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查良鏞 文章列表
#
查良鏞
約 1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從金庸行動粉碎歧視談社會歧視的根源
近日,和學生上到金庸(查良鏞)博士的作品,除金庸表哥是大詩人徐志摩,我特別提到金庸博士,劍橋大學已經頒給他榮譽文學博士學位,金庸則出人意料的向劍橋校長提出︰「讀一個真正博士學位的請求」,博士論文指導教授為劍橋漢學名譽教授麥大維(DavidMcMullen),金並以八十六歲高齡獲得英國劍橋大學哲學博士,粉碎學界文人相輕不當學歷歧視,其實說到底,那個在浙大人文學院,歧視金庸沒資格當院長的老師,不知道人在哪裡?
張天泰
2024-10-05 05: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藝文
歷史
「他是中國近三百年最傑出的文人!」武俠泰斗誕辰百年:一代報人金庸
金庸(原名查良鏞)出生於浙江省海寧巿,可謂書香門第,家族及親戚文人輩出。據稱,著名詩人及筵翻譯家穆旦、徐志摩、瓊瑤也是他的親戚。
德國之聲
2024-03-11 13:57
VIP
兩岸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九七前夕香港報紙不分左右向「中」看齊 報老闆當時預言:現在談的,以後可能還會改變……
「什麼都沒有,我們也沒有要求。現在談的,以後可能還會改變。或許以後的條件會更好也說不定。」這是1997香港「回歸」前,一位香港報業老板對於北京會給香港多大新聞自由的看法。
譚淑珍
2022-01-02 17:00
評論
兩岸
新新聞
專欄
張秀賢專欄:金庸與韋小寶精神
韋小寶的左右逢源反映香港人「身在曹營心在漢」,卻在曹營當中好食好住。金庸並不相信民主,反而期盼明君治世,出山救國救港。他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儒教知識分子。
張秀賢
2018-11-10 05:50
風生活
文化
跨越地域和時代的華語武俠文學泰斗,金庸與他的一生
如果說在華人世界只有為數不多的名字能夠在文學、影視、媒體、政商等多個領域擁有不分地域、貫穿時代的影響力,金庸算是其中一個。
BBC News 中文
2018-10-31 11:24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蔣經國路邊吃茶葉蛋,嚴家淦談經濟只談憂不談喜:《金庸傳》選摘(6)
萬事不如書在手,一生常見月當頭。─金庸,《明報月刊》三十三週年賀詞。
傅國湧
2016-03-06 06:2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以史為鑑,以武俠隱寓時事:《金庸傳》選摘(5)
《笑傲江湖》自一九六七年四月二十日起在《明報》連載,正是大陸「文革」越演越烈之時,「五月風暴」即將襲港。小說連載不久,人們就感到它在影射「文革」,稱之為「政治寓言」小說。他說:
傅國湧
2016-03-05 06:05
評論
風生活
兩岸
風書房
天變不足畏,人命最關天:《金庸傳》選摘(4)
「縱然無褲也要核論」…我們對這句話感憤慨,這句話中所包含的意義對全國人民極為不利,我們還認為,陳毅的話根本不通。中共要製造核彈,未必要犧牲人民的褲子,即使要減少一些褲子,也絕不至於全國人民都無褲子。如果真的如陳毅所云,「全國人民沒有褲子」,我們相信核彈絕對製造不出來。─1963年11月2日《明報》社評。
傅國湧
2016-03-04 06:20
評論
風生活
兩岸
風書房
三世有仇,勸人辦報:《金庸傳》選摘(3)
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日是他終身難忘的一天,《明報》正式創刊。創刊號標明:本港零售港幣一毫,督印人沈寶新。他執筆的發刊詞標榜「公正、善良、活潑、美麗」:
傅國湧
2016-03-03 06:10
評論
風生活
兩岸
風書房
橫空出世,改變了武俠小說的宿命:《金庸傳》選摘(2)
(郭靖)當下昂然說道;「…我只想問你一句,人死之後,葬在地下,占得多少土地?」成吉思汗一怔,馬鞭打個圈兒,道:「那也不過是這般大小。」郭靖道:「是啊,那你殺這麼多人,流這麼多血,占了這麼多國土,到頭來又有何用?」成吉思汗默然不語。─金庸《射雕英雄傳》
傅國湧
2016-03-02 06:30
評論
風生活
兩岸
風書房
作為報人,他比郭靖、令狐沖多了一份狡黠:《金庸傳》選摘(1)
有一張地方報紙對當地市議會深覺得不滿,於是發表了一篇社論,標題是〈議會中的議員有一半是流氓!〉社會人士大譁,議會要求報紙更正,報紙答允更正,第二天社論的標題是:〈議會中的議員有一半不是流氓!〉
傅國湧
2016-03-01 06:30
評論
專家評析:《明報》換將背後
《明報》總編輯被撤換,傳言將由集團內另一名來自大馬的健筆代替,惹來全城關注,不但員工成立關注組要求資方解釋,連數十名專欄作家也起義式的連署質疑,甚至高喊香港新聞自由已死,可見這份報紙在香港媒體圈的份量。
陳競新
2014-01-16 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