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東部戰區日前在台海周邊進行軍演,還發布「賴清德掐著牢籠裡疑為柯文哲形象的」宣傳片,共軍此舉嚇壞刻正積極求援柯文哲的民眾黨,連稱台灣靠自己爭取民主,不勞外力干預;因為,如果將各國執政黨讓政敵消失的方法以等級來分,中國大陸堪稱最高級,在一黨專政的共產黨外根本就不會出現政治競爭者,第二級的也許是俄羅斯,讓政敵不明不白在牢內死亡,土耳其應該算是第三級,剛逮捕民意聲望高的伊斯坦堡市長;同樣有在野黨領袖柯文哲關押在牢中的台灣,應該算是在民主的那一級呢?
有選舉不見得就是民主,但選舉競爭確實是民主的門檻之一,最早期的民主理論著重的就是菁英間的競爭,事實上,在檢驗一個國家究竟是民主還是威權時,選舉是否如常進行就是重要指標,對在野黨領袖的各種限制當然更敏感;土耳其兩周前以貪污罪名逮補目前聲望最高的在野黨CHP領袖伊瑪莫魯(Ekrem İmamoğlu),司法對他的指控包山包海,從貪污、從事恐怖行動、領道黑幫組織等不一而足,羅織罪名還不夠,土耳其政府還撤銷伊瑪莫魯的大學文憑,讓他直接喪失參選總統資格。
土耳其可以毫不留情的逮補在野黨領袖,其實是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一黨獨大22年的「成果」,在這麼長的執政時間中,艾爾多安與他領導的正義發展黨逐步控制司法、情治單位及媒體,因此當土耳其政府逮捕在野黨領袖的同時,雖然遭遇龐大的群眾抗爭,但仍可穩定局面,也幾可確定伊瑪莫魯難以翻身和艾爾多安角逐總統;走到這一步,土耳其可說是完全撕下民主假面,變身為獨裁的最後一步。
和土耳其相比,台灣的民主在國際排名仍是前段班,但對比台灣和土耳其的政治,有兩個關鍵字會自然浮現,一個是「在野黨領袖」,另一個是「司法武器化」,土耳其司法部長對於「司去武器化」質疑強烈反擊說「不會接受任何人的指令」,這樣的說法當然難昭公信,艾爾多安不惜一切代價2028繼續掌握政權的野心已昭然若揭;相較之下,「司法武器化」這個指控是否適用於台灣?經過過去幾個月的發展,原來對司法還有信心的人現在都要持保留態度。
就以眾所矚目的柯文哲京華城貪污案為例,北檢採取最強制的段、對柯文哲等人關押禁見7個月,基本上是押人取供、完全違反無罪推定原則,即使如此,北檢起訴書對柯文哲收賄一事卻無令人信服的人證物證,但北檢仍堅持關押柯文哲,至於其他原收押被告,只有認罪的彭振聲和朱亞虎可以具保停押,但朱亞虎針對210萬政治獻金是賄款一事,卻和民眾黨政黨分擔金牛頭不對馬嘴,換句話說是賄款的證據薄弱。
其實,柯文哲就像走進卡夫卡式的司法迷宮,一進去就出不來,在這個迷宮中,無論證據有多薄弱,無論他願付出代價提出不會逃亡的保證,無論律師花多少功夫找出對柯文哲有利的證據,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柯文哲必須被收押,這就是三月二十日準備庭給予外界的觀感,檢察官也許像獵犬一樣非撕咬到獵物不可,但法官是否有足夠的獨立判斷勇氣,不得不令人質疑。
司法迷宮同時也是「無人之治」,對於特定媒體屢屢能在起訴前掌握具體資料,甚至和案情無關但只有北檢才能掌握的手機通訊內容,也不斷在特定媒體曝光,成為打擊在野黨的絕佳利器,北檢曾看似大動作的調查,結果當然是查無實據,檢察總長刑泰釗上周接受媒體訪問掌現了「有說跟沒說一樣」的功力,最後是有犯行但無人負責,這是標準的官僚體系的無人之治,也是最能推卸責任的一種體制。
無人之治也許只是表象,當「司法武器化」無限期關押在野黨領袖時,這就是民主層次的問題了,當然,各國都有政要因貪污案遭到調查、起訴或判刑,如何判斷司法何時淪為武器?很簡單,當司法權能和行政權分立時,這樣的司法難有武器化的可能;以美國為例,即使川普濫用總統權破壞民主,但他許多行政命令還是受到聯邦法官以違憲為由叫停,即使是保守派的美國首席大法官John Roberts都直接發聲明反駁川普,此種司法獨立的底氣在台灣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近來確實不多見。 (相關報導: 誰幫鍾文智落跑?黃國昌點名「這些民進黨民代」插手:已經是違法濫權 | 更多文章 )
將司法武器化,確實是執政者最低成本的控制方式,戒嚴必須動用軍隊、波及一般大眾、引來民怨,更有反民主的惡名;但司法具有獨斷及難以監督的特性,如果能成為利器,則可以精準的只針對政敵或特定目的,在眾所矚目的柯文哲案外,從台南死人連署案、到花蓮民政局長所謂的查水表案都遭收押,這些輕罪羈押案形同是為綠營大罷免助拳但造成另一方連署人的寒蟬效應,當司法成為武器,其實已走向威權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