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台積電美國廠 文章列表
#
台積電美國廠
約 13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財經
商業
即時
職場
還只是17歲高中生!他「拿到年薪200萬」工作,1技能讓企業搶著要
美國一名尚未畢業的高中生,憑藉焊接技術就搶先獲得年薪高達200萬元新台幣的工作機會,引發各界關注。隨著藍領技術人才持續短缺,美國企業正積極轉向高中技職生源,並提早啟動招募行動。這不僅改寫了年輕人對職涯的想像,也為勞動市場注入全新變數。
張啟敏
2025-05-08 12:41
新聞
國內
財經
三星快被打趴了?傳4奈米製程慘被AMD棄單 外媒:全轉單給台積電美國廠
三星的晶圓代工一直面臨良率挑戰,近日再被外媒《wccftech》報導指出,傳科技大廠超微(AMD)已經棄單三星的4奈米製程,很可能將其轉由委託台積電代工,且AMD有意與台積電美國廠合作,也可能是導致AMD取消與三星訂單的原因之一。
張大任
2025-05-06 23:12
風生活
商業
經濟
台積電美國廠撐得住嗎?川普喊製造業回流,專家揭3致命問題:根本沒人願意做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吹響「製造業回流」戰鼓,以高關稅作為核心手段,聲稱要「讓美國製造業重返榮耀」。但這一政策真的可行嗎?投資達人「股人阿勳」直言,美國製造根本是一句政治口號,不但無法實現產業回流,反而可能引發通膨與訂單外流潮,最終「傷人七分、傷己三分」,甚至讓中國成最大受益者。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5-05 10:53
新聞
政治
財經
台積電美國新廠動工,為何川普刻意神隱?郭正亮揭他真正目的:我心又涼了
台積電美國第3座晶圓廠日前正式動工,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也親赴現場,不過卻未見一向將台積電赴美投資作為政績宣傳的美國總統川普本人,對此,前立委郭正亮在節目《大大平評理》直言,川普沒到台積電現場其實相當詭異,而他對此分析「這表示川普想要更多」,遠遠不止現在台積電承諾的投資。
張大任
2025-05-05 08:50
風生活
即時
職場
週薪5.8萬起!他45歲跑去台積電美國廠包商「不會英文也行」 福利超香做10年可退休
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設廠計劃為台灣專業人才開啟了赴美工作的新大門。近日PTT的TechJob看板上,一位在台積電鳳凰城廠區工作的台灣籍包商員工分享了他的經歷,揭露了這波「台美科技人才移動潮」的薪資待遇、生活環境與職場文化。
龔渝婷
2025-04-25 14:54
新聞
政治
財經
川普看台積電年報就能「知錯」?南京、美國廠兩樣情 謝金河:一個數字各自解讀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17日在盤後、法說會前公布2025年Q1財報及Q2財測目標,首季併營收達8392.5億元、年增41.6%,每股純益(EPS)13.94元,毛利率維持58.8%,符合市場預期。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2024年,台積電美國廠虧損143億元,南京廠大賺260億元,但這樣數字,要看站在什麼位置來解讀。
李瑋萱
2025-04-23 11:18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台積電挖東牆補西牆?蔡正元曝美國廠虧逾百億:中國賺大錢填美國大賠錢
台積電日前舉行法說會,雖在第一季財報繳出亮眼成績,但市場仍受美國關稅不確定性影響,台積電股價跌勢持續。而前立委蔡正元在臉書發文指出台積電的虧損,直言「台積電在中國大陸賺大錢,去彌補在美國的大賠錢。」
張大任
2025-04-21 21:48
新聞
國內
財經
台積電傳加速赴美設廠 財經專家曝台灣1優勢:只是換地方收保護費
台積電加快「美國製造」腳步,傳亞利桑那州第2廠量產進度將提前1年,並將在美國直接切入最新的扇出型面板級封裝(FOPLP),以迎合客戶採購在美製造晶片,提高供應彈性的需求。財經專家游庭皓在節目《游庭皓的財經皓角》分析,台積電仍有100%的定價能力,即便未來台灣生產的晶片在市佔率會因美國亞利桑那廠而降低,但對台積電而言,「只是交點保護費,換地方生產而已」。
傅乙珮
2025-04-19 08:40
新聞
國內
財經
台灣半導體將淪日本下場?陳鳳馨分析川普會這樣打:跟美日大戰完全不同
美國總統川普矢言要將半導體製造業重回美國,更於13日表示關稅,未來一周內將宣布新的半導體關稅。而媒體人陳鳳馨在節目《東南西北龍鳳配》上分析,指出這一次半導體戰爭的型態,「會跟1980年代的半導體戰爭完全不一樣」,川普不會再複製過去簽訂「美日半導體協議」的打擊方法。
張大任
2025-04-17 08:2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財經
觀點投書:台灣何寥落,飯桶何其多
川普到底要什麼?這是飯桶才會問的問題,川普要的是降書,手段是關稅,目的是掠奪,以減輕美國債務包袱,以脫離製造業空洞化的窘境。降書是什麼?簡單說,就是你磕頭送錢上門,送到他滿意為止,關稅大棒才會停。
雁默
2025-04-09 06:00
新聞
政治
財經
科技
AI
季辛格離開英特爾找到新工作!他看台積電加碼:美國不會因此重返半導體龍頭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月初宣布加碼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引發市場憂慮之際,台積電再傳揪團輝達(Nvidia)在內等美國晶片大廠,共同合資並參與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 )晶圓代工業務;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先前曾在GTC大會中表示「他未曾收到邀請」。英特爾前執行長季辛格(PatGelsinger)近日也談及台積電擴大對美投資一事。
