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台灣網友 文章列表
#
台灣網友
約 73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兩岸
即時
中國有錢人正瘋狂移民到1國家!「砸150萬鑽漏洞」享福,當地人看照片怒喊:拒絕入境
日本近年來致力吸引外國投資,推行「經營・管理」簽證政策,原意為鼓勵海外創業者在日設立企業。不過,由於申請門檻相對寬鬆,中國富裕階層大量湧入,造成當地輿論高度關注。根據法務省統計,截至2023年6月底,持該簽證的外國人中,來自中國的申請人已超過一半。
林瑩真
2025-05-12 14:46
新聞
國際
國內
文化
「粉紅超跑」今天要去哪?白沙屯媽祖圈粉年輕人:IG打卡、GPS也上場,緊跟鑾轎「像追寶可夢」
「每次半夜我們點燃那道火,燒了壓轎金,幫孩子在身邊周圍圍繞,孩子就像被媽媽安撫過般安靜及冷靜,這才劃上休止符,才能去睡覺。」黃小姐,一位台灣苗栗縣通宵鎮白沙屯的媽祖廟「白沙屯拱天宮」的虔誠信徒說。
BBC News 中文
2025-05-10 10:00
風生活
旅遊
新知
高雄
比愛河、旗山老街更必去!高雄「1超強隱藏版景點」,遊客大讚風景絕美、連CNN都認證推薦
高雄蓮池潭春秋閣北側一株榕樹因樹根盤據護岸,被網友發覺有如動畫「天空之城」場景,但樹根外露景致隨著5月12日配合市府工程進行將被遮掩,形成「期間限定」的奇特樹景,也讓蓮池潭人氣再度飆升,作為蓮池潭知名地標景點的龍虎塔,歷經整修後已於4月13日重新開放。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5-07 16:42
風生活
即時
高麗菜要不要一片片洗?「日菜農1說法」被台灣人打臉,4異物恐包進菜心
近日旅日台灣作家「魚漿夫婦」分享日本菜農的貼文,稱高麗菜內層葉片「無需逐片清洗」,引發台灣網友熱烈討論。對此,被譽為「最強菜農」的台灣農民林佳新公開反駁,直言該說法「傻B」,強調清洗仍有必要,因為農藥、異物與鳥糞都有可能殘留,清洗才能保障食安。
林瑩真
2025-05-05 13:01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失格的賴總統,正在失去民主靈魂的台灣
面對今天426國眾兩黨「反綠共戰獨裁」大遊行來勢洶洶,賴總統正面回擊。然細看賴總統三點聲明,實在讓人直搖頭。
震寰宇
2025-05-02 06:10
風生活
美食
台灣最強飲料不是珍珠奶茶了?「賣場1飲品」外國人一喝愛上:種類多樣口感香濃
台灣號稱「手搖飲王國」,其中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珍珠奶茶,另外像麥香奶茶、泡沫紅茶等,也是不少觀光客來台必買,但近期有一名長住台灣7年的韓國人分享,自己在台灣最喜歡的飲料其實是「豆漿」,引起許多網友討論。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26 17:52
風生活
即時
台灣這東西「全世界首創」1功能震驚外國人:早知道不丟了!
台灣獨特的發票制度向來令外國遊客驚豔,不少國家雖會提供購物發票,但「發票可以對獎」卻是台灣首創。YouTube頻道「不要鬧工作室」近日訪問兩位來台旅遊的西班牙人,當他們得知發票最高獎金竟可達千萬元時,當場表情大變、直呼後悔。
林瑩真
2025-04-15 16:28
風生活
新知
毛巾上的兩條線有什麼用?廠商揭密:不只是裝飾,還有2重要功能
你是否也曾注意到,家中毛巾上常常出現「兩條線」的設計,卻不知道它的真正用途?這個常見但容易被忽略的細節,最近在網路上掀起熱烈討論。有網友發文好奇詢問,意外釣出一票內行人解答,原來這些線條不只是裝飾!本文破解你每天都在用,卻從未搞懂的小秘密!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15 12: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財經
專欄
觀點
商業
VIP
經濟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這次我挺中國!」真正的「牆國」正在現形
當川普(DonaldTrump)大帝選在愚人節隔天宣布對等關稅政策時,台灣執政高層有的忙著蹭音樂祭,有的忙著吃潤餅,有的則一夕神隱。在一片愁雲慘霧中,有兩個地方的回應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一個是新加坡,其總理黃循財示範了何為成熟的小國領導人;另一個則是中國大陸,「奉陪到底」4個字讓許多人內心破防。
張鈞凱
2025-04-14 06:10
風生活
旅遊
世界
台灣最強零食不只小泡芙!外國人掃「1低調美食」後悔買太少,台人傻眼:完全沒吃過
相信大家出國時都會想買國外的東西回來,無論是想要自己回味,還是分送給親友同事。同樣的來台灣旅遊的遊客,也會買伴手禮回去自己的國家。說到台灣伴手禮,大家會想到的多半是鳳梨酥、太陽餅、茶葉,這些讓台灣人引以為豪的美食。不過,近日《小紅書》上卻風傳一種「低調台灣零食」,許多人形容實在是太好吃,後悔買太少回家,不過,大批台灣網友直接看傻眼,表示自己從來不知道台灣有賣這個食物。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4-10 17:14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台灣「武統」陸配風波:三網紅被取消居留權,BBC談賴清德選擇的時機
「因為居留權其實是一個特權,會被取消也是有可能的。其實,作為新台灣人,我認為任何鼓吹煽動戰爭,或是任何違反任何國際共識的言論都應該負起責任。」
BBC News 中文
2025-03-31 14:30
風生活
即時
旅遊
日本
最近少去日本這3地!居民討厭所有觀光客「台灣人也沒豁免權」
日本一向是台灣旅客首選的旅遊目的地,隨著疫情解封、旅遊人數暴增,卻也傳出不少人感受到當地對觀光客的「冷臉」。對此,長年旅居台灣的日本作家「日本人的歐吉桑」近日公開發文指出,的確有越來越多日本人對外國遊客產生反感,尤其集中在京都、大阪、東京等觀光熱區,但他也強調,這種情緒並非專指台灣人,而是針對「過度擁擠的人潮與行為」。
張啟敏
2025-03-27 16:11
風生活
理財
旅遊
新知
世界
消費
開無痕模式買機票會更便宜?內行曝2招更有效!想買划算票價別提早3個月
香港人最喜歡去旅行,去旅行最重要當然是想搶到平價機票!除了等航空公司的突發優惠,不少人也會選擇旅行淡季出發,不過早前就有網友就於社交平台Threads發文分享平買機票的辦法,直言「用無痕搜尋」很重要,貼文隨即引來網友熱烈討論,紛紛分享各自的辦法,到底「用無痕搜尋」是不是真的較易買到平機票,即刻看看業界人士開講啦!
