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客座評論 文章列表
#
客座評論
約 7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VIP
經濟
大國博弈
德國前駐美大使:川普倒行逆施、反覆無常,美國已淪為「脆弱的強權」
德國《商報》12日刊登德國前駐美大使彼得・威蒂希(PeterWittig)的客座評論,他認為川普以極端經濟民族主義,企圖徹底顛覆國際貿易秩序。然而這位回鍋總統的關稅政策,不但對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造成重創,更讓原本穩健的美國經濟出現動盪。龐大的政策轉向與不確定性,讓美國的脆弱性與風險暴露無遺,也導致美國在國際上的信任度與影響力嚴重受損,短期之內恐怕難以恢復。
國際中心
2025-05-13 09:27
新聞
國際
兩岸
習近平的「魅力攻勢」vs川普的「不可預測」:東南亞要如何在大國之間走鋼索?
印太事務專家阿爾弗雷德·格斯特爾(AlfredGerstl)7日在奧地利《標準報》(DerStandard)的客座評論指出:川普重返白宮之後,超級大國之間的戰略競爭在東南亞日益加劇,東南亞成美中「地緣政治新棋局」核心:在習近平的「魅力攻勢」與川普的「不可預測」之間,東南亞國家在大國之間該如何拿捏分寸?
國際中心
2025-05-11 12:50
VIP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川普為何不能讓中國下跪?學者:習近平已做好對抗準備,而且川普政權越來越像中國
在紐約大學哲學系擔任客座教授的戈爾拉赫(AlexanderGörlach)8日在《新蘇黎世報》發表客座評論,談「川普為何不能讓中國屈服」。戈爾拉赫說,北京已經從川普1.0吸取教訓,並為貿易戰開打做好準備—習近平似乎已準備好對抗美國的關稅政策。
國際中心
2025-05-09 12:18
新聞
兩岸
軍事
習近平整肅共軍削弱犯台能力 《紐時》專文示警:解放軍高層涉貪與動盪 台灣避免過度反應
美國華府國防大學中國軍事專家在7日刊載的《紐約時報》評論文章〈解放軍高層巨震,習近平還能「武統」台灣嗎?〉中指出,習近平持續整肅軍方高層,不但讓攻台準備時間表產生疑問,也令人質疑他是否能指望軍方將領成功發動戰爭。
中央社
2025-05-07 12:05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軍事
本周最強內幕》台灣談判戰隊點將錄,川普關稅「雙女主」怎接刀?抗敵民調迷思:多數年輕人真願意上戰場?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對等關稅海嘯席捲全球,台灣將被課徵32%重稅消息一出,除讓行政院長卓榮泰事後坦言「聽到後真的差一點昏倒」外,台股更是直接「倒地」。然而,關稅政策數度變動,原喊到245%驚人數字的美中關稅貿易大戰,近日似出現一絲和緩曙光;而在對等關稅進入90天暫緩期後,各國正積極與美方進行貿易協商,那台灣談了嗎、怎麼談、又派誰去談?(延伸閱讀:32%關稅台灣拿什麼談判?駐美代表俞大㵢曝願加碼軍購「3籌碼」:當初超驚訝)
李瑋萱
2025-04-25 08:50
VIP
國際
國內
軍事
大國博弈
「多數台灣年輕人願意上戰場」,是不是一種社會期望偏差?莫少白談抗敵民調的可能迷思
台灣知名作家龍應台在《紐約時報》撰文表示「台灣年輕人面對中國入侵更傾向投降」後,學者吳文欽(中研院)與潘欣欣(東吳大學)在《外交家》強調「台灣年輕人並非失敗主義者」—因為大量學術調查顯示,台灣民眾非常願意為了保家衛國而戰。不過淡江大學外交系副教授莫少白指出,不該直接將民調結果直接等同於社會韌性。
國際中心
2025-04-23 16:05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哈佛教授談川普「解放日」:美國經濟只會更差,中國將成最大贏家
