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抗中同盟 文章列表
#
抗中同盟
約 2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風評
風評:石破茂務實謹慎,打破「台灣有事」內宣魔鏡
近來「台日友好」的旗幟迎風揚起,先有日本眾議員石破茂率領「思考日本安全保障議員之會」訪問團訪台,又有日本前首相野田佳彥出席凱達格蘭論壇,均觸及敏感的台海議題。其中又以石破茂的發言備受矚目,主要在於日相岸田文雄宣布放棄角逐自民黨總裁後,石破茂被視為熱門繼任人選。
主筆室
2024-08-23 07:20
VIP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專欄
李忠謙專欄:川普或賀錦麗當選美國總統,對中國來說為何差不多?那對台灣呢?
攸關全球命運的美國總統大選,原本被認為是「兩個老人」的沉悶對決,上個月接連發生的「川普遇刺」與「拜登退選」,形同對選民與看客注入兩劑強心針,賀錦麗與拜登的反差選擇(包括膚色、性別、族裔、年齡、政治光譜,甚至是「檢察官」與「罪犯」的對決),更讓這場選戰一下子精彩起來。但賀錦麗過去對外交事務涉入較少,連《華爾街日報》都承認參考資料不多,只能從賀錦麗擔任副總統時公開發言的隻字片語,謹慎推敲她對國際關係的可能立場。
李忠謙
2024-08-06 06:10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戰後美國扶持「偽軍」的成敗
筆者寫了不少文章討論二戰期間日本在中國扶植的「偽軍」,為此在風傳媒上得到了不少讀者點閱與打賞,看來這個主題很受大家歡迎。不過「偽軍」並不是只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所獨有的現象,同時代凡日軍、德軍還有義大利軍的佔領區都有由本土合作者組成的武裝力量存在,協助侵略者鎮壓當地的抵抗勢力或者打擊盟軍。
許劍虹
2024-05-19 07:2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李天浩觀點:未來一中的和平統一架構倡議
2023年6月在福建廈門舉行的第十五屆海峽論壇大會後,趙春山發表文章,轉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黎安友訪台演講時指出:『北京對台灣三黨的總統候選人皆缺乏信任感;因此,無論最後何人勝選,中共都會持續對台灣施壓,並要求他們接受「九二共識」。』;趙春山認為『選後的兩岸關係,不會留在原地打轉。台灣必須做好現狀可能隨時遭到片面改變的心理準備,必須對兩岸關係發展進行「超前部署」,提出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政策主張。』文章中同時表達『長期以來,兩岸交流的特色就是台灣的民間走在官方前面』,北京寄希望於台灣人民。
李天浩
2023-10-21 07:1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鄭兆希觀點:親美與和中兩全其美的作法
美國人拿起槍指著中共的太陽穴,中共拿起槍指著台灣的太陽穴,台灣手中也有槍,敢不敢拿起來也指著中共的太陽穴?還是怕激怒中共只敢閉上眼睛默默禱告,希望美國敢快開槍打死中共?
鄭兆希
2023-06-08 07:1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扒開警總的廬山真面目—《臺灣警總》書評
提到臺灣光復後歷史上名聲最臭的機構,當屬簡稱「警總」的臺灣警備總司令部,主要原因在於該機構代表中華民國發佈了長達38年的《臺灣省戒嚴令》,就此與「白色恐怖」四個字脫離不了關係。不可否認的是,從「警總」在1945年成立以來,到1992年解除編制為止,這個機構先後在「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扮演了重要角色。
許劍虹
2023-05-21 15:20
國際
軍事
經濟
秘密承諾美國「保台抗中」,才換到核動力潛艦?澳洲防長澄清「絕無此事」:我們仍希望與中國打好關係
美國總統拜登、英國首相蘇納克、澳洲總理艾班尼斯日前在美國加州發表聯合聲明,確定三方長達數十年的潛艦戰力合作內容。外界咸認拜登是拉著英澳兩國,爲第一島鏈防線補洞,甚至澳洲可能已經答應跟美國一同保衛台灣,不過澳洲國防部長馬勒斯(RichardMarles)公開表示「絕無此事」。
李忠謙
2023-03-21 00:10
評論
國際
兩岸
風書房
軍事
專欄
張國城專文:臺灣該如何看待美國的自由主義霸權外交政策?
米爾斯海默教授是筆者的恩師,以「攻勢現實主義」聞名世界,這本《大幻象》是他近年來的力作。書中作者跨出了國際關係理論現實主義的領域,以對「國族主義」探討在國際關係領域中同等重要的另一學派──建構主義,以學者來說,堪稱曠世奇才。各位讀者可以不同意他的看法,但是不能不了解他的思考脈絡。
張國城
2022-12-10 1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日中領導人睽違三年後面對面 學者:日本是「天下圍中」政策的執行者
日相岸田文雄11月17日與習近平在泰國舉行睽違三年的日中領導人會談,雙方就通過對話建立穩定的關係,達成了一致的意見。專家認為,日本是「天下圍中」的真正執行者,但日中都希望避免關係惡化,因此,雙方將會進行一定限度的互訪和交流。
美國之音
2022-11-23 00: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宣仲華觀點:台灣有事誰沒事─台灣真的想成為馬立波嗎?