U Lifestyle
2025-03-26 11:21
風生活
美食
消費
不只麥香奶茶、泡沫紅茶!台灣超商1飲料外國人一喝愛上:沒有它我活不下去
你心中便利商店最好喝的飲料是什麼呢?台灣超商的飲品選擇豐富,除了經典的麥香奶茶、泡沫紅茶,近年來也有許多與藝人網紅聯名的利樂包飲品,時常推陳出新滿足消費者味蕾。近日,一名在台讀書的韓國男大生分享,在超商發現草莓口味的多多,喝了之後覺得驚為天人,甚至為了草莓多多在Threads上發文,將其封為「救命水」,更直言「沒有這個我活不下去」。短時間內吸引上萬人按讚,許多網友紛紛留言共鳴。
風生活綜合報導
2025-03-25 10:17
新聞
政治
兩岸
陸配亞亞遭限期離境 大陸作家:新住民因言獲罪,為何政府擴張解釋?
來台不到五年的陸配YouTuber小慧(化名)說自己撞了「狗屎運」,因為她在亞亞事件曝光前,就偶然刷到了「亞亞」的影片,看了很錯愕,深愛台灣的她沒法容忍這樣的「背叛行為」,於是拍了條影片駁斥亞亞。最初該影片流量平平,但在新聞曝光後,觀看量迅速暴增。
德國之聲
2025-03-19 14:17
風生活
科技
新知
LINE如何偷看訊息不顯示已讀?內行教1招「連收回的內容也能看」,iPhone、安卓手機方法曝光
隨著通訊軟體普及,許多人會以Line聯絡彼此,不僅可以傳送文字、圖片、語音訊息等,且一群組最多可容納500人,若公司行號要討論事情十分方便,不過,若不想在訊息中顯示自己的已讀紀錄,該怎麼辦呢?對此,內行網友分別提出蘋果ios系統及安卓手機解決方案。
江庭榛
2025-03-16 17:29
風生活
娛樂
金秀賢爭議懶人包》恐面臨200億違約金賠償!爆料交往未成年、為7億元逼債金賽綸?時間軸、媒體爆料、代言崩盤一次看
韓國演藝圈近日因男星金秀賢與女星金賽綸的戀情、金錢糾紛等引發軒然大波。
網路溫度計 DailyView
2025-03-16 14:13
風生活
寒流來不穿UNIQLO、北臉!內行大推1牌羽絨外套「騎車適合、耐穿保暖輕盈」:買了10年還很暖
許多人會在寒流來或天氣轉涼時穿上羽絨外套避寒,其內部填充物主要是鴨絨或鵝絨,具有良好的保暖性也十分輕盈不笨重,不過,街上有販賣羽絨外套的品牌百花齊放,不少台灣人買外套時會選擇到UNIQLO或TheNorthFace(簡稱北臉),近期有網友表示,發現家人沒有羽絨衣,立馬於「lativ」網站訂購三件羽絨外套,穿上後明顯感受到溫暖,不必擔心寒流。
江庭榛
2025-03-16 12:47
風生活
新知
心理
孩子的學校、長相遭公開PO網...台灣「制服地圖」為何從正面變反感?受害者竟包括國小生
近日,台灣網站平台「制服地圖」被發現存有大量被盗取的學生校服照片,事件引起社會關注。新北市議員黃淑君指出,被攝者年齡涵蓋小學到高中,受影響人數估計過千人。
BBC News 中文
2025-03-12 17:52
新聞
國際
國內
台灣生育率創新低!母胎單身、單親生子、開放式關係—年輕世代如何改寫婚戀規則?
30歲前,Gina深信滑交友軟體要跟工作一樣積極。為了在適婚年齡結婚、生小孩,她設定嚴格目標,每天花三到六個小時與人聊天配對,還規定自己一週要出門約會兩次。
BBC News 中文
2025-03-06 17: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