李瑋萱
2025-03-27 13:32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不是合資,英特爾要併購台積電?企業家曝陳立武商戰絕活:用到你跌再買
英特爾(Intel)新任執行長陳立武(Lip-BuTan)正式上任,由於英特爾近年面臨經營挑戰,因此這項人事在半導體業引起廣泛關注。對此,擁10年矽谷創投經驗、冠遠科技公司創辦人張紹堯在網路節目《論政天下》上指出,陳立武會被英特爾董事會選中,就是借重他併購的本領,而併購的標的是台積電,但並非包括台灣的整個台積電,而是亞利桑那州廠。
陳明遠
2025-03-21 08:50
財經
黃仁勳一掃英特爾傳聞利空?台積電領軍矽光子概念股飆漲 分析師估後市走勢
台積電擴大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餘波盪漾之際,又傳出找輝達(Nvidia)等美國晶片大廠,共同合資並參與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引發市場擔憂;台積電近日摔破千元大關後,19日再度下跌19元,收在952元,失守年線。而在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於GTC大會中談及英特爾(Intel)組隊一事後,台積電今(20)日開高走高,上漲33元,帶領台股勁揚416點。
李瑋萱
2025-03-20 16:00
新聞
政治
財經
科技
AI
輝達被揪救英特爾?黃仁勳GTC記者親吐真相 曝已託台積電美國廠代工晶片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月初宣布加碼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引發市場憂慮之際,台積電再傳揪團包括輝達(Nvidia)在內等美國晶片大廠,共同合資並參與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對此,輝達執行長黃仁勳19日對此做出回應,並提到,輝達已委託台積電,在其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生產晶片。
李瑋萱
2025-03-20 11:30
新聞
國內
財經
盤點台積電救英特爾3劇本 陳鳳馨揭最慘下場:不只技術,連客戶都送給它
台積電傳出盼輝達(NVIDIA)、AMD、Broadcom等公司入股與英特爾(Intel)合資運營的晶圓廠,另外,英特爾日前也正式任命去年8月卸任的前董事會成員、晶片設計軟體公司益華電腦(CadenceDesignSystems)前執行長陳立武為執行長。對此,媒體人陳鳳馨在網路節目《財經起床號》上指出,她判斷台積電以合資企業的型態來經營英特爾的消息,「不是空穴來風的機率極高」,主要原因就是英特爾宣布任命陳立武為新執行長。
陳明遠
2025-03-18 09:3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科技
商業
觀點投書:捐3兆買風險,台積電「短空長空」
台積電追加3兆投資美國,這不是買保險,而是買風險,不是什麼小利多,而是大利空。
雁默
2025-03-13 06:10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曝張忠謀曾直言「美國蓋6個廠,台積電就倒了!」陳文茜:他現在可能會修正
台積電日前宣布擴大赴美投資1000億美元,興建3座新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以及1個研發中心。對此,媒體人陳文茜在節目《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上表示,當時台積電說可以蓋6個工廠時,創辦人張忠謀私下表示「蓋6個工廠台積電就倒了」,但張忠謀可能現在會修正說法,因為他認為現在局勢是改變的。
陳明遠
2025-03-11 10:25
新聞
政治
國內
財經
魏哲家稱赴美全是為客戶 陳文茜直言「這不是理由」:張忠謀就曾拒絕蘋果
台積電將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投資1000億美元,增建封裝測試及研發設施等,外界預估相關供應商也會將部分資源遷往美國。對此,媒體人陳文茜在節目《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上指出,台積電赴美的說法是為了客戶,也就是客戶施壓,但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過去就曾頂住壓力,拒絕過蘋果(Apple)的擴廠要求,「所以客戶施壓是一個理由嗎?當然不是。」
陳明遠
2025-03-11 08:30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財經
專欄
科技
陳厚銘觀點:台積電千億美元投資的關鍵思維與啟示
台積電(TSMC)近日宣布,將在美國加碼投資1,000億美元,興建三座先進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廠以及一座研發中心。這一舉動不僅代表著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重新洗牌,也引發外界對「護國神山」技術外移及「矽盾」可能鬆動的憂慮。然而,若從政治經濟、經營不確定性與「研發全球化」的多重角度來審視,台積電並非單純「被迫順應」美方,而是在兼顧核心技術掌控與風險防範的基礎上,透過「雙軌研發」與主動談判,所做出的「次佳選擇」折衷方案。
陳厚銘
2025-03-11 06:5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財經
觀點投書:台積電美國投資,嚴重違背公司治理原則
台積電赴美投資1000億美元一事宣布後,震撼國內,引發的議論不斷、至今未歇;但無論是肯定或是批評,著眼處多在台、美、台積電等的利害上,但有一個重點卻少有人注意:公司治理問題。
呂魯米
2025-03-11 06:00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