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恐怖行動 文章列表
#
恐怖行動
約 19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軍事
川普白忙一場!?貼文邀功印巴談成「全面停火」—然後雙方又打起來了
美國總統川普10日貼文表示,經過美國居中調解的一整夜會談後,印度和巴基斯坦已同意「立即全面停火」。巴基斯坦外交部也宣稱兩國同意「立即」停火,當地時間下午5點開始,雙方將停止陸、空、海上一切戰鬥和軍事行動。這代表印巴兩國在為期4天的交火之後願意放下武器,巴斯斯坦也重新開放領空。不過《華盛頓郵報》指出,印度很快就指責巴基斯坦違反停火協議,雙方再次於克什米爾控制線一帶發生交火。
國際中心
2025-05-11 07:23
新聞
國際
喀什米爾恐攻犯人拍下暴行 遊客背不出伊斯蘭教宣言即刻槍殺
印度控制的喀什米爾(Kashmir)前天發生恐攻,已知至少26人死亡。印度媒體指出,犯嫌用隨身攝影機錄下作案過程;倖存者表示,恐怖分子會確定被害人是否為穆斯林,只要不會背伊斯蘭信仰宣言「卡爾瑪」(Kalma),就得受死。喀什米爾地區素有「小瑞士」之稱的度假勝地巴哈甘(Pahalgam)前天下午發生恐怖攻擊事件,據傳有5、6名身穿迷彩服的恐怖分子從樹林冒出,持長槍朝遊客開火。截至目前,已知至少26人喪命,這被認為是當地近年來嚴重的恐怖攻擊之一。
中央社
2025-04-24 09:40
新聞
國際
商業
經濟
社群讓你被驅逐?川普政府擴大審查留學生與綠卡申請,「疑似反猶言論」將被剝奪簽證
從將矛頭指向去年參與校園示威的外籍留學生,以違反簽證適用活動為由,大舉撤銷數百名學生的簽證許可後,美國移民機構9日再次宣布,未來將擴大審查申請者的社群帳號,並對那些曾在網路上發表、被川普(DonaldTrump)政府視為「反猶太」(anti-Semitic)言論的申請人,拒發學生簽證或駁回其永久居留權(綠卡)的許可。
李靖棠
2025-04-11 07:40
評論
政治
吳典蓉專欄:司法武器化?柯文哲走不出的迷宮
共軍東部戰區日前在台海周邊進行軍演,還發布「賴清德掐著牢籠裡疑為柯文哲形象的」宣傳片,共軍此舉嚇壞刻正積極求援柯文哲的民眾黨,連稱台灣靠自己爭取民主,不勞外力干預;因為,如果將各國執政黨讓政敵消失的方法以等級來分,中國大陸堪稱最高級,在一黨專政的共產黨外根本就不會出現政治競爭者,第二級的也許是俄羅斯,讓政敵不明不白在牢內死亡,土耳其應該算是第三級,剛逮捕民意聲望高的伊斯坦堡市長;同樣有在野黨領袖柯文哲關押在牢中的台灣,應該算是在民主的那一級呢?
吳典蓉
2025-04-03 06:2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歐洲對烏克蘭送暖,但仍需美國伸援:英、法、烏將向美國提交「歐版和平協議」
歐洲及盟友各國領導人2日在倫敦舉行會議,旨在為結束烏克蘭戰爭達成共同立場。原本這是一系列穿梭外交的最後一幕,也應該是高潮。上周五,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美國總統川普、副總統范斯與到訪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發生了激烈爭吵,導致雙方不歡而散。礦產協議沒有簽署,共同的記者會也隨之取消。澤倫斯基周六抵達英國。這一背景下,倫敦召集的這個會議在支持盟友以及加強歐洲防禦方面凸顯了更為重要的意義。
德國之聲
2025-03-03 09:02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歷史
專欄
林繼周觀點:莫斯科不相信眼淚,華盛頓不需要和平─對崩潰時代的箴言
川普和普京剛剛通了電話,安排好烏克蘭即將呑下的戰敗苦果。比起戰前,烏克蘭人口從4200萬銳減到2800萬,國家失去了擁有工業重鎮的烏東四州及其重要的天然資源。烏克蘭也失去了包括80%火力+30%水力發電在內的許多基礎設施,欠下數千億美金的戰爭債務,並且把僅有的礦產抵押給了美國的秃鷹財團。
林繼周
2025-02-17 07:10
新聞
國際
從國際退群、生理性別爭議、終止出生公民權:BBC盤點川普六大行政命令面臨哪些挑戰
唐納德·川普(DonaldTrump)重返白宮後簽署了多項行政命令,試圖迅速推動其主要競選承諾的落實。
BBC News 中文
2025-01-22 13:10
評論
國際
專欄
張冬凝觀點:美國的良心─他開出拯救國家的藥方却選不上總統
“我對那位年輕的巴勒斯坦人說,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加薩正在發生的事情無法形容。一想到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就感到噁心。美國在過去四年裡向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援助。正如你所指出的,現在不僅有右翼的內塔尼亞胡政府,情況甚至比那更糟。還有一些宗教原教旨主義者認為上帝在和他們交談。他們認為上帝告訴他們有權對巴勒斯坦人和加薩進行恐怖行为,佔領那片土地。這是一些人實際上認為的。所以這是一個恐怖的情況。
張冬凝
2024-11-15 05:50
新聞
國際
軍事
以黎戰爭》真主黨最高領袖遭擊斃,拜登:這是正義之舉!
