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30日,這世界上又多了一個「共和國」,不過沒有戰爭、沒有革命、沒有任何形式的暴力,前宗主國甚至派出王儲參加典禮。其實,這個國家其實55年前就已獨立;還有,它是流行音樂天后蕾哈娜(Rihanna)的故鄉。30日的「開國典禮」,天后當然盛裝出席。
加勒比海島國巴貝多(Barbados)11月30日正式脫離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的統治,成為一個共和國,不過仍保留大英國協(Commonwealth of Nations)成員國資格,只是國號改為「巴貝多共和國」(Republic of Barbados)。巴貝多的國旗與紋章(coat of arms)不會改換,但國家體制與機構名稱中的「Royal」、「Crown」字樣都會拿掉。
從女王到女總統、女總理
原本代表女王「統治」的巴貝多女總督梅森(Sandra Mason)上個月經過國會選舉,30日宣誓就任巴貝多第一任總統,但實際執掌政務者仍是巴貝多史上首位女總理、倫敦政經學院(LSE)畢業的莫特利(Mia Mottley)。換言之,巴貝多從君主立憲政體轉為共和國,但依舊是女人當家。
30日子夜時分,首都橋鎮(Bridgetown)的民族英雄廣場(National Heroes Square),代表女王的旗幟冉冉降下,人群中瀰漫著興奮的氣氛,代表英國王室出席的查爾斯王儲(Prince Charles)全程觀禮。不過女王不必太失落,她名下還有15個「大英國協王國」(Commonwealth realm),包括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
巴貝多詩人法瑞爾(Winston Farrell)在典禮上說:「徹底翻過殖民的史頁⋯⋯我們從甘蔗田中崛起,拿回自己的歷史,終結女王代表的一切,以一位巴貝多人(Bajan)取而代之。」
廣場上歌舞繽紛,夜空中煙火燦爛,梅森在國會大廈前宣誓就職。巴貝多《國家日報》(The Daily Nation)頭版頭條標題寫著:「就在今夜!」(Tonight's the night!)
但今夜最亮眼的人物不是總統、總理或王儲,而是芳齡33歲的蕾哈娜,她生於島嶼西南部的聖邁可(St. Michael),15歲前往美國闖蕩,是當代歐美最成功的女性藝人之一。30日這天,蕾哈娜被巴貝多政府策封為「民族英雄」。總理莫特利期許她「繼續像鑽石一樣閃耀,以作品與行動榮耀妳的國家」。蕾哈娜2012年的一首金曲就叫〈鑽石〉(Diamonds)。 (相關報導: 閻紀宇專欄:台灣之外,什麼樣的國家可以參加美國總統親自主持的「民主峰會」? | 更多文章 )
Barbados is officially a Parliamentary Republic Here are a few highlights from the Ceremony to declare Barbados a Republic and Inauguration of the President of Barbados in National Heroes' Square! #MyBarbados #LoveBarbados #VisitBarbados #CelebratingWhoWeAre pic.twitter.com/Rp4kN0icqO
— Visit Barbados (@Barbados) November 30, 2021
「Barbados」的意思是「鬍子」
巴貝多是座小島,長僅34公里,最寬處也僅23公里,總面積約432平方公里,差不多是臺北市的1.25倍,人口更只有30萬。巴貝多位於東加勒比海小安地列斯群島(Lesser Antilles)最東端,最近的鄰國是臺灣的2個邦交國聖露西亞( Saint Lucia)與聖文森(Saint Vincent)。「Barbados」是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的「鬍子」,但確切得名緣由已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