曾於2013年至2017年擔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哈佛大學教授傑森・佛曼(JasonFurman),日前在《紐約時報》客座評論批評川普發動的關稅戰根本不合邏輯,其後果不但是美國的經濟成長放緩、通貨膨脹加劇、失業率上升、財富縮水以及美國家庭的稅負加重,更將對全球貿易體系的基礎規則造成打擊,甚至進一步增強中國的實力與國際地位。
國際中心
2025-04-07 11:2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夏珍專欄:蘇起的挫折─龍應台的憂慮─賴清德的機遇
繼七十五位學者聲明〈捍衛台灣民主法治〉遭到出征,前文化部長龍應台在紐約時報的客座評論〈台灣正在倒數計時〉再度激起激烈論戰;這不是龍應台第一次面對如此處境;兩年前,三十七位學者發表「反戰公開信」後,龍應台同樣在紐約時報一篇〈在台灣(戰爭陰影下),朋友間開始反目〉,就已經遭到嚴厲批評,當時,她還錯愕自問,「反戰,有錯嗎?」她沒改變立場,只是兩年後,台灣社會撕裂得更嚴重了。
夏珍
2025-04-04 06:20
新聞
政治
兩岸
龍應台紐時告洋狀?沈政男曝真相:挺大罷免作家沒人登得上
《紐約時報》近日刊載前文化部長龍應台投書「台灣沒剩多少時間(TheclockistickingforTaiwan)」一文,內文提到台灣不可再依賴美國協助,否則將會遭遇美國總統川普拋棄烏克蘭的慘狀,更表示「台灣和平」的解方就是和中國和解。醫師沈政男指出,許多人批評龍應台在告洋狀,但她只是提醒大家;且看看烏克蘭和巴勒斯坦,「台灣願意付出那樣的代價嗎?」
傅乙珮
2025-04-03 12:30
風生活
即時
龍應台憑什麼說台灣時間不多了?投書《紐時》稱年輕人願意投降 學者打臉:你根本誤導全世界
文化部前部長龍應台近日投書《紐約時報》論壇版,以「台灣的時間不多了」為題,直言中國實力日益壯大、美國可能轉身不顧,台灣要靠強化軍力與中國「某種形式的和解」,才能保住和平與自由。她強調,歷史已證明這樣的路徑並非不可能走通。此言一出,立刻在國內社群與政壇引爆激烈論戰。
周育信
2025-04-02 12:46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VIP
大國博弈
「唯有和平,台灣才有民主!」龍應台《紐時》客座評論:台灣應立即展開全國對話,思辨如何與中國和平相處
《紐約時報》1日邀請前文化部長、知名作家龍應台撰寫客座評論(GUEST ESSAY)〈台灣正在倒數計時〉(TheClockIsTickingforTaiwan)。目前居住在台灣的龍應台主張,不首先確保和平,台灣就不可能有民主。台灣必須立即展開嚴肅的全國性對話,討論我們如何與中國和平相處,而不是讓拋棄台灣的強權決定我們的未來。
李忠謙
2025-04-02 08:16
VIP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大國博弈
美中科技戰》老美只會限制晶片出口,真的管用嗎?瑞士學者:美國嚴重低估中國的科技創新
美國政府試圖限制晶片出口來遏制北京的技術雄心,但這麼做真的管用嗎?瑞士洛桑的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教授馬克・葛里文(MarkGreeven)在《新蘇黎世報》的客座評論指出,美國確實低估了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即便花了很大力氣管制尖端晶片及其製造設備的出口,此一戰略卻收效甚微。包括字節跳動(ByteDance)、大疆(DJI)和比亞迪(BYD),都在引領全球產業的創新標準。
國際中心
2025-03-25 18:34
評論
國際
專欄
呂恆君觀點:尹錫悅的「體面」與韓國民主的「再啟蒙」
1月21日下午,韓國總統尹錫悅身著西裝、佩戴領帶現身憲法法院,成為韓國憲政史上首位出席彈劾案庭審辯論的在任總統。並且,其亦出席了23日的第四次憲法法庭辯論;而作為重要證人被國會要求同時出庭的前國防部長金龍顯,則就「12·3緊急戒嚴令」作出了有利於尹錫悅總統的當庭陳述。
德國之聲
