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TheUNConventionontherightsofthechild)第20條法條強調了不論是暫時或永久脫離家庭環境的兒童,根據該法條,締約國應該確保這些兒童以其他方式得到照顧,可以包括寄養、監護、收養或者在適當的育兒機構中安置。然而在考慮解決方案時,必須適當關注兒童的族裔、宗教、文化和語言背景,由此可知,該法條強調兒童的特殊需求和身份認同的重要性,並要求國家針對兒童提供合適且尊重其文化背景的照顧。當一個族群的文化傳承斷裂且被主流社會否定其價值時,會發生「失竊的世代」(stolengenerations)現象,這個詞彙起源於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在殖民主義和種族中心主義思想下,採取同化政策,將原住民族兒童從原生家庭和部落中分離出來,送往集體安置機構中成長。對於這些被劫持的世代來說,他們失去了與自己文化的聯繫,並面臨著身份認同的困境,同化政策的實施不僅對受影響的原住民族兒童造成傷害,也對整個族群的文化存續和發展帶來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