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安寧照護 文章列表
#
安寧照護
約 9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醫療團隊每天探望 連X光機都搬到你家!北醫大體系辦「在家住院」效果卓越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醫療人力卻日益短缺,健保2024年7月1日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HospitalatHome,簡稱HaH,在家住院)。短短半年多來,全國已有700多個醫療團隊、4000多名醫護人員投入計畫,受惠長者有1300多人。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為了感謝HaH醫療團隊全年無休的辛勞,健保將增加相關人員假日與颱風天的出勤加給。另今年第2季也準備進一步推動「在家安寧」計畫,讓家屬及患者生死兩心安。
黃天如
2025-01-17 16:39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莊淇銘觀點:立法院應通過全民健康管理法
因應社會新需求,立法院於1月7日通過「壯世代政策產業發展促進法」,令人欣慰。教授未來學多年,從2000年就持續為文呼籲,政府要正視「少子化」及「高齡化」兩大國安議題。今年台灣開始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每五個人之中有一位年齡65歲以上。從未來學的角度,以往工業社會所建立的不少制度,已無法滿足社會需求,應該要修正調整,否則會破壞台灣社會永續!而聯合國會強調永續也是因為發現,繼續工業社會的生活方式及制度,地球將無法永續。
莊淇銘
2025-01-11 06:30
新聞
國際
歷史
決定與中華民國斷交的美國總統走了:詹姆斯・卡特在喬治亞家中逝世,享嵩壽100歲
美國前總統卡特創立的非營利性組織「卡特中心」宣布,卡特29日在喬治亞州平原鎮家中逝世,享嵩壽100歲。這位美國總統的辭世,勾起許多人對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的難忘回憶。卡特1999年訪台時表示那是正確決定,也不認為應為此向台灣道歉,當時說法引起諸多爭議。
國際中心
2024-12-30 08:37
新聞
國際
330票對275票,英國《協助死亡法案》二讀過關!這會讓絕症患者尊嚴離世,還是逼他們走上絕路
英國下議院29日以330票贊成、275票反對,通過俗稱「協助死亡法案」的《絕症成年人(生命終結)法草案》(TerminallyIllAdults(EndofLife)Bill)。支持者認為該法能讓絕症患者能以有尊嚴的方式結束生命,但相關議題在英國社會爭辯不斷,正反兩方都有強烈的意見。
李岱青
2024-11-29 23:23
新聞
政治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生命最後,插管茍活還是放手?醫師社工揭殘酷現實:多數人沒準備好老、病、死
「聊1個多小時後,他太太從門內出來,說謝謝醫師、他生病以後我第一次聽到他講話講這麼久,3天後,病人過世了……我一直在想,那個下午的陽光,在太太與病人的記憶裡會是什麼樣子呢?」-安寧病房權威醫師,朱為民
謝孟穎
2024-10-17 09:20
新聞
國際
政治
第一位年滿百歲的美國卸任總統!卡特長尾巴,CNN:川普、賀錦麗該多關注老年福利政策
美國前總統卡特10月1日歡慶100歲生日,成為美國首位年滿百歲的卸任總統。卡特在56歲就展開退休生活,生活富裕還能推動多種活動。不過,美國未來將有更多長壽老年人要面臨的是更多生活挑戰,尤其是長期照護,而這可能是他們無法負擔的。
王秋燕
2024-10-01 18:18
新聞
政治
健康委員會》穩健打造健康台灣 賴清德:續推健保改革、確保醫護薪資
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今(22)日於總統府召開首場會議。總統賴清德於會中併案裁示,衛福部的「健康台灣願景規劃」,融合了「國家希望工程」、「健康台灣論壇」十大建言及十大策略的各項重點,提出促進全人全齡健康照顧、強化醫療照護一體化,以及優化環境與創新發展3大目標,並列出11項工作重點。
黃信維
2024-08-22 22:35
地方新聞
台北
2024北美生技展北市表現亮眼 商媒場次逾145場
臺北市政府與合一生技、宇心生醫、泰合生技、訊聯生技、休斯生技、起元生技等6家臺北生技公司,共同參展全球最具代表性的生技盛會-2024北美生物科技展,企業尖端技術產品獲得國際關注,洽商媒合會逾145場,吸引全球超過30國前來參觀洽商,赴展攤洽商之國際企業超過150家,成功展現生技產業卓越成果!
