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朱敬一專文 文章列表
#
朱敬一專文
約 1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國內
財經
風書房
藝文
專欄
科技
朱敬一專文:數位時代的經營原則─放下你手中那條舊藤!
這本書原著英文書名就是“TarzanEconomics”,(泰山經濟學)它還有一個副標:EightPrinciplesforPivotingThroughDisruption。我倒不覺得那個副標有什麼重要性,後文會解釋。
朱敬一
2024-09-12 05:5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朱敬一專文:我不是「獨裁者」,但是我想當個廚師
《獨裁者的廚師》是本非常好看的書,厚厚三百頁,兩天讀完。作者Szablowski是波蘭記者,親自訪問了幾位幫獨裁者燒菜的廚子。這些廚子本人都名不見經傳,但是僱主卻都是滿手血腥的知名人物:伊拉克的海珊、烏干達的阿敏、阿爾巴尼亞的霍查、古巴的卡斯楚、柬埔寨的波布等。這些人直接間接殺過的人,加起來應該超過一千萬。
朱敬一
2024-09-11 05:5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專欄
科技
AI
朱敬一專文:「人本」不是AI的全部─李飛飛的「視界」與之外
任何一本書如果得到某些名人推薦,它未必好看;但若一本書得到金融時報、Amazon選書第一名,它幾乎一定好看。《電腦科學家李飛飛的視界之旅》是後者。名人或大官推薦背後往往有人情壓力,但是媒體或銷售平台卻相對公正;這個道理,即使不用人工智慧,也是顯而易見。
朱敬一
2024-02-24 05:5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朱敬一專文:從「民族重建」思考台灣的永續民主
《民族重建》英文版是2003年刊出,原書名:”TheReconstructionofNations:Poland,Ukraine,Lithuania,Belarus,”中文版拖了20年,到2023年才由「衛城」完譯。作者是《血色大地》一書的作者,耶魯大學歷史學系講座教授TimothySnyder.Snyder精研中東歐歷史,其《血色大地》一書深刻描述東歐諸國在廿世紀遭受德國人、俄羅斯人來回幾次的屠殺,慘絕人寰。
朱敬一
2023-08-24 07:10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風書房
專欄
朱敬一專文:美/中衝突─不只是強權鬥爭而是價值體系的矛盾
很高興,我與另外三位作者(羅昌發、李柏青、林建志)在二○二一年出版的英文書UltimateEconomicConflictsBetweenChinaandDemocraticCountries,將由衛城出版繁體中文版。我們四位作者都是台灣人,用英文寫書,再回過頭來翻譯成中文,這過程十分曲折。開玩笑說,這是「出口轉內銷」。
朱敬一
2023-06-27 06:40
評論
國際
國內
財經
風書房
專欄
朱敬一專文:中國邀戰美國鎖喉─晶片從競爭到戰爭之路
《晶片戰爭》是超級好看的書。讀它,幫助我們了解台灣當前處境。這本書的作者ChrisMiller是歷史學博士,教授國際史。他應該是沒有什麼電機電子的訓練,能夠寫成這本幾乎是「晶片發展與競爭史」的書,把若干電子知識用白話文講到老嫗童子能解,非常不容易。
朱敬一
2023-03-01 13:40
評論
國際
專欄
朱敬一專文:撞球界的曠世奇才Ronnie O’Sullivan
我是運動迷。今天感到非常興奮。
朱敬一
2022-05-05 13:5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專欄
文化
朱敬一專文:政治哲學不但不枯燥,反而能幫我們把事情「想透澈」
哈佛大學哲學教授邁可.桑德爾的新書極為精采。若想精確了解最近五、六年歐美興起的民粹主義,本書絕對是最值得推薦的一本。
朱敬一
2021-03-13 05:50
評論
國際
國內
財經
風書房
專欄
朱敬一專文:不要被張夏準誤導了
二○一○年起,因為亞非動亂,大批難民逃往歐洲,許多歐洲國家社會受到衝擊,形成排外性的民粹主義。二○一六年英國脫歐,美國川普當選總統,這些事件加上歐洲難民危機,形成巨大的「反全球化」風潮。因為全球化是「新古典自由經濟理論」的一環,所以反全球化所代表的反新古典自由經濟,或是近乎民粹式的保護主義,自然就成為當紅。
朱敬一
2021-01-19 05:50
評論
政治
兩岸
財經
風書房
專欄
朱敬一專文:中國共產黨的雙重悲悼
我在WTO任大使時,有一回與該機構副祕書長布魯那(KarlBrunner)聊天,瞎掰「中國共產黨與德國共產黨,哪一個比較壞?」這有點像兩個小學生在討論「是你的老師比較凶還是我的老師比較凶?」純粹是茶餘飯後。由於我們彼此都只有單一觀察,所以也沒有什麼把握肯定地下結論。
朱敬一
2021-01-18 06:50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風書房
專欄
朱敬一專文:對岸中國,往何處去?
