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教育改革 文章列表
#
教育改革
約 6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即時
教育
「小心喔」用「喔」是錯的!教育部官方解答這個字才正確 內行:從小到大都沒改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課本用語的細微改變也成為討論焦點。不少家長和學生表示,現在教材中的用詞和注音與他們過去學習的記憶大相逕庭,讓人感到疏離甚至困惑。
凌婧綸
2025-01-17 14:29
評論
政治
國內
藝文
專欄
文化
點教育》臺灣教育改革改了什麼?學校課堂風景變了嗎?
21世紀以來臺灣政府投入龐大財力、動員大量學者及現場教師推動教育改革,從「九年一貫」、「108課綱」到「生生平板」等等,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革新方案不斷推陳出新。期待透過課程與教學設計的翻轉讓學生的學習不再只是背誦教科書的知識內容,而是能更深入培養認知、探究及溝通能力。此外,為提升學生學習的意義與效能感,教師也須改變照本宣科及精熟測驗的習慣,轉為以終為始、融入生活情境以及參照評量尺規的課程設計。
諄筆群
2024-05-27 05:5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教改三十年省思─我們要慢下來面對重要的事,還是忙著應付緊急的事?
「這節數學課不上,全班拿上鐮刀,到操場割草!」1980年代坐在國小教室裡的孩子們,聽到老師這個宣布,喜憂參半,但都乖乖領取工具走向那牛筋草恣意生長的紅土操場…
陳佩瑩
2024-04-14 05:30
風生活
國內
即時
新北
白髮教師遭2學生架住!「板擦快磨到臉」他急求饒 校方出面滅火了
又有學校發生「校園霸凌」事件!近日,一段影片流出,一名學生用手架住數學老師,同時另一名學生拿著板擦對準老師的臉,喝斥「講話啊」。影片一經曝光,立即引起熱烈討論,網友們紛紛撻伐學生的行徑。不過,該校緊急發布聲明,指出影片實為多年前一名導師與學生開玩笑時的互動場景,絕無網路流傳的師生衝突或學生欺凌老師情事。
胡正初
2024-03-08 10:25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教改政策建言
此次總統與立委大選,曝露了國人對國家大政與公共政策了解不足的問題。由於這幾年年輕人薪資沒提升多少,房價卻猛漲、無法購屋等生活問題越來越嚴重,加上疫情來襲以及烏蘇戰爭帶來的通貨膨漲等全球性經濟衰退問題,年輕人以及中小企業、旅遊與餐飲業者等怨聲載道。
林正二
2024-01-21 05:4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讓孩子的努力有成就,學習就有樂趣、有動機!
自從1994年啟動臺灣教育改革之後,「快樂學習」成為全國家長與教育工作者信奉的最高指導原則,以至於發生「不捨孩子寫暑假作業,家長怒告教育局與學校」,「賴清德返回母校成大演講,在場200多位學生,竟高達42%選擇未來志向要做躺平族」等社會新聞事件。根據天下雜誌的調查,有8成以上的民眾認為現在大學生的素質、用功程度、方向感比十幾年前低落許多。
陳彥良
2023-10-08 05:30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莊淇銘觀點:高中職全面免學費的道理─天下真的有免費午餐?
近年來,大學招生名額已高於高中學生畢業人數,只要孩子願意,在台灣就讀到大學畢業,可以說是人人必備的基本條件了。在這樣的前提之下,行政院日前宣布,明年2月起高中職將全面實施免學費,補助額度從公立學校學費6240元,到私校最高為藝術類學費的3萬5949元,屆時全國60.3萬名高中生都將全部免學費,列總經費為115億元。以往免學費有排富條款,此次取消排富,新增11萬名學生免學費。看似是為了實現十二年國教當初的目標,實則是未有配套就提高每一個學生被培育過程的社會成本。
莊淇銘
2023-09-02 06:4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台灣應有的教育政策與兵役政策
很不幸有聽到見到史上最無能的總統競逐者,除了會玩弄虛無飄渺的政策及披上彩虹話術、以欺騙國人外,空空的腦袋只會藉勢藉端、利用全體台灣國民的納稅錢,跟個「X罔舍」加三級的方式,企圖透過「補助大學生學費」、「免高中生學費」的方式來購買2024總統的選票。完全與其背後主子中國共產黨作為毫無二致。
許鴻鐘
2023-09-02 06:0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三軍一體、同根同源?
