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基督教精神 文章列表
#
基督教精神
約 2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關中專文:強權即公理─這就是美國
編按:前考試院長關中於去年中出版《強權即公理:這就是美國》一書,並於九月舉辦座談會。本文為作者於座談會中演講稿,授權轉載。
關中
2025-01-11 07: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藝文
歷史
觀點投書:宋明儒學精神在香港——唐君毅先生在香港「論學」
陳健民教授在他的〈最後一課〉指出自己思考的問題,都是中國問題,因為香港前途擺脫不了中國,中國的前途會大大影響香港人。他提出了三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中國為何無法產生一個獨立的知識份子群體?中國的知識份子的使命是什麼?他的論述如下:
羅燕媚
2024-12-27 06: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文化
觀點投書:願與受苦的人共在─基督教精神與香港民主運動
《最後一課》是一本關於四位香港教授對香港的「告別」,包括陳健民教授、刑福增教授、陳祖為教授和張燦輝教授。陳健民教授的章節最為動人,在於他把個人生命意義的思索與自己一生志業作了緊密的勾連:年輕時對人生意義的苦苦追覓,最後體會到自己人生意義不在於抽象的答案,而在於每一個當下,對於自己責任的承擔,而這種責任的承擔是對於社會、國家,以致更廣大的人類苦難有所共感,「不」無動於衷。張燦輝教授在他的章節裡探尋人生意義,引用了海德格「存在被拋入世界」的觀點,亦提出了鄂蘭對於海德格觀點的補充,出生包含了「社會嵌入性質」,以張燦輝教授之言,即是:
羅燕媚
2024-12-26 06:10
新聞
政治
國內
軍事
歷史
齊錫生:蔣介石比羅斯福強 郭岱君:日記不輟勤學不倦
市井多年傳聞,或者流傳已久的刻版印象,包括陸劇經常出現的「人設」,蔣介石就是喜歡用浙江話駡三字經的一介武夫,齊錫生說,這個印象一直到他在胡佛研究所看到蔣介石日記後,大為改觀,「我的印象,蔣介石若失去他的軍事地位,謀一個職務,他會是好的大學士師,比我還好,國學根底我望塵莫及,他對國際的理解也出乎我的意外。」
夏珍
2023-05-22 18:0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文化
李孝悌專文:入世苦行余英時——如何在歷史學中創業垂統
編按:余英時在普林斯頓寓所的客廳,是知交友人、後學晚輩、意見領袖、落難書生常常造訪的地方。余先生與夫人總是開門迎客,關懷各人學思經歷,處境遭遇,也不吝交流,盡力幫助。2022年7月31日,余英時先生逝世一年之際,聯經出版主辦「回到余英時的客廳」線上紀念活動,邀請了曾經在余英時的客廳與先生談論學術、思考生活的好友與知交,延續對先生的思慕,探討仍在影響後世的學思貢獻。本篇文章為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教授李孝悌在活動中的發言輯錄。
李孝悌
2022-08-27 13:40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二度解聘女教師、逼問婚前性行為 中華福音神學院驚傳勞資爭議風波
中華福音神學院教師郭怡君過去因丈夫不是基督徒而遭學校解聘,雖經司法訴訟後復職,但她向《新新聞》指控,學校後來千方百計打探她小孩的出生日期,以推斷她是否有婚前性行為,甚至今年5月疫情爆發後,一方面通知轉為遠距授課,另一方面卻以曠職為由將她再度解僱。宗教界人士認為,學校行為在現代社會難以置信,凸顯校內新舊世代的價值觀差異,呼籲當教義與法律出現分歧時,仍應尊重法治。
吳尚軒
2022-08-18 09:00
新聞
國際
歷史
專欄
蘇育平觀點:伊朗的前世今生
位於中東與中亞交界的伊朗即將在2021年6月18日舉行總統大選。目前確定有7名候選人參選,每名候選人都必須經過「憲法監護委員會(Guardiancouncil)」審核通過才有資格參加總統大選,而憲法監護委員會的成員則是全部由宗教領袖大阿亞圖拉哈米尼(GradeAyatollahAliKhomenei)所任命,因此基本上每名總統候選人都是經過宗教領袖認可者才有資格競選。
蘇育平
2021-06-18 05:40
風生活
世界
風歷史
日本
文化
西班牙人的一句話,竟讓日本封殺基督教!妖魔化耶穌、處死26名信徒..揭江戶時期最殘暴惡行
具體地說,日本對基督教、傳教士和基督教徒的鎮壓,並不始於江戶時代。前文說到基督教如何在大航海時代開啟後逐漸在日本擴散,和織田信長的許可甚至是鼓勵有很大的關係。織田信長死後,豐臣秀吉掌控日本,但是九州一帶的大名不容易管轄,許多大名信奉基督教,還強使領地內的民眾改信基督教,著名的基督教大名大村純忠還把長崎的地盤供奉給羅馬教皇,讓耶穌會用作傳教基地。
時報出版
2021-04-21 17:49
評論
國際
專欄
瑞典來鴻》掃帚與玫瑰之外─瑞典疫情中的移民因素
2020年註定成為瑞典歷史上最沉重的一頁。一個享受了200多年和平的北歐小國,其醫學研究和人民生活水準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卻突然被從東方飛來的小小病毒搞得措手不及。
(瑞典)茉莉
2020-07-29 06:2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孫慶餘專欄:兩岸需要「求同存異」精神!