陳逸群
2024-06-09 22:09
風生活
世界
癌末準爸爸緊握孕妻手!用最後力氣「做手模」給孩子留念,深情對望看哭眾人
新加坡一名肝癌末期的病人,被判定無法進行任何治療住進臨終關懷中心,而他最放不下的就是他的妻子以及未出世的孩子。為了給孩子留下紀念,他用盡最後的力氣和妻子一起完成了屬於他們的手模,留下給孩子最後的禮物後他也離開了人世。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4-03-11 12:45
風生活
世界
心理
人死前會看到什麼?送走2000名病人,安寧病房護理師揭臨終前特徵
安寧緩和醫療,指的是不再給重病的病人施加更多治療,主要著重在減緩病人身體不適,讓他們走得有尊嚴,同時也給病人家屬更多照護支持,英國一名在安寧病房工作了20年的安寧照護醫師送走了2000多名患者,除了對人生有了新的體悟,也分享了大部分人臨終前的特徵。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3-11-21 17:21
新聞
國際
國內
專訪巴黎副市長》LGBT+族群參政有這意義 設立國際日提升尊嚴死認知
應我國國家人權委員會(人權會)邀請,法國巴黎副市長何梅洛-米凱爾來台灣交流人權議題,並參加台灣同志遊行,期間接受《風傳媒》專訪。被問到LGBT+族群參政的看法,他直言,自己成長的年代沒有這類先例,不過現在愈來愈多,而讓年輕人看到身為LGBT+族群有人生成功的可能至關重要。
簡恒宇
2023-10-29 15:00
地方新聞
花蓮
生命價值議題課程 徐榛蔚陪同婦女姊妹暢談生命的價值觀
溫佳身
2023-10-26 15:52
新聞
國內
財經
產業觀點
經濟
理財
財政壓力愈來愈大,長照2.0靠不住!專家呼籲借鏡日本經驗,改採「長照保險制」
為了因應人口的快速老化,政府推出各項長期照護政策,其中使用最為廣泛的就是長照2.0措施。然而也正因為使用率一年比一年上升,政府財政壓力愈趨龐大,根據衛福部資料,2022年的長照2.0實際支出就已經高達563億元。由於是靠政府稅收,提供標準化長照服務,受財政預算限制,相關服務已經無法滿足需求,遂出現長照政策應從現行稅收制改為「長照保險制」的呼聲。
smart智富
2023-07-10 07:50
風生活
即時
換心等2年、手術前1天猝死!ICU名醫17歲喪母 坦言當醫生「為了報仇」…執業後卻頓悟了
人稱阿金醫師、現為ICU(加護病房)醫師的陳志金,經常在臉書粉專分享醫療時事或重症病房的感人故事,是醫界公認的熱血暖醫。日前陳志金在臉書透露,好幾次演講時被問到「為什麼要當醫生」,他回答「為了報仇」時,大家都會被這個答案嚇到。
朱斐青
2023-06-20 14:1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失智者預立醫療決定 能與不能之間的法律與醫療問題
「老爸生前因帕金森氏症導致失智,末期非常痛苦,但因我的不捨,讓他延長了受苦的時間,我非常後悔。」失智者家屬小瑛(化名)說。《病人自主權利法》的實施,為病人自主開啟了全新的里程碑。尤其在人口快速老化的台灣,保守估計失智人口已突破30萬,其透過《病主法》尋求善終的需求不言而喻。然而失智者最大的困境便是認知與表達能力的下降乃至於喪失,這意味患者若欲依法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以及預立醫療決定,為自己作出生命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決定,就須與時間賽跑。
黃天如
2023-05-22 17:10
即時
風生活
政治
國內
90%民眾認同!傅達仁之子請命通過《尊嚴善終法》 赴立院疾呼:別再有人像我爸「客死異鄉」
知名前體育主播傅達仁因罹患胰臟癌,飽受病痛折磨,因此決定於2018年前往瑞士接受安樂死,也掀起台灣安樂死法案討論。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日(6日)舉行「病人自主權利法」公聽會,傅達仁兒子傅俊豪也呼籲,盡快通過《尊嚴善終法》,讓病患可以選擇有尊嚴的離開方式。
吳哲宜
2023-03-06 22:52
新聞
地方新聞
高雄
輔英科大護理學院USR團隊 林惠賢:全方位推動生命健康照護
輔英科大護理學院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辦公室成軍已五年,攜手產官學夥伴共同深耕長照、時間銀行等,今年延伸觸角邀請海內外專家舉辦國際健康照護研討會,並跨校跨域藉由各項競賽與活動,從在地到中央、從台灣到全球,戮力推動生命全期健康照護品質,成果豐碩。
徐炳文
2022-12-14 02:27
風生活
心理
我們能為臨終病患做些什麼?醫:所有家庭成員必須投入,也要尊重病人的意願
安寧之路給住院的重病者帶來很多的壓力,諸如:對陌生者的懼怕、自憐、統整性的壓力、被分離的焦慮、失去身體功能變成廢人、害怕愛被剝奪、悔恨與愧疚感,或追尋另一個希望。這是一連串的變化,很多病人在這段期間會學習不斷地適應,當然心理支持者,如社工或家人、朋友,人數愈多則適應愈快。
寶瓶文化
2022-11-13 17:00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台灣新冠確診致死率偏高都怪它?究竟該不該簽DNR?戳破檢討聲浪中的七大盲點
國內部分新冠肺炎死亡者臨終選擇DNR議題再度引發爭議,就連醫療人員都有人質疑,截至今年7月底,於Omicron流行期間確診死亡的8000多人中,有2919人(36.4%)簽署DNR,可能是整體確診者致死率偏高的原因。《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實施22年,難道政府與所有安寧醫療團隊彈精竭慮推動的,竟是一個會導致病人死亡率增加的政策與理念?!
黃天如
2022-08-05 17:00
風生活
國內年紀最小重症!未滿1歲女嬰送醫搶救,指揮中心曝最新情況
國內今(2)日新增1萬7801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病例,甚至出現年紀最小重症,是一名未滿1歲女嬰,染疫呼吸窘迫送醫插管搶救,仍在加護病房治療。
中央社
2022-05-02 23:55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