陸軍官校近日籌辦99周年校慶,活動中由陸、海、空軍官校實施閱兵分列,展現其所謂「三軍一體、同根同源」。殊不知為了此閱兵,陸官跟空官就差點真的分裂,有軍校生在Dcard留言說陸官嫌空官走不好,空官也老大不願意參加,雙方鬧僵,陸官甚至有意將空官閱兵連趕回岡山,空缺由禮兵連代打,但相信國軍為了顏面應該會有所調解,不過國軍長期以來難堪又不能明說的事實,又不小心浮現,那就是各軍種間其實誰也不服誰。
李孟剛
2023-06-20 05:30
新聞
政治
國內
重申科系調整太慢恐致「學非所用」 柯文哲估:5年後不用手的醫生都危險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今(28)日上午赴台大出席「2024校園總統馬拉松」座談,面對政治系學生提問教育改革議題,大學科系縮編與擴編要如何執行,以及行政資源如何向教育分配,柯文哲回應,工廠須生產市場需要的東西,連醫學系在人工智慧問世後都會受到衝擊,未來5年不同科別需要開始調整,若科系調整太慢就會出現學非所用的問題。
鍾秉哲
2023-05-28 21:51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張亞中專文:檢討教改─重視品格,公平教育
不只是歷史,我們的品格教育也出現了問題。社會學科的教育以往是「公民與道德並重」,但在教改受到西方放任式個人主義的影響以後,目前的教育已經是只重視「公民」,而不談「道德」了。「公民」談的是人民與政府間的權利義務關係,談的是個人在法律保障內可以享有的多元自由。「道德」談的是人倫關係、人與家庭社會的責任關係。我們看到現在孩子們受的教育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而對人倫關係的「五倫」早已經非常陌生了,甚而覺得這些根本就是「八股」的老東西了,這樣的現象難道不會讓人怵目驚心嗎?
張亞中
2023-04-26 14: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點教育》致李遠哲之四:教育、學術與政治怎可兼領?
在〈致李遠哲之一〉及〈之二〉及〈之三〉三文裡,我們曾就李遠哲於2022年10月12日接受專訪時的思與言,指出他的不誠實、不一致與不用心。本文要進一步評論他諉過卸責,又攪混教育、學術與政治的行為。
諄筆群
2023-04-24 13:5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108課綱—門閥的複製,階級的延續
《新唐書.卷一八二.鄭肅傳》:「仁表累擢起居郎,嘗以門閥文章自高。」
余風雨
2023-04-15 13:30
風生活
教育
全台近4成國中小不滿六班!專家點出3個台灣教育現況:「非山非市」學校資源比偏鄉更少
當台灣人口愈來愈少,教育就不能再用快速、量產、大班制的標準化模式,必須重視每一個孩子的價值,培養多元人才。
親子天下
2022-09-07 01:11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專欄
翁廷碩觀點:正視高等餐旅技職教育的發展
台灣教育改革始於民國80年代,民國85年行政院教改會於《總諮議報告書》中提出教育改革的八大重點,其中包括:促進技職教育的多元化與精緻化、改革高等教育、實施多元入學方案、推動民間興學、建立終身學習社會。民國90年代國內高等教育的鬆綁,廣設大學科系,許多學子依個人興趣,得以多元發展,適才適所,避免一試定終身的命運。民國97年,台灣開放中國大陸居民來台觀光,促使台灣旅遊產業蓬勃發展,各校普設餐旅相關科系,吸引了許多莘莘學子選擇餐旅相關科系,提升了旅遊業界的服務品質並滿足了產業基層人力的缺口。
翁廷碩
2022-07-16 14:30
風生活
教育
歷經聯考、會考後,台灣教育翻轉了?中研院揭真相,教改多年「學科能力」仍是升學關鍵
2000年台灣廢除高中聯招,此後多次改革,希望破除只用考試成績決定學生的未來,也減少教育機會的階層不公平。時至今日,我們的制度足夠公平嗎?升學考試篩選了哪些家庭背景、能力的學生?「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黃敏雄,他針對學校之內與學校之間在認知能力、非認知能力及家庭社經地位上的差異,比較國中與高中階段的差別,並進行跨時期和跨國比較,檢視台灣升學考試制度對教育機會均等的影響。
研之有物
2021-12-02 01:17
新聞
國內
想幫學生探索志向,卻加重師生負擔、凸顯城鄉差距?108課綱成效如何,能怎麼解?
期待學生探索自我的108課綱上路至今2年,將於2022年面對大考的高中生,課業壓力雖未舒緩,但增加思辨與實作的課程內容仍讓他們有所收穫,未來有待縮小學校資源差異、增加教師教學量能,讓更多高中生能在學習生涯中找到興趣,發揮潛能。
今周刊
2021-09-07 08: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公共政策
專家談中國教育改革:減少考試減不了競爭壓力
中國政府最近宣布了一系列學校教育改革措施,包括減少低年級考試、班級年級排名,此前還重拳整頓教培市場。這些做法能否讓不堪重負的中小學生減輕負擔?長期研究中國教育和國際教育比較的學者、維也納大學教授舒爾特(BarbaraSchulte)就此接受了德國之聲的專訪。
德國之聲
2021-09-05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教育改革》中小學大幅壓減考試次數,考試結果不排名、不公布
本周一(8月30日),中國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的通知」,提出大幅壓減考試次數,考試結果不排名、不公布等要求,引發網民熱議。
德國之聲
2021-08-31 08:10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金牌不能當飯吃2》原住民有運動「天份」?一探體育界有限資源分配窄門
新竹尖石鄉的鳥嘴部落裡,巴彥(PayenYumin,漢名:劉彥宇)緊握球棒準備打擊,儘管面前空無一人,他卻突然「喔」地一聲倒下。
吳尚軒
2021-08-30 09:1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