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PLOSONE期刊2023年研究指出,肺癌病友的憂鬱情緒在所有癌別中比例最高,若屬於中度到重度憂鬱症的肺癌病友,出現預後不良的可能性高出2至3倍。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表示,初確診晚期肺癌的病友除了需要完整的治療策略,爭取超越五年的存活期目標外,在展開治療前,也應調適罹癌所帶來的焦慮與沮喪的情緒,才有機會讓治療發揮最大效益。為協助晚期肺癌病友及家屬在確診初期能快速建立治療信心,「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特別推出《給晚期肺癌病友的12封信》衛教手冊,藉由12位成功學長姐的抗癌心路歷程,其中不乏有超過5年甚至10年的故事,希望鼓舞初確診晚期肺癌正值慌亂、低潮的病友及家屬,能更妥善調適心態,再透過完整接續治療策略,追求最長存活期,朝實現肺癌慢病化的理想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