美國總統拜登28日表示,以色列暗殺真主黨領導人·納斯拉勒是對四十年「恐怖統治」受害者的「正義之舉」。這位長期以來美國最大敵人之一的真主黨創始人,在前一天的以色列空襲中喪生。
國際中心
2024-09-29 11:54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歷史
印尼民族革命─陸軍集權的關鍵因素:《殺戮的季節》選摘(2)
印尼民族革命(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對於建立印尼這個後殖民國家的主要輪廓而言尤其重要,不但在其制度與立國敘事上留下了無可磨滅的印記,並且永久形塑了政治衝突的主要焦點。這場革命雖然是一項難以簡單描述的複雜事件,但主要是一場民族抵抗戰爭,因荷蘭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之際,企圖返回他們的前殖民地而引發。在荷蘭及其盟友能夠返回印尼的好幾個月前,印尼民族主義者就在日本投降之後,隨即於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七日宣布獨立,因而對荷蘭此舉極力抗拒。
傑佛瑞.羅賓遜
2024-08-24 05:10
新聞
國際
俄羅斯多地遭遇恐攻,背後主使仍是謎!6名恐怖分子遭擊斃,至少7名警員殉職
位於裡海畔的俄羅斯達吉斯坦共和國(RepublicofDagestan)23日遭遇多起恐攻,多名槍手襲擊猶太會堂和東正教教堂,造成1位神父及至少7名警員死亡、十餘人受傷,多名槍手遭到擊斃。
國際中心
2024-06-24 09:01
VIP
政治
國內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2014年鄭捷案發生當下 北捷管你喝水看報、卻管不了殺人?
2024年5月21日、新總統就職的隔天,中捷居然發生無差別持刀砍人事件,還好並沒有造成民眾死亡。也是10年前的同一天,震撼社會的北捷板南線殺人事件,造成了成4死、24傷的悲劇。
羅芋宙
2024-05-22 09:10
VIP
評論
國內
軍事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施威全專欄:軍情局不該廢除單線領導—防弊關鍵是長官的知識能力
軍事情報局軍官捏造情資、偽造不存在的中國大陸情報員,詐領經費千萬,在提送立法院的報告裡,國防部表示軍情局為了防弊「將原情報人員單線領導作業模式,調整為團體協作機制」,若真如此,這是誤診病情開錯方。
施威全
2024-04-26 06:50
新聞
國際
軍事
歷史
一文看懂》發動莫斯科恐攻的「呼羅珊集團」是誰?他們跟俄羅斯有什麼仇?
儘管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俄羅斯國家媒體試圖將上周五莫斯科音樂廳致命襲擊的責任歸咎於烏克蘭,但有關聖戰組織IS-K的更多細節正在浮出水面,該組織聲稱對襲擊負責。
BBC News 中文
2024-03-26 13:44
評論
國際
兩岸
財經
專欄
梁國源觀點:經濟預測失準?美中新冷戰發酵?
地緣政治風險對當代政經局勢影響甚鉅,預測機構應將嚴謹的地緣政治風險指標納進經濟預測模型,方能讓預測結果對社會各界發揮若干預警功能,降低地緣政治風險對經濟的衝擊。
梁國源
2024-02-07 07:10
評論
國際
軍事
專欄
游瑪雅觀點:哈瑪斯應對巴勒斯坦人民負起責任
電機博士陸續在1月25日的專欄中,表達了對加薩的巴勒斯坦人民之人道主義福祉的擔憂。對此我想說:確實如此!如同所有戰爭一樣,以色列-哈瑪斯戰爭中遭受苦難的平民是悲慘的。這是令人心碎的。鑑於哈瑪斯採取最大程度地傷害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平民的策略,當前敵對行動的嚴酷現實尤其令人痛苦。
游瑪雅(Maya Yaron)
2024-01-29 07:00
新聞
國際
聯合國機構風波擴大!工作人員被控涉哈瑪斯襲擊,多國宣布暫停資助
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作署(UNRWA)多名工作人員遭控參與武裝組織哈瑪斯去年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的攻擊行動後,多個主要捐助國今天(27日)表示將暫停對該機構提供資金。
中央社
2024-01-28 17:10
新聞
國際
南韓最大在野黨黨魁遇刺!李在明疑頸靜脈受傷送醫,行兇男子當場被捕
南韓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2日在釜山參加活動時遇襲。當天上午10時27分許,李在明視察加德島新機場用地、並接受媒體採訪,突然遭到一名男子襲擊頸部,李在明流血倒地、隨後送醫。南韓總統尹錫悅指示警方查明真相,盡全力協助搶救李在明。尹錫悅並強調:「不管在何種情況下,南韓社會決不能容忍這樣的暴力行為。」
國際中心
2024-01-02 13:48
新聞
國際
軍事
烏克蘭遭受「開戰後最嚴重空襲」:俄軍發射122枚火箭和巡弋飛彈、出動36架無人機
烏克蘭總司令稱,俄羅斯共發射120多枚火箭和巡航飛彈。在多個城市造成30人喪生。其中一枚火箭很可能也飛越了波蘭領空。
德國之聲
2023-12-31 15:16
評論
國際
歷史
專欄
賈忠偉觀點:宗教迫害、猶太隔離區─淺談歐洲猶太人的啟蒙之旅
【在西元1179年,由教宗亞歷山大三世(約1105~1181)主持,共有302位主教參與的第三次拉特朗大公會議(TheThirdCounciloftheLateran)中,信奉基督教的歐洲就試圖透過立法來阻止猶太人生活在基督徒之間。但一方面因為中世紀的歐洲城市結構太亂,再來則是受到地形地貌的限制,根本無法完全把猶太人完全地封閉在隔離區裡之內。】
賈忠偉
2023-11-05 07:10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