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對烏克蘭送暖,但仍需美國伸援:英、法、烏將向美國提交「歐版和平協議」

2025年3月2日,英國首相施凱爾、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法國總統馬克宏在歐洲峰會期間交談。(美聯社)

歐洲及盟友各國領導人2日在倫敦舉行會議,旨在為結束烏克蘭戰爭達成共同立場。原本這是一系列穿梭外交的最後一幕,也應該是高潮。上周五,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美國總統川普、副總統范斯與到訪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發生了激烈爭吵,導致雙方不歡而散。礦產協議沒有簽署,共同的記者會也隨之取消。澤倫斯基周六抵達英國。這一背景下,倫敦召集的這個會議在支持盟友以及加強歐洲防禦方面凸顯了更為重要的意義。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主持此次會議,來自法國、德國、丹麥、義大利、荷蘭、挪威、波蘭、西班牙、加拿大、芬蘭、瑞典、捷克共和國和羅馬尼亞的領導人將出席會議。施凱爾在會前表示,決心找到結束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途徑,「我們有機會團結一致,確保烏克蘭實現公正持久的和平,維護其主權和安全。現在是時候團結起來,為烏克蘭爭取最佳結果,保護歐洲安全,並確保我們共同的未來。」按計劃,土耳其外長、北約秘書長以及歐盟委員會和歐洲理事會主席也將出席。會後,澤倫斯基將覲見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

歐洲政策中心馬爾蒂修特(Maria Martisiute)在接受德國之聲采訪時表示,「歐洲尚未完全團結一致,但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她說,「歐洲必須與烏克蘭聯合起來,同時與土耳其、加拿大、挪威等國合作,展示統一戰線並發揮影響力。」她認為,為結束俄烏戰爭,歐洲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並為此達成共識,「我呼籲,展示行動,採取行動,包括增加國防開支,以及沒收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

施凱爾在危機中展現主動性

施凱爾周日連續第二個晚上與川普通了電話,當天,他也同法國總統馬克宏進行了溝通。上周,法英兩國元首分別訪問華盛頓,大部分評論認為是朝著解決俄烏戰爭的正確方向邁出的步伐,馬克宏甚至宣稱他的訪問是一個「轉折點」。不過,美聯社評論認為,雖然這些會晤氣氛友好,川普甚至對烏克蘭采取了更溫和的態度,但是,他並未承諾美國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並堅持歐洲需要提供維和部隊。

英國皇家聯合服務研究所所長埃勒胡斯(Rachel Ellehuus)對美聯社表示,「施凱爾在烏克蘭戰爭中展現了歐洲的主動性,並向川普總統傳達了歐洲願意並能夠在實施可信和平協議中發揮主導作用。但不幸的是,周五的白宮會議導致一次重大倒退。」

在施凱爾從華盛頓返回12小時之後,白宮上演激烈爭吵的一幕,和平的希望似乎突然間破滅。

周六,施凱爾與澤倫斯基進行了私人會晤,後者抵達唐寧街10號時同主人親切擁抱。施凱爾表示,「正如你在外面街道上的歡呼聲中所聽到的,你在英國得到了全力支持。我們將與你和烏克蘭站在一起,無論需要多久。」澤倫斯基稱,同施凱爾的會晤「有意義且溫暖」。兩人分別時再次擁抱,施凱爾還采取了不尋常的舉動,將澤倫斯基送到他的車上,而不是在唐寧街10號的門階上揮手告別。 (相關報導: 雖遭公然羞辱,澤倫斯基仍「準備好」簽署礦產協議:只要受邀,就會重返白宮 更多文章

在周日的會議之前,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Rachel Reeves)與烏克蘭財政部長簽署了一項價值22.6億英鎊(28.5億美元)的貸款協議,用於進一步的軍事支持和烏克蘭未來的重建。英國希望從凍結在歐洲央行的2070億美元的俄羅斯資產中收回這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