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報人,他比郭靖、令狐沖多了一份狡黠:《金庸傳》選摘(1)

金庸橫空出世,名號甚至壓過查良鏞,從刀光劍影的江湖世界回到現實本行,作為報人,金庸更較自己筆下的郭靖、令狐沖多了一份狡黠。(取自金庸百科)

有一張地方報紙對當地市議會深覺得不滿,於是發表了一篇社論,標題是〈議會中的議員有一半是流氓!〉社會人士大譁,議會要求報紙更正,報紙答允更正,第二天社論的標題是:〈議會中的議員有一半不是流氓!〉

一位記者問總編輯:「什麼是新聞?」他說:「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

一位記者訪問了一位要人之後,總編輯問他:「他說了什麼?」「一句話也沒說。」「嗯!你把他的話寫一個專欄,明天見報。」─金庸〈自 扁其說錄〉

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五日,《明報》頭版刊出查良鏞執筆的社評〈自來帝皇 不喜太子〉,預言當時正紅得發紫的林彪沒有好下場:

任何皇帝都想自己千秋萬世,萬壽無疆,所以天性上不會喜歡皇太子。立皇太子,就表示自己隨時有駕崩之可能。中國人對這種不吉利之事,向來極為犯忌。……

昏庸的皇帝不喜歡皇太子,不在話下,但即是最英明的皇帝,也不喜歡皇太子。……

以毛澤東這樣的性格,不喜預立繼承人,乃是絕對可以肯定的。從前的皇帝不得不立皇太子,由於在「家天下」的制度下,若不立皇太子,自己死後政權可能落入別家手中,那是非立不可。但在中共的制度下,竟然也公開規定了接班人,這顯然是違反毛澤東本願的。所以如此,當然由於林彪造成了這樣的形勢,好像唐朝玄武門之變之後,唐高祖欲不立李世民為皇太子,其可得乎?

同一天的副刊上,他的武俠小說《笑傲江湖》已連載到七○八段,江湖上正在「比武奪帥」,殺得難分難解。

《笑傲江湖》模糊了年代,並不是有意要影射「文革」,但他天天關注大陸的時局動向,不經意間受到影響也是正常的。「千秋萬載,一統江湖」,他的筆下是江湖還是江山已並不重要。他直言,在他心中任我行、東方不敗,還是左冷禪、岳不群,都是政治人物,林平之、向問天、方證大師、沖慮道人、定閑師太、莫大先生、余滄海等人也是政治人物。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一個朝代都有,在別的國家也有。

一九六六年以來,林彪一而再地出現在他的社評中,自一九六七年起他就多次作出這樣的預測。另一個經常成為他社評話題的就是江青,他多次預測「算老幾」的江青,在毛澤東身後「不知往哪兒躲」。當時,大陸權力舞台上波詭雲譎,熟讀《資治通鑑》的他一面以極大的熱情,另一面憂心忡忡地關注著時局動向,風吹草動,一點一滴,幾乎都沒有逃過他那雙眼睛。一九六七年一月十八日,他的社評〈「大家都是在一口鍋裡吃過飯的人嘛!」〉,題目用的是朱德為彭德懷辯護的一句話,他對彭德懷、朱德、賀龍等元勳的處境、命運深表同情,他說,這句話包含了無數的往事,無數的血淚,比之「煮豆燃豆萁」這首詩,有著更多的不平,更多的辛酸。 (相關報導: 「寫小說前先想怎麼養活自己」女版金庸以筆代劍揮灑武俠夢 更多文章

被視為軍事天才的林彪,屢獲毛澤東與蔣介石誇讚,曾紅極一時,但查良鏞當年就執筆預言,林彪最後不會有好下場。(取自網路)
被視為軍事天才的林彪(右),屢獲毛澤東與蔣介石誇讚,曾紅極一時,但查良鏞當年就執筆預言,林彪最後不會有好下場。(取自網路)

一九七三年六月二十二日,他在〈江青的裙子是「解放裝」〉社評說,「文革」以來,千篇一律都是男女不分的「解放裝」。裙子出現在公眾場合,起碼是八年來第一次。江青穿著灰色、齊膝的中庸裙,上身白色披肩,配以同色的手袋和皮鞋,相當雅致大方而美觀。「女子愛美乃天性,能夠在服飾上求多采多姿,確是人生的樂事。……江青的長褲不是『解放裝』,她的裙子才是真正的『解放裝』,使全中國的婦女能從公式化的制服中解放出來。」人們認為這是大陸自由化過程中的一項重要進步,外國記者無心欣賞美國訪華籃球隊的技藝,而專注她的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