熟,冠冕堂皇的由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宣稱,「北京當局這樣的行徑,是對印太區域安全穩定現狀的公然破壞,更為國際社會投入不安變數」,外交部則發布新聞稿指出,中共「單方面破壞台海和平與穩定,無端升高區域緊張情勢,並已干擾國際航運及貿易正常往來」。
第二塊國防布徹底坐實
而就在總統府和外交部跳出來的同一天,持續將近一周的爛戲終於走向落幕。看不過去的獨立媒體人陳揮文率先跳出來打臉,主軸是「根本沒軍演」,內幕則是那位路透社記者根本就是賴皇的走狗,以往寫了兩次中共要發動軍演,結果都槓龜。
(相關報導:
風評:年改反年改─所謂「正義」遠近高低各不同
|
更多文章
)
其後還有海軍退役將領表示,透過付費衛星偵照資料比對,中共既沒有集結船艦,也沒有軍艦編隊通過台灣周邊海域,顯然當局是用不實資訊誤導民眾。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則在《臉書》發文,質疑中共在第一島鏈外演練拒止外國干預的說法,並諷刺說現在已經淪為「說故事比賽」。
致命的一擊來自於美國在台協會(AIT),其發言人指出,美方持續監控共軍動態,近日活動確有升高,並與過去美方在其他大型軍演所見層級一致,但美方仍不認為這是針對賴皇出訪友邦而發。
美國爸爸的話當然管用,幾個小時前參謀總長梅家樹就通令解除各級應變中心開設,國防部也在AIT發言見報後公開表示到此為止。接下來當然是一大波的群嘲,坐實了第二塊國防布的存在,例如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就批評「國安單位自拉自唱,顯然是演過頭」,而國防部高官心裡也很苦,因為「把專業都玩光」。
中共稍早也對記者的提問做出回應,但並未直接承認或否認軍演,國台辦只是宣稱賴皇的「倚外謀獨、以武謀獨…必須反制、必須懲戒」,中共國防部的回應大致相同。都是制式回應,隱含著沒有實彈射擊也沒有對內或對外宣傳企圖之下,「演訓屬自家事,與外人何干」的全球慣例。
第二塊國防布的警訊
持續約一周的爛戲,其實證明了至少賴皇寵信的高層當中,有不少人抱著「庶民可欺」的帝王心態,認為可以藉由新聞操作來成功的對整個台灣社會洗腦。
同時,願意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來製作這場爛戲,也證明他們很重視其可能的成果,而最合理的推斷是,這個預期成果就是兩岸敵意上升──1996年以來對台軍演從20幾年1次提升到兩年半4次,代表中共對台敵意大幅上升,而我方民意反彈必定導致對中共和大陸人民敵意上升。
眾所周知,獨派藉由兩岸敵意而取得政權,仗著美國爸爸等護身神咒而敢於拍胸脯向中共高喊「有膽來戰」,而所有「避戰而不求戰」的異議人士,早已被抹紅成為飽受污辱的「投降派」。為期約一周的爛戲,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和「挺戒嚴」事件類似,被揭穿也無所謂,選票不會流失,隨時可以再玩一場。
但第二塊國防布的正式登場,證明我們的軍隊或許已經不是「國家的軍隊」,實際上變成統治階層的「私兵」。這是繼媒體大幅綠化之後的另一個反民主警訊,而且同樣和「挺戒嚴」事件類似,考驗著台灣社會究竟是「反共且反專制」,還是「反共但不反專制」。
雖然所謂的民主(democracy)其實只是由人民直接或間接處理公共事務,但這裡還是用台灣社會偏愛的民粹語言「人民才是頭家」來比喻:目前軍方似乎已經變成「奉惡奴之命反噬主人的惡犬」,很悲哀也很不可思議,但這就是第二塊國防布背後的嚴肅意義。
(相關報導:
風評:年改反年改─所謂「正義」遠近高低各不同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