「中國往何處去」是我已故好友楊小凱(原名楊曦光)一九六八年一篇大字報的標題。當時是文革將啟未啟之際,毛澤東設下了一個「引蛇出洞」的大陷阱,誘出了一批敢說真話的年輕人。楊曦光那年十九歲,因為那篇大字報入獄十年。一九八七年出獄之後,所有學校都不敢收他,曦光只好「啟用乳名」,改名「小凱」,才能念大學。後來因緣際會,在中央研究院鄒至莊院士訪問武漢大學時結識,遂能赴普林斯頓(Princeton)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拿到博士後,小凱至澳洲莫納許(Monash)大學教書,直至二○○四年去世。
朱敬一
2021-01-17 06:20
評論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朱敬一專文:思考台灣大未來
二○一六至二○一九期間,我擔任中華民國派駐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大使。三年間讀了不少雜文,回台之後寫成《牧羊人讀書筆記》一書。我自嘲這三年是在「北海牧羊」;北海是指日內瓦北國之地,牧羊則是在異域「經營」。外交官要經營什麼呢?當然是拓展邦誼、爭取國際支持、合縱連橫各方勢力,為台灣爭取最大的利益。
朱敬一
2021-01-16 06:20
新聞
政治
兩岸
科技
為何中國無法複製阿拉伯之春?中研院士朱敬一專文登上愛爾蘭網媒
愛爾蘭重要新興網路媒體Gript16日刊登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專文,分析中國共產黨如何結合網路管制,進行思想控制,並創造出一個獨特的數位極權體制。
中央社
2020-09-16 16:41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專欄
文化
朱敬一專文:《漢寶德談美》,牧羊人談「功夫」
二○一七年有一場「打架」被全程錄影網路流傳:某位格鬥壯漢數十秒內擊倒了一位所謂太極拳「名師」。因此網路上就出現一堆評論,說某門某派沒有真功夫啦、某些拳術都是表演造假的啦。牧羊人來自學界,由於認識幾位有造假紀錄的教授,一聽到「造假」二字就頭皮發麻,碰巧又懂得一些「功夫」,所以又要開講補課了。
朱敬一
2020-05-02 05:5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專欄
文化
朱敬一專文:大學校長遴選的「反向選擇」問題
有人說,「連總統都可以普選了,為什麼大學校長不能?」對於這樣的論述,我想反問一個問題:「總統可以普選,為什麼大法官不是用普選的?」經過這樣反問,大家應該很明白:一個職位的適當人選要怎麼產生,要依那個職位的性質、功能、任務等面向來決定。校園不是政壇,校長也不該是政治人物,大家一起選校長的結果,台灣的大學會變成什麼樣?
朱敬一
2020-05-01 05: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專欄
文化
朱敬一專文:外交官的涵養與應變
2016年初民進黨再度取得政權之後,內定的行政院長林全前後找過我兩、三次,希望我接任「中華民國駐WTO大使」一職。第一次當面邀約,我說回去考慮一下,大約一週之後我以簡訊回覆婉拒。又過了一個多月,他再打電話來,說大使擬聘名單要送上去了,他還是覺得我比較適合WTO,問我要不要再考慮。我的回答仍然是婉謝,這是第二次婉拒。再過了十幾天,開車時又接到林院長電話,他說大使名單與高層討論後只對WTO大使人選有意見,希望再來問我一次。這已經是第三次詢問了。基於種種當時情境的考量,我是在非常特殊(或是完全不期待)的情況下做了「外交官」。順便一提:除了這個駐WTO大使一職,執政團隊沒有任何人給我任何其他職務要約,我也沒有提出過任何職務要求。台灣的一些媒體或媒體人喜歡「作文比賽」,我對於「毀人不倦」的「䶢金病」一向懶得理會。
朱敬一
2020-04-30 05:50
評論
國內
歷史
專欄
文化
朱敬一專文:從費景漢院士到余英時院士─我的幸運長輩緣
已故的費景漢院士,大概是早年最欣賞我研究論文的長輩;他在一九九五年左右就常找我瞎聊。有一回費老跟我說:中央研究院人文組的院士,他只佩服兩個人,其一是張光直(考古人類學家,已故,大概是當時唯二中研院人文組院士能夠選上美國國家科學院海外院士的),其二是余英時。兩人名字最後一字(時與直)韻聲相近,非常好記。費院士是小孩子脾氣,從來不去思考「只佩服」幾個字的得罪人的後果,就只是把「感覺」實實在在講出來。「只佩服兩個人」,這對當年四十歳的我而言,是個極少聽到的描述。
朱敬一
2018-10-01 06:20
評論
財經
風書房
朱敬一專文:師祖出馬,就是不同
英國經濟學界泰斗阿特金森(AnthonyB.Atkinson)最近撰寫《扭轉貧富不均》一書,由哈佛大學出版,天下文化出版繁中版,我非常高興能夠為此書寫序推薦。本文並非一般行禮如儀的內容介紹,而要先從一些淵源背景談起。
朱敬一
2015-11-28 04:50
評論
國內
財經
朱敬一專文:沒有基本倫理觀念 不夠格稱做會計師
台灣的遺贈稅率在2009年,由最高50%一口氣降到10%,外界批評甚多。當時主張降稅的蕭萬長、劉兆玄、邱正雄、李述德等人有一個辯詞:遺贈稅率降到這麼低,跟會計師、理財專員幫大富豪避稅、逃稅的處理成本差不多了,如此他們不再努力逃稅避稅,稅才課得到。
朱敬一
2015-06-01 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