2025-01-27 07:00
VIP
國際
兩岸
財經
經濟
大國博弈
對抗中國的工業戰爭,美國為何落居下風?華府智庫:中國的目標是「搞垮美國經濟」,虧本也在所不惜
華府智庫資訊科技與創新基金會的創始人兼總裁艾金森9日在《紐約時報》客座評論指出,美中之間的工業大戰早就開打,而且中國正準備迎接勝利。對於美國為何落居下風,艾金森認為那是因為中國的目標是「搞垮美國」,而非「賺到更多錢」,因此不惜虧本也要破壞美國經濟。
國際中心
2025-01-12 16:19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賓賽:以「國安」之名全面抵制中國,將使綠色轉型陷入全球困境
在全球追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時刻,因為「抗中」產生的矛盾正在上演。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MichaelSpence)日前在奧地利《標準報》發表客座評論,深入剖析此一難題: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卓越創新,竟然成為全球綠色轉型的意外阻礙。
國際中心
2025-01-09 10:00
財經
「如果不改變,德國產品會繼續慘敗!」德國媒體警告:中國製造的衝擊越來越大
立場偏左的德國《日報》以「黑色的零債務」為題,刊發社論抨擊了德國自民黨、基民盟等中右翼政黨在選戰中宣揚減稅、宣揚繼續堅持政府不舉債的立場。作者警告說,面對中國競爭對手越來越優秀的產品,「德國製造」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吸引力正在下滑,出口導向型的德國經濟必將遭受重擊;而在這一大背景下,依然不願舉債投資、卻寄希望於出口貿易解決一切德國國內經濟問題的想法都是危險的。
德國之聲
2025-01-06 16:10
新聞
國際
「德國總統是可恥的反民主暴君!」 馬斯克又對德國開噴,計劃與極右派黨魁會面
億萬富翁馬斯克周二(12月31日)再次發表針對歐洲政界人士的侮辱性言論,這次,他將矛頭指向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
德國之聲
2025-01-02 13:11
新聞
國際
馬斯克為何力挺歐洲極右派?德國副總理給答案:一個脆弱的歐洲對其有利
德國副總理哈貝克在新年談話中表示,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支持極右派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是「合乎邏輯和有系統」的策略,因為歐洲遭削弱就無法進行強有力的監管。
中央社
2024-12-31 13:02
財經
科技
產業觀點
證券投資
理財
川普重返執政前,台積電趕上末班車!路透揭露將獲拜登政府最後一批晶片法補助
美國前總統川普將回鍋白宮,外界憂「晶片法」補助生變。路透社報導,2名知情人士透露,台積電、格芯及另外至少一家晶片製造商將取得美國拜登政府發放的最後一批補助。
中央社
2024-11-07 14:27
新聞
國際
民主黨為何大崩盤?《紐時》客座評論:川普再次獲勝,是對菁英的「不信任投票」
贏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篤定當選新任美國總統的川普(DonaldTrump),《紐約時報》(NewYorkTimes)在大勢底定後不久,隨即刊登丹尼爾・麥卡錫(DanielMcCarthy,保守派期刊ModernAge總編輯)的客座評論,分析川普勝選的主因。在麥卡錫看來,這不是一場普通的兩黨競爭的選舉,而是川普一人對抗其他所有人,因此這不僅只是川普與其團隊的勝利,也是那些反對者們的失敗,雖然這些人不會改變想法,可他們還真的要好好反思。
李靖棠
2024-11-06 20:5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