蔡英文以史上最高票連任當晚談兩岸關係,基本不脫善意。如她說過去三年面對中國壓力,台灣都不挑釁、不冒進,未來仍將盡最大努力維持和平現狀,不做麻煩製造者,並在保護台灣主權、民主、自由價值同時,努力改善兩岸關係。但她指出兩岸要有健康交流,必須正視中華民國台灣存在,在和平對等原則下良性互動。她以「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八字總括以上期許,並特別強調這次選舉顯示「台灣人民希望國際社會看到我們對民主價值的堅持、尊重我們的國家認同,並在國際參與上給予台灣公平對待」。
孫慶餘
2020-01-20 07:1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蔡慶樺專文:正義是我的義務,拒絕沉默的檢察官
「我們無法在這塊土地上創造出天堂,可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做些什麼,好讓這塊土地不致淪為地獄。」(WirkönnenausderErdekeinenHimmelmachen,aberjedervonunskannetwastun,daßsienichtzurHöllewird.)─弗里茲.鮑爾
蔡慶樺
2019-02-07 07:20
新聞
國際
政治
新新聞
新新聞》匈牙利、波蘭違民主倒退,歐盟基石動搖
二○一九年,在東歐共黨垮台的三十年後,中歐大學(CentralEuropeanUniversity)將正式撤出匈牙利,落腳於維也納。
新新聞吳建輝
2019-01-19 15:00
地方新聞
發現台灣優質高教之美 香港匯基書院長榮大學取經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台灣好新聞報
2017-04-20 15:20
評論
國際
兩岸
瑞典來鴻》教廷有令 信徒有所不受─梵蒂岡與中國地下教會
在全球叫好又叫座的好萊塢電影《血戰鋼鋸嶺》(台譯:鋼鐵英雄),演繹了信仰與殺戮之碰撞。二戰時,虔誠的基督徒道斯當了兵卻拒絕佩槍,竟然赤手空拳從戰場上救回了75名戰友。此片讓人們看到:一個人的信念可以創造怎樣的奇跡。
(瑞典)茉莉
2017-02-04 06:4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基督教精神立校」中原大學聲明:不認同同性婚姻
同性婚姻議題話題再起!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24日預計召開首場「同性婚姻修法」公聽會,而中原大學22日早上突然發出聲明,表態不認同同性婚姻,反對修改現行法令對婚姻的相關規定。但尊重同性伴侶生活所需,主張另行立法保障其權益。
梁琬渝
2016-11-22 13:37
評論
政治
國內
石之瑜專文:原住民,台灣的印第安人
蔡總統向原住民致歉,引發是否有誠意,或是否實踐上能帶來任何有效變革的討論。但是,就連原住民之間,也不一定取得共識。所以,對蔡總統而言,這是非戰之罪。因為,台灣原漢關係發展至今,原住民早就處於失語狀態,不論蔡總統(或其他人)多有誠意,怎麼做都難顧到失語族群的困境。
石之瑜
2016-08-05 06:50
新聞
國際
海地喜迎巫毒慶典 》全國信眾湧入聖地 「巫毒教是我的生活,不是信仰」
在加勒比海島國海地(Haiti),每年一到七月全國上下便會一同為「巫毒教」(Vodou)舉行慶典,向他們的神祈求好運、去除霉運,位於海地北方大城的「北方平原」(Plaine-du-Nord)於16日起便開始迎接蜂擁而來的信眾們,巫毒教是海地人民的生活態度,也是一種文化,但你知道我們今日所知的「巫毒」其實不是「Voodoo」,而是「Vodou」嗎?
韓亞庭
2016-08-01 16:51
新聞
兩岸
無神論掛帥的中國 如何看待耶誕節?
耶誕節從專屬於基督教國家的宗教節慶,如今在各國已然成為全民共歡慶的日子。在中國,耶誕節則成了過年前的一波狂歡潮。然而,這個溫馨、充滿歡笑和音樂、放鬆慶賀的日子,卻觸及了西方文化「入侵中國」的民族界線,也被貼上消費享樂的標籤。
白馥萍
2014-12-25 19:37
新聞
國際
中東行拒搭防彈車 教宗力促宗教族群和解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Francis)24日出訪中東,3天行程將停留約旦、巴勒斯坦與以色列,除了走訪耶穌出生、受洗與受難地,教宗將探視約旦所收留的敘利亞與伊拉克難民、以及巴勒斯坦難民;同時也安排與多名政要會面,以期和緩中東長久緊張局勢。
楊芬瑩
2014-05-24 13:50
新聞
國際
教宗方濟各: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
上任以來屢屢嚴厲批判資本主義的天主教教宗方濟各,近來遭右翼保守派批評唱馬克思主義高調,他近日受訪時駁斥:「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那個思想體系並不正確。不過我碰過很多信奉馬克思主義的好人,所以不會感覺被冒犯!」強調批判主張出自基督教義。
楊芬瑩
2013-12-16 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