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不少人有一份創業夢,該如何起步、經營長久對創業家都是一大難題。成功企業家、世界「塑膠大王」王永慶,從白手起家到成功致富,打造台塑王國不敗地位,其中,台塑集團公司的管理水準很高,讓它的客戶羨慕不已,經營之神王永慶的1個經營思維,這正是他的思路與理念的出類拔萃之處。
美國成功學家安東尼·羅賓(Tony Robbins)在談到「華人首富」李嘉誠時說:「他有很多哲理性的語言,我都非常喜歡。有一次,有人問李澤楷,他父親教了他什麼成功賺錢的祕訣。李澤楷說,父親沒有教他賺錢的方法,只教了他做人處世的道理。李嘉誠這樣跟李澤楷說,假如他和別人合作,如果他拿7分合理,8分也可以,那他拿6分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他讓別人多賺2分。所以每個人都知道,和李嘉誠合作會賺到便宜,因此更多的人願意和他合作。你想想看,雖然他只拿6分,但現在多了100個人,他現在多拿多少分?假如拿8分的話,100個人會變成50個人,結果是虧是賺可想而知。
有一個建築公司的老闆,他從一萬元起步,做到100億臺幣的資產。他是怎麼創業成功的?他在別家做總經理的時候,對老闆說,假如想要成功的話,應該考慮多讓一分利,而不是多爭一分利。他給老闆看一則報導,這則報導就是報導李嘉誠,然後在上面寫著:「7分合理,8分也可以,那我只拿6分。」他就是用這套李嘉誠哲學,成為一個擁有100億臺幣的董事長。
前面提到的安東尼·羅賓,對李嘉誠的讓利理論十分讚賞,並立即應用於現實中,他和任何人合作,一定是用這樣的思考模式,因此他的合作夥伴越來越多。比如,他在臺灣演講時曾說,「有一個經紀人,他有買房子還貸款的壓力,而我沒有什麼壓力,但給他的分紅不夠,沒有辦法付貸款。為了幫助他付清貸款,我給他額外的分紅。我的另一個合夥人,他什麼都不懂,我還得教,結果我和他對半分。為了幫助他消除他的生活壓力,我願意多犧牲」。
企業家、世界「塑膠大王」王永慶也是一個讓利專家。台塑集團公司的管理水準很高,讓它的客戶羨慕不已,建議台塑將自己的管理精華傳授給客戶,使客戶能迅速提高經營管理水準。這項建議回饋到台塑後,王永慶欣然答應,決定開辦「企管研討會」。參加研討會的學員來自眾多產業,都是台塑集團公司的客戶,連一些著名企業的老闆也報名參加。
台塑企業本著為客戶提供管理資訊服務的精神,學員一律免費。台塑企業除提供教材外,同時免費供應午餐與晚餐。
上午、下午各安排一次「咖啡時間」,供應各式餐點:根據台塑總管理處的成本核算,每位學員的花費約為800元,總支出達160萬元。
在一般人看來,花錢請別人來學自己的「絕活」,無疑是在做傻事。但王永慶的理念卻是給人利益,自己也得利。這正是他的思路與理念的出類拔萃之處。
王永慶深知,台塑與下游企業乃是唇亡齒寒的關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此,他從不利用「龍頭老大」的地位為自己爭利;相反地,他寧可自己少賺點,也要保障下游企業的利益。
有一年,由於世界石油危機和關貿壁壘的盛行,使得國際經濟環境惡化,全球塑膠原料價格普遍提高。按市場常規,台塑此時提高價格是名正言順的。但王永慶考慮到下游企業的承受能力,決定降低公司的目標利潤,維持原供應價,自行消化漲價成本。
有人問他為什麼如此大度,他說:「如果賺一塊錢就有利潤,為什麼要賺兩塊錢呢?何不把這一塊錢留給客戶,讓他去增加設備,如此一來,客戶的原料需求量將會更大,訂單不就更多了嗎?」
讓一分利反而十分有利,這一道理看似簡單,但許多人一旦利益當前,卻無法克服爭利之心,從而喪失了長遠利益。這正是大人物與小人物的本質差別所在,也是人生成敗的祕訣所在。
作者簡介|韓春華
專職編者、譯者。譯有《自由詩之父華特.惠特曼》、《通往成功之路,安德魯‧卡內基自傳》。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崧燁文化《失業、失戀、失勢,過去已無法再重來:既然不能全部享有,不如接受你所擁有》 (相關報導: 最慘工作不是餐飲業!主計處點名5大產業,平均月薪不到4萬 | 更多文章 )
責任編輯/陳得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