俄、烏在馬立波打的激烈,雙方死傷慘重,其中美國因素是個關鍵,簡言之,雙方圍繞一個隱形操盤者互槓,可以肯定的是,這場攻防沒有贏家也沒有意義,而且烏克蘭鐵定輸掉這一代,至於下一代能否重生還是個大問號,這個國家連著兩代掉進深淵,就是輸到脫褲,要怪該怪烏克蘭人用民主推舉一個只想將自己造神的投機政客當總統,烏克蘭是一個因選舉導致民不聊生的活生生案例。
宣仲華
2022-10-28 15: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南韓首度參加北約峰會,專家分析關鍵原因:加強與西方合作,對中國警戒升高,擔心台海衝突
在剛剛落幕的北約峰會上,首次受邀出席的南韓總統尹錫悅多次強調基於相同價值觀和規則的合作,尋求加強同西方夥伴國家在政治、軍事和經濟上的聯繫。
美國之音
2022-07-04 18:00
評論
兩岸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太平洋戰爭後中國軍人的投降潮─兼談孫良誠將軍
今年是國共分家95周年、日本全面侵華85周年以及太平洋戰爭爆發81周年。三個日子看起來毫不相干,實際上卻緊密連結在一起。國共在1927年的分家,毫無疑問提升了「基督將軍」馮玉祥在國民政府裡的軍事地位,他手下的西北軍更因為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中打出抗戰第一槍,成為中華民族抵禦外侮的象徵。
許劍虹
2022-06-26 15:20
新聞
政治
北京冬奧倒數 民團共同聲明疾呼正視「中國侵害人權行為」
北京冬奧將在2月4日舉行,台灣多個社團今(26)日在立法院外發表共同聲明,呼籲政府與社會大眾正視中國侵害人權的行為,關切運動會在極監控與資訊不透明,可能發生的人身安全與言論自由等問題,中國政府必須確保所有台灣與全球的運動員參加北京冬奧的各項基本人權。
黃信維
2022-01-26 21: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徐勉生觀點:峰會破局,日韓關係難改善
《日本經濟新聞》7月上旬報導,日韓兩國政府正在就日本總理菅義偉和韓國總統文在寅舉行峰會展開協調。希望安排文在寅於7月23日東京奧運會開幕時訪日,同時與菅義偉舉行會談。報導指出,日本政府向韓國方面傳達了同意舉行會談的意向,此次會面將是菅義偉與文在寅的首次會談。
徐勉生
2021-08-03 07:00
VIP
評論
國際
新新聞
專欄
經濟
黎蝸藤專欄:拜登百日打造抗中陣線讓習近平難以招架
距離拜登(JoeBiden)1月21日上台將近百日,拜登政府顯示出驚人執行力,無論内政或外交,無論通過頒佈行政命令或推動立法,都重錘連連,實在無法和年近80的白髮蒼蒼老頭形象聯繫在一起。現在就連「川普黨」也無法再指拜登是個只説不做的政客了。就外交國安方面而言,這百日内拜登政府的進展主要有四方面:重返國際舞台、打造抗中陣營、團結歐洲抗俄、退出中東,本文著重於討論前兩點。
黎蝸藤
2021-04-22 14:40
新聞
國際
兩岸
《外交政策》解析台灣「鳳梨之亂」:中國經濟霸凌無效 民主抗中聯盟已然成形
鳳梨之戰顯現台灣不會被北京霸凌,但如果民主國家要抵制中國脅迫,它們需要聯合起來。
蔡娪嫣
2021-03-22 14: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陳國祥觀點:川普果真敗選,台灣人不必為他哭泣!
最近有跨國民調顯示,台灣是全球唯一支持川普者超過拜登的國度,現在川普恐怕難逃敗選命運,台灣人究竟應該悲傷還是慶幸?
陳國祥
2020-10-28 06:4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際「反中聯盟」儼然成形》禁華為、撐香港……CNN:西方國家回歸同一陣線 北京外交戰場頻吃癟
自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伊始,從英國、加拿大到澳洲,從呼籲調查新冠病毒起源、不假辭色譴責「港版國安法」,到宣布禁用華為5G技術,數個美國盟邦近來以罕見的一致姿態,在外交場域上對中國轉趨強硬。
鍾巧庭
2020-07-17 07: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美中台角力,習近平接招
中共對於「一中原則」的堅守,已經淪為愚蠢的固執行為。過去馬政府執政時期,中國方面自稱「九二共識」體現「一中原則」,這是兩岸往來重要且必須的政治基礎;台灣方面,中國國民黨堅信「九二共識」可以「一中各表」,明知「一中框架」之下,中華民國在國際上的身分與地位,已被聯合國2758號決議否定其代表中國的正當性。縱有「一中各表」,但國際上所認定的中國,就是中共專權執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非國民黨妄想的中華民國。
林青弘
2020-05-12 05:3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從「聯美抗日」到「聯日抗美」─中共對日本的重新評價
《決戰中途島》的上映,讓華人世界又再度產生了對太平洋戰爭的興趣。也是靠著這部對岸資金贊助的賣座電影,兩岸華人才再度認知到74年前侵略中國的日本帝國,最終還是在美國的海空優勢下被打敗的。在打擊日本軍國主義的道路上,國共兩軍固然各有貢獻,卻終究只能淪為配角,真實的歷史遠沒有「抗日神劇」演得那麼浪漫。
許劍虹
2019-12-15 07:2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